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 | 黄河文化新魅力:在汉魏遗址与龙门石窟遇见千年中国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2日 12:56 1 cc

【大公网河南讯】(记者 王孟飞)黄河,不仅是一条奔涌的大河,更是一部流动的史诗。她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也滋养了无数震撼世界的文化遗产。

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采风团走进洛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探寻汉魏风度与大唐气象的现代回响。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穿越时空的都城印记

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的都城,其建立与发展直接依托于黄河流域的自然与地理条件。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早期农业文明及大规模都城建设提供了基础。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遗址之一。行走在遗址公园中,仿佛步入一条时光隧道。

展馆中展览的城墙基址、宫殿台基、街市格局,依然清晰可见昔日的恢宏气象。每一处遗迹都在无声地述说着汉魏时代的礼乐制度、文化交融与城市文明。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 | 黄河文化新魅力:在汉魏遗址与龙门石窟遇见千年中国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中展示的太初历。王孟飞 摄

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成就。它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历法,改正月为岁首,使历法与农时季节更为协调。太初历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中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也标志着汉王朝在时间管理上的统一,对巩固政权、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屡次泛滥与改造推动了古代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而洛阳作为政治中心,恰是黄河治理与国家管理相互结合的重要实践地。

龙门石窟:石刻艺术殿堂,微笑穿越千年

而与汉魏遗址遥相呼应的,是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伊河畔,依伊河两岸开凿,历经东魏、北齐、隋、唐等多个朝代,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

伊河属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流区域,其艺术创作与宗教传播深受黄河文明包容性与融合力的影响。

石窟开凿始于北魏,该王朝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却主动吸收中原汉文化,体现出黄河文化多元一体的特质。

“石窟中的很多造像风格融汇了西域、中原及南方艺术元素,反映出黄河流域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在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龙门石窟研究院讲解员马甲伦向采风团介绍道。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 | 黄河文化新魅力:在汉魏遗址与龙门石窟遇见千年中国

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王孟飞 摄

笔者站在石窟下,仰望卢舍那大佛——她那慈悲的微笑,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微笑”,宁静中蕴含威严,温柔中透显智慧,仿佛能与每一位凝视者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

文明长廊,活态传承

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园是黄河文化在政治制度与都城文明方面的典型代表,龙门石窟则彰显了黄河文化在艺术创造与宗教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

从汉魏遗址到龙门石窟,它们不仅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的生动体现。如今,这些古老的遗产并未沉睡在历史中,而是通过数字复原、文旅融合、研学体验等方式“活”了起来,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历史现场,感受文明脉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