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地球的“泥巴游戏”:科学家发现海底泥火山喷发驱动新机制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18:56 1 admin

你喜欢在雨后的泥坑里踩水玩耍吗?那种泥浆飞溅的感觉确实很有趣。但你知道吗?我们脚下的地球更是个资深“泥巴爱好者”,只不过它玩的“泥巴游戏”更宏大、更神奇——当它“兴致大发”时,海底会冒出一座座泥火山,喷涌出带着油气的泥浆,就像在开一场热闹的“泥浆派对”。

今天,让我们潜入深海,揭开这场地球“泥巴派对”的神秘面纱。

地球的“泥巴游戏”:科学家发现海底泥火山喷发驱动新机制

泥火山的各种形态与特征

(左)位于阿塞拜疆的巴赫哈尔卫星泥火山,中部有泥火山锥(“gryphons”)和水池。

(右)意大利的小型锥形泥火山锥,直径2米,可见石油渗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地球的“泥巴玩具”:什么是泥火山?

对我们来说,泥巴是踩出快乐的童年玩伴;但对地球而言,泥巴却能变成会“喷发”的地质奇观——泥火山。

那么,什么是泥火山呢?它们是由泥浆、水和气体(主要是甲烷)组成的混合物,在地下高压推动下喷发到地表或海底形成的锥形构造。简单来说,就是地球内部的泥浆被压力“挤”出来形成的山丘。

与喷发岩浆的火山不同,泥火山的“燃料”不是熔融的岩石,而是饱含流体的泥浆,喷发起来相对温和持久,就像海底在慢慢“吐泡泡”(参考文献[1])。1827年阿塞拜疆巴库的泥火山喷发是地质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当地居民目睹“天空升起火焰”,随后粘稠泥浆持续喷发超过20小时,最终堆出一座锥状泥丘。这一现象最初被误认为“火山爆发”,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归类为泥火山活动。这一奇观不仅震撼了目击者,更成为推动非岩浆喷发机制研究的重要起点。此后,人们才开始真正探索泥火山的喷发机制。

地球的“常规玩法”:传统泥火山的形成

地球玩泥巴的“常规操作”,早就被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就像我们玩泥巴需要用力一样,地球让泥巴喷发也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在巴基斯坦的近海大陆边缘,地球采用的是“挤压模式”。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巴基斯坦国家海洋研究所对的调查发现,这里有12座海底泥火山整齐地站在东西走向的山脊上,高度从12-121米不等,直径能达到500至1400米。

地球的“泥巴游戏”:科学家发现海底泥火山喷发驱动新机制

调查区域的泥火山Mud volcano分布:编号MV1—MV12:,结合颜色区分活跃 / 非活跃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在这里,阿拉伯板块正不断向欧亚板块 “挤靠”俯冲,形成了东西走向的山脊,而泥火山就分布在这些山脊顶部。快速堆积的沉积物来不及压实,孔隙里的流体难以排出,在深部地层中逐渐积累形成“超高压环境”。这种超压像一只无形的手,推着深部富含流体的沉积物向上向上运移,成了泥火山形成的初始动力(参考文献[2])。

而在意大利半岛南部海域,地球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自意大利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这里的泥火山下方藏着一个个向上拱起的“地下泥包”(科学家叫“泥底辟”,指未固结或弱固结的富泥质沉积物)(参考文献[3])。当泥底辟里的流体压力积累到超过上面岩层的“承受力”时,超压流体就会带着泥质沉积物沿着断裂或裂隙向上运移,最终喷出海底形成泥火山。

地球的“新花样”:东沙泥火山的独特机制

然而,传统机制在南海北部东沙群岛海区却“行不通”了。这里经历了强烈的构造隆升和沉积剥蚀(即“东沙运动”)——地壳向上抬升,地层变薄,既没有板块挤压的“挤压力”,也没有厚沉积物的重压。这就像一场派对没了饮料、没了音响,热闹不起来了!但这并没有阻止地球在这里开展“泥浆派对”——它找到了新的玩法:利用地下的热能!

东沙泥火山下方的地壳深处,存在着地球的“天然加热装置”——岩浆。这些岩浆先在底部聚集(科学家称为“岩浆底侵”),像给地壳铺了层“地暖”;部分岩浆还顺着裂缝延伸,最深能到9公里,形成了贯通深浅的“热通道”(参考文献[4])。

岩浆的加入这里的泥火山形成机制与众不同:

首先,岩浆向上涌升,先把地壳“顶”得鼓起来,地表裂开一道道缝,成了泥浆的“专属通道”;

其次,岩浆的热量加速了地下中生代地层中有机质的“加速成熟”,很快生成大量油气,使地层压力急剧增大;

最后,高压油气推动泥浆形成“地下泥包”,当压力足够大时,泥浆和油气就顺着裂缝喷上海底,堆出一座座泥火山。

东沙群岛的“泥浆派对”,就这样以独特的方式上演!这场派对,还吸引了众多海洋生物前来“参加”。贻贝、管虫、铠甲虾等海洋生物都在泥火山周围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地球的“泥巴游戏”:科学家发现海底泥火山喷发驱动新机制

泥火山附近海底观测结果:贻贝(A)、碳酸盐板(B)、气泡释放(C)、碳酸盐结核、管虫(D)、铠甲虾及贝壳残骸(E)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地球的“泥巴游戏”不仅壮观,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泥火山喷出来的泥浆和油气,就像地球送给科学家的“礼物”,能有效帮助科学家找地下油气资源的藏身之处(参考文献[5])。东沙的泥火山也是如此:通过分析这些喷出物,科学家能更精准地定位深部的油气藏,为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从童年玩泥巴的乐趣,到全球尺度上的泥火山奇观,泥巴这一常见物质,在不同尺度上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地球的“泥巴游戏”隐着地质运动的密码,而东沙泥火山的独特形成机制,更让我们看到地球地质活动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它总能用新方式展现自然的力量,在深邃的海底留下一个个神奇的地质印记,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读。

参考文献:

[1] MAZZINI A, ETIOPE G. Mud volcanism: An updated review[J/OL].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7, 168: 81-112. DOI:10.1016/j.earscirev.2017.03.001.

[2] WU T, DENG X, YAO H, et.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bmarine mud volcanoes on the Makran Continental Margin, offshore Pakistan[J/OL].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21, 207: 104653. DOI:10.1016/j.jseaes.2020.104653.

[3] GAMBERI F, ROVERE M. Mud diapirs, mud volcanoes and fluid flow in the rear of the Calabrian Arc Orogenic Wedge (southeastern Tyrrhenian sea)[J/OL]. Basin Research, 2010, 22(4): 452-464. DOI:10.1111/j.1365-2117.2010.00473.x.

[4] YU J, YAN P, WANG Y, et.al. Seismic evidence for magmatism-driven mud volcanism i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J/OL].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5, 181: 107523. DOI:10.1016/j.marpetgeo.2025.107523.

[5] PRAEG D, CERAMICOLA S, BARBIERI R, et.al. Tectonically-driven mud volcanism since the late Pliocene on the Calabrian accretionary prism, central Mediterranean Sea[J/OL].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9, 26(9): 1849-1865. DOI:10.1016/j.marpetgeo.2009.03.008.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应超(生态学硕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地球的“泥巴游戏”:科学家发现海底泥火山喷发驱动新机制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