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漫步浦江东岸 探寻洋泾遗韵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14:57 3 cc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古树,是一棵树龄超千年的银杏树。全上海现存树龄超千年的古树共有7棵,被称为沪上‘七君子’,这棵树名列第三……”只见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学校荣誉校长、浦东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顾建华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位于泾南公园内的千年银杏的故事,在场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奇……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之际,秉持着“小”社区迸发“大”能量的理念,陆家嘴街道三航居民区“人文行走”再起航,他们带领着来自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生,上海市环境学校、浦东新区东昌东校、浦东新区昌邑小学、浦东新区崂山小学等校的学生,以及三航居民区的居民来到洋泾地区开展人文行走活动。作为浦东成陆早、开发久的区域之一,洋泾是浦东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是浦东历史文脉的“活化石”。行走于洋泾,不仅是对洋泾历史的学习和总结,也是对浦东新区历史的回顾和探究。本次活动,参与者打卡了千年银杏、李氏民宅、洋泾之脉(京电号)、洋泾滨江绿地,共计四个点位。此外,为了夯实人文行走学习质量,切实帮助大家提高对洋泾地区历史的认识,三航居委的社工们在三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霁的带领下,特意制作了“浦江东岸 洋泾遗韵”人文行走学习手册,供学习者学习、思考。

在千年银杏前,大家最好奇的问题是这棵银杏是如何成为过去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顾老师给大家娓娓道来。过去,东海海岸线就大致在这棵银杏树附近,而随着长江入海口携带巨量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的滩涂,才有了今天的上海,因此那时候船舶航行以此树作为标志则显得不足为奇。大家听完后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魅力。而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三航居委还贴心地安排了“不倒森林”游戏体验项目,家长、学生、社工等齐上阵,体验“不倒”魅力。

满怀对知识的渴求,一行人来到下一个点位——李氏民宅。“李氏民宅主人的名字叫做李树山,他自幼喜欢木工手艺,他造的船吨位大、跑得快,很多订户慕名而来,他的船厂发展得很快……他用几十年积攒建造的李氏民宅,是中西合璧建筑的典范。”站在李氏民宅前,听着顾老师讲述李氏民宅的前世今生,大家被民宅高超的建筑工艺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所折服,纷纷举起手机与民宅合影。

&nbsp>

漫步浦江东岸 探寻洋泾遗韵

洋泾,得名于洋泾港。在洋泾港岸边,耸立着一艘铁壳拖轮——“京电号”船模型,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渡江第一船”,它的诞生地就在洋泾,是1925年由洋泾港水闸附近的洋泾沈宝记船厂建造的,是“洋泾浜上的红色基因”。在顾老师的讲解下,大家对这艘运送过包括邓小平、陈毅等渡江战役总前委领导,如今早已光荣退役的“洋泾制造”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来自浦东新区东昌东校七年级的学生梁家硕感叹,作为一名学生,能够在洋泾了解上海历史,追寻红色足迹,这让他倍感荣幸和自豪!

在洋泾港慧泓桥上,大家抬头仰望着杨浦大桥——这座上海市区段第二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感叹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桥梁建造者的巧夺天工。三航居民卢林春指着杨浦大桥下的游轮赞道,现在的游轮可比过去的摆渡船好看得多,说到此,他不由得为祖国强大、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而点赞。而探寻历史,用脚步丈量红色印记,则让他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漫步浦江东岸 探寻洋泾遗韵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部负责人唐恋霞表示,未来,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将整合更多区域内的人文行走资源,搭建街镇人文行走合作桥梁,探索“人文行走+移动课堂”的新路径、新举措,共同推动人文行走向纵深发展。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工作办公室和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指导,陆家嘴街道三航居委主办。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