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让兰州成为丝路之上闪亮的标识 我市以文博会为契机推动文化产业新跃升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09:33 1 cc

9月22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落下帷幕。这场汇聚全球9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文化盛会,不仅是文明互鉴的“丝路会客厅”,更成为兰州文化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窗口。作为甘肃省文化中心城市,兰州市以文博会为契机,交出了一份“参会成果丰硕、产业动能跃升”的亮眼答卷。

让兰州成为丝路之上闪亮的标识 我市以文博会为契机推动文化产业新跃升

本土文化文博会“圈粉”

本次文博会上,兰州作为受邀参加非遗文创旅游内容展示的主要城市,在展品组织和布展时紧紧围绕“文旅共生”思路,深耕我市文创旅游板块,充分体现文旅融合发展元素,精选了飞天元素文创、阮氏刻葫芦、陇派掐丝珐琅手工技艺、敦煌故事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和具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等数十件展品进行了展示,吸引了广大参会嘉宾和游客的目光。

其间,由兰州市博物馆文创研发中心推荐的“兰小五”文创产品再次亮相,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的文创馆展出。展区内陈列着一颗约1.7米宽的巨大蓝色“兰小五”狮子头,展柜上还有杯垫、香包、车挂、冰箱贴等30余类“兰小五”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选购。此外,借助AR技术,观众扫码即可与“兰小五”互动,了解它的历史背景。

展会期间,兰州展品受到广大游客的热捧,尤其是非遗产品和文创旅游商品,让很多人爱不释手,为其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工艺所叹服。各地文旅或展览机构向兰州发出邀请,希望能带着更多更好的文创旅游产品去交流共享。

“兰州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创新的活力。”已参加过三届文博会的俄罗斯文化商人伊万诺娃感慨地说,“今年兰州展区的‘科技+文化’元素特别突出,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繁荣景象。”

由此可见,文博会的热闹已并非简单的文化交流,而是兰州文化产业“项目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集中展示。

引大引强激活产业“乘数效应”

文博会的“溢出效应”,最终要落在项目的落地生根上。本届文博会期间,兰州市围绕“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制造”三大方向,精准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共有兰州驼铃商旅项目,《兰州黄河旅游主题季》项目,龙王池科技展览馆、酒店及红色宣传长廊建设项目,拾叁潮——陇味文旅体验餐厅,林隐天下阳光酒店及民宿项目5个项目正式签约。

这些签约项目中,既有“国家队”加持的旗舰工程,也有本土企业主导的创新项目,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其中,兰州驼铃商旅项目将充分引入配套文旅资源,打造集门票、酒店、机票、火车票、打车、租车、通航机票、音乐演出票、旅游预订、会议预订、会展管理等综合数字商旅平台于一体的“大西北驼铃商旅”数字商旅信息产业链集群平台。

《兰州黄河旅游主题季》项目由福建九九动漫有限公司签约,计划每年夏季开展50天的旅游消费主题季活动,通过啤酒音乐节等形式,连续5年参与到本地的文旅项目中。

在龙王池科技展览馆、酒店及红色宣传长廊建设项目中,将完善游客度假村,延伸文化长廊,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卫生设施,同时建设科技展览馆一座。拾叁潮——陇味文旅体验餐厅项目以汉唐文化为背景,将突出甘肃地域人文特色,引入非遗传承产品,打造场景文化体验餐厅。林隐天下阳光酒店及民宿项目,拟对林隐天下酒店进行装修运营,打造成有高档客房、会议室、餐厅、健身房、棋牌室等内容的高品质酒店,并打造40套特色民宿。

兰州文化产业的“破圈”密码

“文博会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是兰州文化产业‘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的‘诊断会’。”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届文博会的深度参与,兰州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文化+”为路径,以“数字化”为引擎,以“国际化”为目标,推动文化产业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形成“核心IP+衍生产品+文旅场景”的全产业链条。

记者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全市文旅产业链以“推进签约一批、服务落地一批、跟进对接一批”为抓手,积极开展招商对接活动,全力做好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已签约落地项目5个,签约金额3亿元;拟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68.3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对接线索项目15个,跟进意向企业20多个。

“目前,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黄河文化、丝路文旅、非遗创新三大主题,精心编制了招商图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科科长金晓琴告诉记者:“我们紧盯500强企业、数字文旅头部平台及文创‘独角兽’企业,重点围绕水墨丹霞、仁寿山、鲁土司衙门、青城古镇、什川梨园等文旅资源谋划包装招商项目。同时,考察对接金马游乐股份、华住集团、锦江集团、首旅集团等头部企业,邀请京东方艺云、浙文创、广东宏达集团等企业来兰考察,积极跟进对接、黄河奇峡综合旅游开发、河口古镇开发运营等线索项目。”

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强动能,让兰州成为丝路之上最亮的标识。盛会虽已落幕,但兰州这座因河而兴、因文而盛的城市,正以文博会为新的起点,奋力书写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 李 超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