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大美北京|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开幕: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已初步构建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2日 20:50 3 cc

9月22日,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发布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进展,北京已初步构建起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大美北京|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开幕: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已初步构建

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6.7万件

在去年举行的第五届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本市启动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按照计划,到2035年,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方面协同推进,绿色经济增加值显著提升,本市将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一年来,北京一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杨秀玲表示,北京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研发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快步走向“大市场”。

杨秀玲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到了6.7万件,年均增速达到14.6%。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近200家,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专业人才,推动技术迭代的核心阵地。

开幕大会上,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现场签约。杨秀玲介绍,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链接全球,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全面开放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

全市每三度电有1度是绿电

“绿色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引擎’,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基石’。一年来,一批绿色产业项目成果加快布局落地。”杨秀玲提到,北京市加快发展先进能源、合成生物等七大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绿电利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占全社会用电量达到近三成,每三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加快推动11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实施。国内首个新蛋白科技创新基地正式落地丰台并投入使用。平谷农业中关村可持续蛋白研究中心同步设立。

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市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过了5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19万辆,是“十三五”时期末的近三倍。全市累计认定高端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领域首台套产品58个,绿色技术成果快速走向生产线和应用现场。北京绿色交易服务全国温室气体资源减排市场CCER交易启动,今年三月第一批签发的CCER开始交易,截至8月底累计成交271万吨,累计成交额2.3亿元,碳减排变成“真金白银”。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近2.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超过9100亿元,为首都绿色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杨秀玲还提到,一年来,本市各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城市副中心出台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光学仪器厂正通过城市更新方式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平谷区出台加快替代蛋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替代蛋白产业集群;经开区实施科技强绿、治理创绿、交通促绿等五大行动,对40项措施给予补贴奖励;房山区着力培育发展7大绿色产业,打造本市绿色产业集聚区……东城、西城、朝阳、昌平、怀柔等区也研究形成了绿色经济实施方案或专项政策。

五大方面实施“标杆引领”

杨秀玲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加快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围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个方面,组织实施标杆引领工程。 例如,在绿色技术创新标杆方面,培育一批氢能、储能、合成生物等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在绿色产业培育标杆方面,着力加强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和可持续蛋白等产业创新发展等。在绿色宜居城市建设标杆方面,将城市更新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能源建设和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建成全领域、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能源系统,全面推动花园城市建设。在绿色文化涵育标杆方面,加快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大中小幼绿色低碳教育体系。在绿色合作共建共享标杆方面,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与河北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中新天津生态城合作联动,积极融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吕安琪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