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19:41 4 admin

9月23号,新华社终于放出近10分钟的原声视频,里头藏的门道可真不少。

这视频不是刚拍的,福建舰刚到南海没几天,根本没法完成这么复杂的弹射试验,舰上人员着装也能印证是之前的海试资料。

但不管啥时候拍的,能公开这么完整的画面,就足够让人兴奋,也能实实在在看出咱们海军电磁弹射系统的水平。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弹射机选有门道

一开始我还以为,会先拿歼-15T当“主力测试员”,毕竟这机型相对成熟,用它来试刚起步的电磁弹射器,稳当点不是?

结果视频里反倒是空警-600原型机出镜不少,这机型技术最复杂,初期弹射风险也大。

这种选法挺反常规的,但细想也能明白,海军对电磁弹射系统是真有信心,而且太想要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了,哪怕担点风险也想让它尽快上舰。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不过歼-15T也没被冷落,弹射架次是最多的,这倒在情理之中,有两次连续弹射歼-15T,离舰姿态一个轻飘一个沉。

我本来以为是弹射器出问题了,后来才发现是故意调了机内燃油,测试不同起飞重量。

至于歼-35和空警-600,看着都是轻松放飞,明显是轻载状态,如此看来,海军也不是瞎冒险。

核心测试还是靠歼-15T扛,尤其是风险高的重载弹射,另外两款机型更多是“上舰体验”,选轻载也稳妥。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操作细节藏讲究

看空警-600准备弹射时,有个穿绿马甲的工作人员在机头贴数字,还得把数字牌给黄马甲看。

一开始我搞不清这步干啥,后来才知道是重量确认,这可是弹射前的关键环节。

流程是绿马甲先跟飞行员对数字,要是数字不对,还有专门手势改,之后再给黄马甲看。

黄马甲得结合甲板风、机型、外挂数量和温度算操作值,俩人还得双重复核,没问题了才能输进系统。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这流程看着麻烦,但想想要是算错了,后果真不敢想,多道核对总没错,歼-35弹射那瞬间,飞行员双手下垂的动作也挺有意思。

这是“防误触”设计,舰载机没离开甲板的短时间里,机身状态特别敏感,怕飞行员不小心碰到设备出乱子,就专门设了俩“把手”放双手。

大概四年前,外界就是靠歼-15上的类似把手,才确认咱们在搞弹射舰载机。

本来想这设计是不是跟美军学的,后来发现把手位置往下调了点,查了下才知道是结合咱们飞行员平均身高改的。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不是硬抄,这点还挺贴心,不照搬别人的,得适合自己才好。

阻拦降落见功底

弹射看完,再看阻拦降落也有门道,航母一般备四道阻拦索,最靠近舰尾的是一号索,理论上效果最好,但操作风险大,不推荐用。

挂二号索算优秀,三号索及格,四号索就得复飞了,视频里降落次数不算多,但挂二号索的比例比正常情况高。

毫无疑问,这水平不是一天练出来的,辽宁舰和山东舰之前攒的经验太重要了。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2012年辽宁舰第一次成功拦歼-15,实现“零的突破”,后来山东舰又搞了数千架次训练,培养了那么多舰员和飞行员,福建舰才能这么快跟上节奏。

而且咱们的阻拦索技术也不含糊,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缆,之前也就美、俄等少数国家能搞出来,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对比2020年美军“福特”号阻拦索断过,导致F-35C飞行员受伤的事,更能看出咱们这套系统的可靠性。

毕竟阻拦降落也是道难关,能做到挂索率高、设备稳定,说明整个体系都跟得上。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整体看下来,这10分钟视频没白等,能清楚看到国产电磁弹射系统成熟度不低,人员操作和制度流程也都完善,进度比外界想的快。

咱们虽然借鉴了美军经验,但没照抄,都按自己需求调整了,接下来就是海军慢慢磨合这套体系,往实战水平靠,这过程肯定辛苦,但收获也会大。

看着咱们航母技术一步步进步,从滑跃到电磁弹射,从没有固定翼预警机到现在空警-600跟上,真挺提气的,后续发展值得接着关注。

拆解福建舰视频,空警600多架次背后,海军信心何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