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22:02 1 cc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2025年秋季开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了一篇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文章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南仁东栉风沐雨20多年,让“中国天眼”从构想变成现实的动人故事。这篇课文的入选,将助力贵州持续擦亮“中国天眼·研学首选”品牌。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入选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图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

“来到中国天眼景区,不仅看到了国之重器,还沉浸式体验了一些科技项目,体验感非常好,真的不虚此行。”游客石昆明说。

为了让游客更直观、生动了解宇宙奥秘,中国天眼景区元宇宙体验中心使用先进的渲染引擎,引入虚拟化几何技术,让体验者通过手势来与虚拟元素进行交流,实现了多感官融合,让观众感受中国科技的力量与魅力,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目前,“中国天眼”所在地平塘县大力正打造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和研学旅行产品,已与省内外160家研学旅行机构、旅行社签约。去年,全县9家研学营地(基地)共接待各类研学团队7416批次34.25万人次。中国天眼景区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普示范基地(FAST)”“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形成了一张亮丽的科技研学旅游名片。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

近年来,贵州依托“中国天眼”“超级大桥”等优质资源开发的系列科技研学产品,成为研学旅游炙手可热的大IP。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将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横竖都是第一"的超级工程采用诸多先进创新技术,为贵州研学市场再添超级吸引物。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花江峡谷大桥。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在参加2025研学创新发展大会暨贵州研学旅游产品交易活动的“‘桥见贵州’研学旅行品牌创建”环节时表示:“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致力于将坝陵河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等世界级桥梁打造成贵州特有的新型研学旅行产品。”

从坝陵河大桥的桥体内部观光旅行1.0版,到平塘大桥与服务区、周边景区的深化融合2.0版,再到花江峡谷大桥以“一心六片区”布局打造的桥旅、体旅深度融合的3.0版,贵州的桥旅融合为国内外研学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出游选择,同时成为贵州利用科技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差异化的重要媒介。

科技+红色文化是贵州研学的另一道“特色菜”。以“红飘带”、《伟大转折》等为代表的沉浸式演艺,借助数字化技术“活化”了标志性红色资源,打造了直抵人心的红色文旅产品。在《红飘带·多彩飞越》球幕影院,直径25米的巨型球幕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江苏省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何明泓在观看后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教科书上的文字变成了鲜活的记忆,这样的创新值得在全国推广。贵州在红色文化、科技与研学的融合方面,在国内算得上是第一梯队。”

科技引领 贵州精心“烹饪”研学旅游“特色菜”

近年来,贵州将培育研学旅游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全省创新发展科普研学旅游,依托典型喀斯特景观、文物遗址遗迹、FAST等重大科技设施等,发展科普研学旅游产品,推动建立了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目前,贵州已建成14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3家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选出贵州省首批十大研学旅游基地,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研学实践教育体系,聚焦“研学+”融合发展路径,全面推动研学旅游持续向好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刘立超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赵怡 明雪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