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30日 14:52 1 admin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民和→七里花海→官亭镇→海东,210公里

1981年秋,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几个农民在挖掘沟渠时,突然挖到了几件上古玉器。

由此,具有四千年文明的喇家遗址逐渐浮现。这一被称为“齐家文化”重要佐证的考古发现,吸引了无数考古学者的目光,刷新了对新石器晚期黄河上流文化链条形成的认知。

而更为震撼的是,在深入扩大挖掘中,重现了地震和洪水的瞬间灾难现场。这不啻在人类考古历史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巨大的世界影响。

喇家遗址,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

天蒙蒙亮,湟水边的民和县城还在睡眠中。

小君便喊我起床。

昨天我们约定,一早得去找农贸市场吃碗牛肉汤,然后晃荡胃里肉香,趁路上车少赶去官亭镇。

她在手机屏给我演示路线,说只要不堵车,便能按计划到达喇家遗址博物馆。

从兰州到西宁的109国道,似乎两省所有大货车,都不约而同地到永登与民和县境段来抢道,车轮裹尘,经常拥堵。

我明白小君心急,便穿衣戴帽,努力服从。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驱车一路行,峰回路转,日光熹微。

经一段高速到古鄯镇,眼前突现一片花海,尤其是马鞭草花形成的大片幽蓝,美得让人窒息。这下,小君就不愿再往前走了。她嘟哝:“我以为这季节,花都谢了。”我说罢了吧,我懂你意思,不用急着赶时间。

被花事耽误行程,值得。

而这一美丽耽误,在前行路上,让我结识了一个神奇老人,现在想来,更值得。

人在旅途,似乎一切缘分都是注定的。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那老人坐在山坡横衍的树上。

远看,若只苍鹰。

从七里花海出来,我们进入去喇家村的50公里乡道,海拔陡然升起,过一垭口,我发现他手捋银髯的样子,就想走近去给他照张相。不料他见我下车,便如见了亲戚似的大声喊:“上来坐坐呀!”

这是个精神矍铄的回族老人,背不驼,腰不弯,脸上皱纹,如同刀刻。问年龄?他答八十有四了。

话匣子就此打开,老人语出自傲,他说有两任老婆,十三个孩子。拉一个小女孩过来说,这个是他最小女儿,今年八岁了。

从未见过如此爽直的老人家。

他脸上沟壑,该藏有多少故事?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这是个有三十几个院落的回族村。

老人不由分说,拉我进了他家的院子上房。

八岁女儿,找盖碗,麻利地为我们沏茶。

聪明又伶俐的孩子,讨人喜欢。

当老人普通话说不清时,小女儿便在一旁替他重复。

我们就这样开始长聊。

终于弄清楚,老人的前任老婆给他生了六个女儿,三个儿子。现在,都去城里安家了。他后任老婆生了一女儿后,从山下的马营镇上来跟他一块过日子。

怎么算都是十个孩子,咋会十三个?

原来,另仨,是他后任老婆跟前夫生的。

茶壶的水,咕嘟着冒热气。

手里的馕饼,掰了又掰。

正午阳光,把屋子里的塑料花,照得放光。

老人比喻,爱那个情好比塑料花,不得褪色。

我问,你还能唱“花儿”吗?

他说还能唱,但村里找不到几个人,只能唱给牦牛听。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老人姓马,他说回族人姓马的居多。

他觉得很幸福,男人活着就得有“名堂”。

这名堂一词,一直贯穿在我俩聊天中。

他说后任老婆跟他做生意,她那老公没名堂,离了婚,还逼她还欠债。他有名堂,四乡人都知晓。后任老婆三十六岁给他生孩子。他帮她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帮她原来的孩子上学堂。

那小女儿在一旁听着,很崇拜地看老爸。

什么是“名堂”?在这高山连绵的生活里,名堂是一个男人,要活得响亮有出息。

但很多我们聊及的他的人生经历,就像茶壶里的热水,不便全都倒出来。

我叫这爽直的老人为老哥,他开心。

临别,小女儿拉着小君的手,她告诉小君自己叫马秀花,读二年级了,班里头她拿的奖状数最多。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人生旅途,你所有故事,亦将成为情感遗址。当你用笑声擦亮一切,这人间便消了苦难。

而喇家遗址,永远是一张人类受灾苦难的脸。

我们在午后到达现场,黏土褐红,树木肃然。

发生在史前那场突然而来的强烈地震,随之大洪水挟带泥石流掩埋整个村落,这里成了“灾难定格”的现场。

1999年发掘的遗址,让人震惊的是固化的不幸和绝望。在大自然突发的灾难面前,人类是如此无力。但遗留的残骸,也将灾难面前母亲护着婴儿,年轻人返身救助老人与孩子的姿势保留了下来。这份死亡前的深情大爱,超越灾难,震撼人心!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空旷的喇家遗址,见不到几个参观者。

洪水意象墙砌筑的博物馆,只有打盹的门卫。

听说等到学校放假,会有学生由学校组织前来参观,而全国民间的“蓝天救援队”也会把它作为灾难课堂,自发地远道而来。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

默默地离开喇家遗址,我说鞠个躬吧。

为灾难中面对死亡的那份至爱!

小君说:真该采上一束蓝花,到这里安放。

作者介绍

陈云其,诗人,散文家,词作家,国家一级导演。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系中国当代军旅诗坛的重要诗人,其海洋诗和水兵诗影响深远。

著有诗集《桅顶上的眼》《往事深吻》《低下头并且记住》《一生都在下雨》《两朵云的故乡》《渐离》《利刃划过时间》《掩面眺望你》等,歌词集《送你一朵黄玫瑰》,艺术专著《晚会策划与导演》,散文集《日影如尘》,旅行笔记《高原伴旅》,中短篇小说有《嘎老兵》《碰垫》《并非多余的猫》《红鸭子》等。

《海盗与魔鬼》《喋血三江口》《敦煌梦寻》等电视剧编剧,电视连续剧《相约来世》的总制片人,编导有《同心曲》《沸腾的港湾》等30余部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策划和导演了百余台大型晚会。

作者 陈云其 编辑 刘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