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以文旅赋能民族“三交” 聊城架起各民族“连心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30日 16:53 2 cc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泮晓阳)9月29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新闻发布会,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强介绍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相关措施与成效。

以文旅赋能民族“三交” 聊城架起各民族“连心桥”

深化区域协作,拓宽各民族交往空间。积极构建跨区域文旅协同机制,分别与青海刚察、重庆彭水等地签订了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联、营销互动的合作新格局。通过定期组织跨区域文旅推广活动,有效促进民族地区之间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连续多年赴刚察县开展对口支援和交流帮扶,成功举办了“聊城·刚察文旅资源推介暨文化交流演出”“水城藏城文旅交流座谈会”等品牌活动,并联合刚察赴济南举办专题推介,广泛宣传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一步增强两地群众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同时,联合彭水县文旅部门参与第27届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暨城际旅游交易会,深化双方在客源拓展、线路开发与经验互鉴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强化载体建设,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度重视A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在促进民族团结、深化文化认同中的阵地作用,系统推进景区提质与文化赋能。在高唐双海湖风景区、临清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茌平区博览馆等重点景区规划设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栏、景观小品和文化展示区,让游客在游览体验中潜移默化增进认同、凝聚共识。深度挖掘运河文化、商贸历史和民族交流史实,组织专家梳理各民族互通互融的历史脉络,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重点文博场所突出“融”的导向,将共同体理念贯穿展陈、讲解、社教全流程,使其成为可观可感、可触可悟的“活教材”,让广大游客深刻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8条精品线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产品供给提质升级,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线路设计中,推出了多条彰显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高品质旅游线路。围绕“两河之约”主题品牌整合优质资源,针对周末休闲、节假日度假、银发群体、研学旅行等五大市场,系统设计并推出了“两河之约 聊城味道”美食之旅、“两河之约 福禄水城”葫芦文化之旅、“两河之约 康养东阿 ”阿胶养生之旅等8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有效串联起历史文化、非遗体验、美食工坊、民族村落等节点,让游客在领略“江北水城·两河明珠”风光的同时,深度体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底蕴与现实活力。通过线路赋能、体验深化,持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文旅促“三交”、聚民心、铸认同的积极作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