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青春华章|看“淮安之水”如何流向更远方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18:04 1 admin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雨晴):大运河因“运”而生。千年前,它是南粮北运、商贸流通的生命线;千年后,它依旧奔流不息,在淮安大地上续写新的答卷。

文化长廊焕活历史文脉

在淮安,古老的里运河文化长廊让历史文脉得以赓续。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位于淮安市区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古桥、驳岸、码头与戏曲,在河畔夜色中交织成景,勾勒出独特的运河风貌。

景区不断探索“文化+经济”的融合路径。通过常态化运营的“万事大集”,为青年创业者、手工艺人等提供美观轻便的档口,既传承了传统技艺,也激发了市场活力。在带动文化交流、促进创业就业等方面,文化长廊正成为一条新的“兴业之河”。

水上立交激活现代航运

如果说文化长廊让古运河文脉常青,那么现代化的水利枢纽,则赋予这条黄金水道新的时代动能。

青春华章|看“淮安之水”如何流向更远方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枢纽工程建设现场

淮安大运河水上立交枢纽位于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采用“上槽下洞”的立体结构。“工程建成后,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将大大拓展,使洪泽湖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升至300年一遇,同时也为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创造了条件。”淮安枢纽建设处副主任王洪玉介绍。该工程不仅保障了京杭大运河的航运安全,也完善了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布局,显著提升了区域水利与航运综合效益。

青春华章|看“淮安之水”如何流向更远方

钢筋加工智慧工厂

与此同时,淮安还积极运用数智技术赋能水利建设。王洪玉表示,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枢纽工程建设中,当地打造了钢筋加工智慧工厂、混凝土云工厂,提升水利工程智能建造水平;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加强水闸、地涵的智能设计与监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监控设备建设智慧工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感知与管理。

从承载千年文明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到联通南北水运的现代化水立交,淮安正以“文脉+动脉”的“双轮驱动”,让古老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流向更加通达、繁荣的未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