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从“沉睡资产”到“城市客厅”:通辽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蝶变”之路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8日 10:52 1 admin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通辽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内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舞台上,歌舞表演轮番上演,精彩纷呈;河道两岸,绚丽的灯光秀如梦似幻,引得游人们纷纷驻足拍照。文创市集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小吃商铺前,香气四溢,烤肉串、奶茶、特色小吃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以前哪想到这儿能这么热闹!”带着孩子游玩的吕昕女士一边品尝着特色小吃,一边感慨,“现在不仅能看演出、赏灯光,还有这么多好玩的游乐项目,变化真是太大了!”

然而,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悦来河两岸的12座主题博物馆,因公益属性限制、运营成本高企,一度沦为“沉睡的空馆”,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块“心病”。如今,这里却摇身一变,成为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的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这场华丽的“蝶变”,是以“存量焕新”推动“价值倍增”的文旅发展新路径。

从“沉睡资产”到“城市客厅”:通辽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蝶变”之路

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政企联动 破解“沉睡”困局

面对“资产沉睡”的难题,通辽市以国企改革为契机,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协同运营模式。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多部门打通土地、资金、审批等“中梗阻”;市文旅集团主动作为,通过“国企控股+社会资本”模式组建运营公司,并编制详细方案,为资产盘活筑牢“压舱石”;同时,市场化引入专业团队,以“EPC+O”模式,倒逼合作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让“空馆”真正“活”起来。

市场运作 激活“造血”功能

为摆脱“财政依赖症”,通辽市推动场馆属性从“公益”向“商业”转型,创新推出五种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招商加盟+收益反哺”“央企共建+分期付款”“国企自投自营”等多元路径,不仅借助社会资本完成“资产焕新”,更通过资金归集、收益共享等机制,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与产业培育的双赢。截至目前,街区已完成融资8000万元,撬动社会投入超6000万元,第三方评估市场价值突破10亿元。

从“沉睡资产”到“城市客厅”:通辽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蝶变”之路

夜幕下的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特色培育 打造“沉浸”体验

锚定“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目标,以“一馆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理念,激活文化、科技、商业融合引擎。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深挖科尔沁文化底蕴,运用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文明之光》《非遗之韵》沉浸式演艺,常态化开展民俗展演等活动;创新引入AR、VR等数字科技,将“异形建筑”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场景”;同时,打造游船夜游、灯光演绎等夜间经济业态,构建“流光溢彩夜通辽”品牌,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感受时尚与传统的碰撞。

价值蝶变 点亮“城市名片”

如今的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已从“闲置空地”蜕变为“寸土寸金”的文旅新地标。它不仅带动周边商业用地价值攀升,推动多个历史遗留项目盘活,更创造就业岗位1500余个,带动周边消费超1.2亿元。并先后获评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其夜游项目更是斩获“全国最佳照明工程奖”,全网曝光量突破1.5亿,成为全国首个民俗民艺创新型“沉浸式线性体验空间”,真正实现了“一条街点亮一座城”。

来源:通辽市融媒体中心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