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7日 17:25 3 cc

三洲岩位于肇庆市德庆县九市镇西江峡中,古时风景秀丽,缥缈若蓬莱神山,故以“蓬莱第三洲”之义得名。由于紧靠西江水路,交通便利,早在北宋时期即有马寻、祖无择、苏东坡、李纲等一代名臣在三洲岩留下题记。此后三洲岩名载一统志、通志及府县志,誉之绝美,时与英德南山、碧落洞石刻还有阳春的铜石岩石刻齐名。今岩内保存了上至北宋下自明清大量摩崖石刻,2002年,德庆三洲岩摩崖石刻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20世纪90年代三洲岩北洞口 (温爱民摄)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20世纪90年代三洲岩南洞口 (温爱民摄)


令三洲岩扬名于世的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在此“开坛讲学”,以及北宋端溪县令许鉴于熙宁元年在三洲岩建濂溪书院,一时各地士人慕名前来求学者众,三洲岩逐渐为世人所知。三洲岩濂溪书院建置有准确记年,是肇庆市最古老的官办书院之一,距今已957年历史。


康州得人文风气之先,人才辈出,元丰五年,离三洲岩濂溪书院不远的九市镇书堂村士人石处道,科举高中二甲头名进士,轰动岭南州县。此后,有宋一代,康人“李熙载、谈文炳、谢文晏、陈谠、陈致尧、陈珠、谢復生、梁畿、陈序” 等九人高中进士。其中:谢文晏、谢復生为公孙双进士;陈致尧、陈珠为父子双进士,康州科举在宋代达至鼎盛。周敦颐开创康州“人文之先”,为德庆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功莫大焉。


三洲岩旧有“东坡亭”,是纪念苏东坡“获赦北归”途经德庆三洲岩的重要历史古迹。“东坡亭”虽已毁于兵火,却仍是无数人心中的文化符号。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近年重修三洲岩“东坡亭”(温爱民 摄)


三洲岩石刻历经磨难,康熙年间因雷击致岩体崩塌,苏东坡、周敦颐等大量北宋时期的题刻被湮没。乾隆年间,金石泰斗翁方纲著《粤东金石略》时至三洲岩寻访苏刻,竟“遍搜不获”。嘉庆二十五年,民间访碑高手仪克中在三洲岩耗时六天,掘土数尺,终于让“东坡北归题刻”重见天日。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仪克中在三洲岩访古刻留下题记(岩刻今存)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

苏东坡《三洲岩题记》局部(温爱民藏书)


宋元符三年,苏东坡在海南儋州获赦,渡海至廉州(今合浦)→容州(今容县)→藤州(今藤县)→至梧州汇合儿子苏迈,再沿西江顺流而下至三水,转溯北江度梅岭北归。途经德庆三洲岩,留下千年题刻,记录了其北归的行迹,成为苏东坡晚年唯一留存于岭南的书法真迹。两广总督阮元谓苏东坡在岭南的书法真迹“因岩石崩坠而得以保存,经党禁后独完,更显珍贵”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德庆三洲岩摩崖石刻(温爱民摄)


20世纪7、80年代,三洲岩石刻毁于大规模开山采石,200多通石刻今仅存90多通,且大多暴露在外,饱受风雨侵蚀。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三洲岩摩崖石刻暴露在外亟需保护 (温爱民 摄)


千年历史文化宝库——德庆三洲岩

2019年 三洲岩航拍图 (温爱民 摄)


三洲岩摩崖石刻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瑰宝,“东坡北归题刻”尤显珍贵,在保护中适度开发,让千年文脉重焕生机,仍是当下亟待推进的重要课题。


来源:德庆发布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