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5日 18:51 1 admin

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老城区,是八座“坊”和十三条“巷”的统称,始建于唐朝商队驿站,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八坊十三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八坊: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十三条街巷: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巷、铁家寺巷、王寺街等。

傍晚时分,我们从拥政巷西南门进入“八坊十三巷”老城区,迎面而来的是唐代商队马帮雕塑。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途经小南巷,老城民居多为小型四合院,依据主人家的经济实力有四合、三合、二合式。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盖碗茶广场,位于古城区中心。周围分布着清真老王寺、南关清真寺、清真北寺、清真西寺、前河沿清真寺、清真大祁寺等多座清真寺。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八坊民俗馆,俗称大公馆,原为马占鳌之孙、马安良之子马廷勷(ráng)的私邸,位于大旮巷80号,邻近盖碗茶广场,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占鳌(1830-1886),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清末西北马家军奠基人。

马安良(1855-1920),清末随父亲一起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官至总兵;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甘肃提督、北洋陆军上将军衔。

马廷勷,1918年任袁世凯陆军大元帅府参军处少将参军,1919年调任凉州镇守使,1926年任国民联军暂编第二十七师师长,后转投冯玉祥部,1930年在河南被俘杀。

整个院落融入了回、汉、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砖雕、木刻,雕工细腻。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大公馆占地35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建有三间堂屋,堂屋两侧有阁楼,院内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厢房三间,还建有偏院、车马院、回廊花园。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蝴蝶池,位于回廊花园,从上空俯视仿佛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为了达到立体动感的效果,飞舞的蝴蝶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两个翅膀都是不对称的。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龙凤影壁,位于清真北寺,建于清乾隆辛酉年间(1741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临夏砖雕作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影壁长12.3米、高6.6米、厚近1米,全部青砖垒彻,影壁中间有一帧大小双龙的图案,大龙在上,小龙在下。左右两侧各雕刻有对称的“丹凤朝阳”和“彩凤昭月”图案。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八坊十三巷全景砖雕,位于大旮巷,这幅砖雕长与宽各9米,由916块青砖拼接而成。整个场景与八坊十三巷实景高度吻合。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河州泥塑馆,邻近盖碗茶广场。临夏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常天平,因其作品生动传神,技艺精湛,被誉为“泥人常”。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河州泥塑,纯手工制作工艺,主要包含“捏”与“塑”两大技能。完成造型后,还要施彩和进窑,用238°C高温烧制。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老巷味道,位于拥政巷。品尝老城区的特色美食,泡一壶茶。千年时光走得很慢,慢到你能品尝出始于唐代以来每一朝盖碗茶的味道。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临夏老城区八坊十三巷,傍晚街巷漫步

题小诗一首《八坊十三巷》:

坊巷砖雕何处寻,双龙影壁最传神。

蝴蝶池上风云起,戎马一生三代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