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1日 12:20 3 cc

2025年8月22日

今早乘绿皮车由运城站到永济站。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绿皮车缓缓经过运城盐湖。该咸水湖诞生于新生代时期,约有0.5亿年历史。长约30公里,宽3~5公里,最深处约6米。被誉为“中国死海”。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这里采盐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官方管理。也存有不少历史遗迹。现设有运城盐湖博物馆。由于行程紧,就不去参观了。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车到永济后,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就找车去鹳雀楼,蒲津渡,普救寺。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在百货大楼,遇到同路的两个女生,便一起拼车来到鹳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557—571年)。历经唐、宋等朝续存700余年。金元光元年(1222年)hui于战火。但其基址一直保留到明初。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泛滥,洪水涌入蒲州城内。泥沙淤积数尺深,鹳雀楼故址彻底消失。上世纪九十年代,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蒲州。商定重建鹳雀楼。2002年鹳雀楼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新建的鹳雀楼总高73.9米。面宽7间、进深5间,外观3层、实为6层。钢筋混凝土仿唐建筑结构。第一层主要介绍王之涣和《登鹳雀楼》。这也是鹳雀楼的核心及其内涵所在。没有王之涣,鹳雀楼就没了灵魂。没有鹳雀楼王之涣就失去了载体。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然后,步行来到二楼继续参观。二层主要表现黄河五千年文明史。其他各楼层也都有侧重的表达和输出。只是需要步行登高。老朽还能饭否?否。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看罢二层返回一层,乘电梯直达到6层(其他楼层不停靠)。第六层是“更上一层楼”的地方。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王之涣与鹳雀楼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共同融入了这座高耸入云的宏伟建筑中间。亦将永载史册!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回首鹳雀楼,前瞻蒲津渡。在王之涣的注目下,打车来到了相隔不到两公里蒲津渡博物馆。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蒲津渡口即蒲津浮桥。其遗址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门外的黄河上。蒲津浮桥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浮桥顾名思义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桥。桥索固定在两岸,河面泊船加上木板。造桥说着简单,实则不易。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一千多年前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桥所需的四尊锚地铁牛,每尊重55~75吨。其用铁量就占去了全国年产量的80%。基本就是倾尽国力了。铁牛旁还立有维、蒙、藏、汉四个铁人(那个年代也讲民族团结)。铁牛间设铁柱连接桥索。当时的铸造工艺,也是原始的蜡模浇灌。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由于黄河淤泥太多,河道变换无常。人们常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也就是从这儿来的。河床的滚动及时代变迁,浮桥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1988年锚地铁牛被考古发掘出土。2005年实施“就地提升”方案,将铁牛群抬升12.2米,建成了露天展览馆。也就是说:铁牛这里就是一千多年前的河东岸边。现在的铁牛离黄河岸边远达约十五公里。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看过蒲津渡博物馆去普救寺大约4公里,打车8元钱。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普救寺位于永济 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 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禅院。著名元曲作者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说得有点绕。说东北的二人转《大西厢》好像没有不知道的吧?[捂脸]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走进山门,沿石阶而上,仰面建筑既是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仿唐大钟楼。高17米、重檐歇山顶。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大钟楼后面既是塔院回廊。院内就是大名鼎鼎的“莺莺塔”。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莺莺塔原名舍利塔。因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发生在塔下,俗称“莺莺塔”。据寺内碑刻记载:莺莺塔始建于隋唐时期,重修于明嘉靖四十三年。清代至民国时期‌曾多次修葺。但经天灾人huo后,也是sunhui严重。 ‌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逐步修复至现状。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莺莺塔为四方形,底层边长8.35米,共13层,高40米。每层南向辟门,门顶设置为拱形叠涩券。塔的层间用砖向外叠涩挑出檐。塔内壁设转角通道。可旋转登塔。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塔院回廊及莺莺塔后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1987年原址修复。殿内佛龛上三尊石雕佛像出土于殿基址下1、5米处。初步鉴定为南北朝晚期遗物。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位于大雄宝殿西侧的西轩曾是张生学习、起居之处。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下图为大雄宝殿东侧的梨花院。梨花院是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皆发生于此院之中。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下图为西厢房南侧的一方石碣。上刻“普救寺莺莺故居”七言律诗一首。跋文载,此诗是金大定年间河中府同知王仲通游寺时所撰写的。因此称“金代诗碣”。

诗曰:“东风门巷日悠哉,翠袂云裾挽不回。无据塞鸿沉信息,为谁红燕自归来。花飞小院愁红雨,春老西厢锁绿苔。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

这方诗碣,是修复清基时出土的。它是迄今寺内保留年代最久,直接记述崔张故事的实物佐证。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院内西厢三间是莺莺与红娘的居室。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正房是三间是老夫人的居室。室内右卧室、中堂屋、左佛堂,“拷红”即发生在此。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东厢南侧一段墙,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似乎还轻声吟诵。

书院西与梨花深院隔壁。《西厢记》中多处提及张生后居“书院”即是这里。院中有书斋、卧室,四周围墙,自成一院。“白马解围”后张生从西轩迁到这里,这里也是莺莺“酬简”之所。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以上为普救寺的西路轴线。由后花园转入普救寺中路。由后至前:藏经楼、 弥陀殿、天王殿、菩萨洞(原建修复)等。这里也是《西厢记》拍摄外景地。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普救寺是这一线三个景点的最后一个。看完普救寺,便在寺前不远处候车回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今晚住永济。下图是酒店及永济站的夜景。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2025 内蒙、山西寻古探秘(17)—— 永济

(待续)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