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广州南沙,赛事连连、热潮涌动。赛场内,观众见证运动健儿碰撞激情、创造佳绩;场馆外,各类赛事与文化、消费、民生深度融合……南沙正以文旅体融合的“热...
2025-09-21 0
“妈妈你看,这架大飞机曾多次击落日军飞机!”前不久,笔者带孩子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看到一架绰号“黑寡妇”的战斗机。该机型目前世界上仅存两架,另一架布展于美国。近来,在“博物馆热”的影响下,越来越多“藏”在大学校园里的珍贵展品走进公众视野。
高校博物馆是一座文化富矿,在传播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方面有独特价值。依托深厚的学术积淀,不少高校收藏了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收藏有1.3万余件藏品,常设展览不仅包括考古成果,还有中国考古教学标本等;首都师范大学教科书博物馆,藏有自晚清以来的3万多册教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了我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总数达1万余件……参观一所高校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所大学的学术内核,可以迅速领略到某一领域的知识脉络。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珍贵的藏品,还有一代代学者求知、探索的历程。
不过,高校博物馆首先要服务于教学和研究,加之面临安全管理、教学保障等多重现实约束,当前多数高校的文博资源还处于“有限开放”的状态,不仅进博物馆需要预约,进校园也可能被限流。
让更多人一睹校园内的文化宝藏,高校还要探索更灵活的开放机制,在保障教学秩序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之间找到平衡。
校园的开放有其边界,关键在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比如,一些学校向参观者开放部分校园区域,构建“教学科研时段+公众开放时段”的分轨运行模式,参观、教学互不影响。有条件的高校博物馆,还可以“走出去”。比如,吉林大学开启校地共建合作,将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部分文物置于长春博物馆,既便于参观,又保障了文物安全。
高校博物馆扎根于深厚的学术土壤,所办的展览天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研究者相对友好,对普通参观者有一定的门槛。要想服务好更广泛的受众,还得在通俗化上下更大功夫,讲好前沿科研成果创新的故事,使之具有更强的文化亲和力。
比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以馆藏光绪针灸铜人为模型开发“针灸铜人虚拟三维查询系统”,可以用来查看人体经络循行路线,了解穴位功效、腧穴治疗,还能进行趣味测试。这一展陈形式的创新,让针灸铜人成为“红人”,也让参观者对中医药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用好数字技术,对接社会资源,创新展陈方式,有助于弥补高校博物馆人手不足的短板,搭建起一座沟通学术与大众的桥梁,实现高校文博资源与社会公众的双向奔赴。
对高校博物馆来说,向社会开放不是负担,而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共形象的良好契机。期待更多高校创新思维、细化治理,更好盘活文博资源,打造面向公众的“文化会客厅”,让大学不仅有钻研学术的沉潜与宁静,更有与社会交融的活力与温度。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近期的广州南沙,赛事连连、热潮涌动。赛场内,观众见证运动健儿碰撞激情、创造佳绩;场馆外,各类赛事与文化、消费、民生深度融合……南沙正以文旅体融合的“热...
2025-09-21 0
新华社台北9月15日电(记者 周文其、齐湘辉)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茫茫大海,在蓝天映照下,被誉为台湾海岸线奇景之一的花莲清水断崖显得分外壮美。由于雄...
2025-09-21 0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提到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著名地标,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大三巴、渔人码头,或是各种各样的奢华酒店。但澳门本地人知道,在新口岸...
2025-09-21 0
图片来源/东宝区文化和旅游局公众号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昊星 ■ 彭迎兵 欧阳萍 9月的荆门东宝区圣境山,秋高气爽,气流稳定。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女士在...
2025-09-21 0
日子过的真快,似乎眨眼之间,退休就快7年了,我们的自驾生活也7年多了,从最初短平快的频繁出行,到现在一出门就是3个多月,频率变得慢了,时间变得更长。旅...
2025-09-21 0
人类的本质不仅是复读机,更是复印机。 这几年,当一个互联网意见领袖挖掘出一个网红出片地时,便会吸引一群人前来拍照打卡,随后他们又有如鸟群迁徙一般,转战...
2025-09-21 0
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这是一个全球性骑行文化节日,旨在倡导人们通过骑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碳排放,应对城市交通问题。在深圳,骑行早已演变成众多市民亲近...
2025-09-21 0
中新网湖州9月19日电(胡丰盛 “Silk is not just a fabric, It’s a time machine。(丝绸不仅是面料,更是...
2025-09-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