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广州南沙,赛事连连、热潮涌动。赛场内,观众见证运动健儿碰撞激情、创造佳绩;场馆外,各类赛事与文化、消费、民生深度融合……南沙正以文旅体融合的“热...
2025-09-21 0
2025年初秋,我们再次向西而行的采访之行,奔赴一场山海之约。青海省海北州云朵依旧低垂,仿佛一伸手就能扯下一段洁白的哈达。这一次,我们要丈量的不仅是海拔的高度,更是通过镜头展现山东援建青海的发展和成果。
车轮碾过云朵的褶皱,在海拔的阶梯上刻下追寻的印记:2800米的门源,油菜花海已完全褪去金黄的衣袍;3800米的祁连山垭口,风马旗在稀薄的空气中吟唱着千年的偈语。为应对高原的威严,我们谨记着前辈传授的九字心诀——“慢动作、多喝水、好心态”。这九个字,是时间赠予的行路箴言,让我们学会在缺氧的世界里,以敬畏之心,与天地共和鸣。
十日行程,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海协作长卷。我们循着地理的脉络,依次造访了四座被山东深情灌溉的县城:
临沂援建海晏,让沂蒙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在高原上交相辉映;
聊城援建刚察,让齐鲁大地的情谊在青海湖畔生根发芽;
滨州援建祁连,在雪山林海之间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诗篇;
威海援建门源,将碧海蓝天的梦想播种在祁连山下的沃土。
而最令人期待的,是遇见刚刚踏上高原的山东援青人。
七月的风将他们送来,八月的阳光已为他们的肩头镀上一层金色的使命。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将要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关于未来、关于希望、关于共同发展的故事。
这是一次用脚步丈量海拔的旅程,更是一次用心灵触摸温度的相遇。山与海的对话,从未停止;光与热的传递,永远延续。
十五载春秋,山海相连。山东对青海省海北州的深情援建,已如春风化雨,浸润高原。
昔日播下的种子,如今正在寂静中生长出回响——
民生工程暖了住房,教育提升亮了学堂,
医疗提质护佑健康,产业项目播种希望。
这一切,不再是图纸上的蓝图,而是高原大地上,
人们嘴角的笑意、眼中闪烁的光芒。
海晏+临沂
山东临沂援建的海晏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于2025年7月22日正式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这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希望, 而是海拔3000米之上,可触可感的温暖。
600平方米的空间, 4台贝朗透析机静静地安置在这里,像沉默的守护者, 最多可容纳20位患者, 从此不必再远赴他乡、奔波求医。
“鲁青深情”从不是一句口号, 它落在图纸上,建在高原里,流在血液中——
它填补的不仅是医疗的空白, 更是一个个家庭颤抖的等待。
山海共梦, 让我们见证更多可能,在爱里生根。
刚察+聊城
从黄河之滨到青海湖畔,
聊城与刚察,共执一笔,
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
写下一卷叫做“乡村振兴”的诗篇。
果洛藏贡麻村,这里是刚察最大的藏族牧业村,
625户人家,2362个期盼,
在风中牧歌,在草地生根。
自2017年起,山东援青投入3350万元,
点亮帐篷营地,酿出青稞啤酒,
修路通水,安居住房……
切吉村 —— 铁路边的焕新。
青藏铁路如一条天路穿过村庄,
232户767人,世代牧羊为生。
山东援青投资2000万元,
焕新79户住宅,建起广场、篮球场、阳光暖廊,
水电入户,庭院如画。
祁连+滨州
在祁连山脚下,大通河畔,
有一座发光的建筑——
它不是雪山,却照亮了无数眺望远方的心。
祁连县图书馆,由滨州援建,
投资1500万元,面积3481㎡,
9大功能区依次展开,360席静候知音,
十万册藏书如十万颗种子,
等待高原上的眼睛来唤醒。
但它不止于建筑,更是一种温柔的抵达:
数字化平台让知识跨越山河,
移动借阅系统把图书馆“装进口袋”,
在这里,书籍不只是沉默的纸页——
传统节日在此复活,非遗技艺在此传承,
全民阅读、文化沙龙、儿童故事会……
它们让祁连的风,也带上了诗的声音。
山东援青,不仅筑楼,更在筑梦。
愿每一页被翻动的书,
都能成为一个奔向远方的起点。
一座图书馆,照亮一座城。
鲁青相连,书声如桥。
在海拔3000米的青藏东缘,祁连静美处,
滨州援青投入千万元,
于阿咪东索的原始林海之间,
悄悄建起一座与自然对话的基地——
雪山为屏,森林作帐,草原如席。
这里距祁连县城仅六公里,却恍若世外。
游步道与木栈道蜿蜒林间,
不惊草木,不扰雪山。
这不是简单的旅游设施,
而是山东援青写给祁连的一封“情书”,
是文旅融合的诗意实践,
是鲁青情深,山海相逢。
门源+威海
在雪域寂静的褶皱里,
有一种珍稀的馈赠悄然生长——
它的名字,叫蕨麻。
被人视若珍宝,称它“高原人参果”。
2023年,在威海援青的推动之下,
青海鲁升科技有限公司落地门源,
建设饮片生产线、功能成分绿色提取线,
一条完整产业链正缓缓展开,
科技点亮传统,赋能高原,“金果”生光,
让蕨麻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碧水奔流,雪山为伴。
2017年,山东援青团队走进青海门源,
聆听土地与产业的渴望,
投入援建资金4000多万元,
启动冷水鱼繁殖与育苗基地的建设。
这片高原上的“蓝色牧场”不断扩容、焕新。
七八载耕耘,静水深流。
如今,基地虹鳟鱼苗培育已成规模,
门源,已成为全国鲑鳟鱼苗种的重要故乡。
让大西洋鲑,也在青藏高原安心生长。
年产值亿元,不再是远方目标,而是可奔赴的明天。
山东援青人,抗高反、抵严寒,山河作伴,耕耘终见花开。
他们付出的,远比我们看到的、报道出来的要多得多。
十日高原采访,夜难寐,步急则喘。 在呼吸难处,见证精神高度。归鲁醉氧两天,忽忆援青人: 或一载半,或三秋寒, 其所承者,非惟风雪之厉,而是缺氧不缺精神的写照。
再次向援青工作者致敬,向所有在高原援建的您致敬!
请在援建中,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闪电新闻记者 王乾峰 袁勇 青海省海北州报道
相关文章
近期的广州南沙,赛事连连、热潮涌动。赛场内,观众见证运动健儿碰撞激情、创造佳绩;场馆外,各类赛事与文化、消费、民生深度融合……南沙正以文旅体融合的“热...
2025-09-21 0
新华社台北9月15日电(记者 周文其、齐湘辉)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茫茫大海,在蓝天映照下,被誉为台湾海岸线奇景之一的花莲清水断崖显得分外壮美。由于雄...
2025-09-21 0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提到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著名地标,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大三巴、渔人码头,或是各种各样的奢华酒店。但澳门本地人知道,在新口岸...
2025-09-21 0
图片来源/东宝区文化和旅游局公众号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昊星 ■ 彭迎兵 欧阳萍 9月的荆门东宝区圣境山,秋高气爽,气流稳定。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女士在...
2025-09-21 0
日子过的真快,似乎眨眼之间,退休就快7年了,我们的自驾生活也7年多了,从最初短平快的频繁出行,到现在一出门就是3个多月,频率变得慢了,时间变得更长。旅...
2025-09-21 0
人类的本质不仅是复读机,更是复印机。 这几年,当一个互联网意见领袖挖掘出一个网红出片地时,便会吸引一群人前来拍照打卡,随后他们又有如鸟群迁徙一般,转战...
2025-09-21 0
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这是一个全球性骑行文化节日,旨在倡导人们通过骑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碳排放,应对城市交通问题。在深圳,骑行早已演变成众多市民亲近...
2025-09-21 0
中新网湖州9月19日电(胡丰盛 “Silk is not just a fabric, It’s a time machine。(丝绸不仅是面料,更是...
2025-09-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