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1日 10:15 1 admin

在漠河火车站广场,登上蕞早一班前往北极村的大巴车,票价21元,7:30分发车,5分钟后到达漠河公路客运站,又接上几个游客,一路向北疾驰。从此,旅程和“北”字一线牵了,就连道路灯杆上都有“一路向北”的字样。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漠河火车站广场西侧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漠河火车站一处标注“漠河”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客运大巴前往北极村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漠河公路客运站大楼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道路灯杆上都有“一路向北”字样

黑黑的沥青路犹如在绿野上划出一条延远的线。空气温润,微风徐徐,视野一新,近处可见翠绿披纱的山峦,远处能望缥缈起伏的林海。据说这里植被率达96%,此时此刻,感觉好像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小船在碧绿如洗的林海里航行。

一个回旋转弯,能看见远处一座白色弯曲的大桥,下面的桥墩与桥上灯杆纵列密布、鳞次栉比、上下呼应,侧面立体透视感放大了山涧与大桥的美焕,犹如自然界巨手在山水间放置了一张硕大的竖琴,一下联想起前南斯拉夫电影 “桥”的壮观宏大画面,那是一首自然界美妙的诗,更是一幅真实自然的风景画,近了!近了!车过桥时,眼睛抓住了 “大森河大桥”几个字。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骑车在在林海中行驶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一下联想到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画面

一小时时间,经过黑山村和两个一闪而过的村名牌后,车停在了一处停车场。人们下车买票,68元/人,60岁半票,65岁以上免票,这就是有人网上戏谑进村蕞贵的地方了吧?上车继续前行,约七分钟后,车停在北极村中国蕞北邮局附近。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北极村购票处及大门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中国蕞北邮局

住进了一个村民家里,之所以没有住景区酒店、旅店和木屋,我想了解当地原汁原味的自然情况。男主84岁,女主68岁,山东人,1956年,他15岁告别亲人来此建设边疆。

五十年代,这里生活、条件艰苦,住木头搭建外层抹泥的房子,睡大通铺,数九寒天,北风狼嚎,无孔不入,虽有个大铁炉,但屋子大、人员多、失热快,每晚必须有人值夜看火,怕冻坏人,睡觉得全副武装,半夜有人冷得哭;一开始不懂,没想到起夜方便都要小心,否则便便冻硬后会刺痛屁股。有一年冷啊!气温零下53℃,冻掉手指、脚趾、耳朵都有啊,还有人因此落下其他毛病。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木头搭建,外层抹泥的房子

后来住进了有窗户的砖房,早晨,窗户上都会结一寸厚的冰,即遮挡光线又阴冷无比,草秸内墙上满是白色冰碴,用改锥一点点小心剔玻璃上的冰,也担心玻璃烂了,直至中午太阳才能把冰层化完,当年遭冷的罪老多啦!

这地带呈一个马蹄形∩型,东、西、北三面与黑龙江相邻,与江对面的苏联相望,是国家最北端了,也是边境线,这里偏远,原住民也不多,一开始不叫北极村,有四个村子分别叫老界集、新界集、小界集和北极屯,北红村距离最远。1958年一场大洪水把北极屯村连人带村都沖没了,再后来,又改成叫青年队、前进队和先锋队,后又叫成公社啦。村口由南至黑龙江七八里地,村东黑龙江至村西黑龙江十里地,就这么大点地方。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有几处很有当年韵味的农家小院

漠河归来说漠河(二)一路向北到北极村

北极村一个景点

十几年前,这里被一集团买断经营,统一叫北极村了,原村民和林业工人安排景区就业,老年人给近似养老金的补偿金,村子就统一管理成景区了……

听完老人一席话,我心里热乎乎的,崇拜感油然而生,当年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15岁的少年坚决地投入到建设祖国边疆的大潮中呢?

在北极村,我愿敞开心屋的门,让夏风、阳光和这里的故事缓缓流入……,丰盈我的心。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