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假期休闲好去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变身“缤纷粤秀台”,黄埔涌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30日 18:56 1 cc

9月29日,广州塔滨水大台阶焕新开放,原本功能单一、空间割裂的滨水区域,蜕变为集漫步、休憩、观景于一体的立体生活场域;黄埔涌步行桥同步完工通行,有效贯通珠江沿岸慢行系统断点,再添城市新地标。以上焕新同属阅江路(广州大道-猎德大道)品质提升项目,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建设管理。

假期休闲好去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变身“缤纷粤秀台”,黄埔涌步……

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开放首日(通讯员供图)

亲水便民:滨水大台阶游憩体验优化

广州塔滨水大台阶位于广州塔北侧,是满足市民游客休闲游憩的重要亲水平台之一。但原有大台阶存在看台台阶陡直、无障碍通道不满足要求、功能较为单一,无遮阳挡雨空间、休憩座椅不足等问题。

此次改造通过调整整体台阶形态,继续延续广州塔涟漪曲线,避让堤防8米控制线范围拓宽台阶,打造一凸一凹中轴眺台及滨水剧场空间,利用出挑观景台形成遮阳的室外观景空间,同时也与城市中轴线更加呼应对称。新建成的平台由大悬挑平台、大台阶平台和两侧坡道组成,结构总长度约230米。其中大悬挑平台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东西跨度约为75米,南北跨度约为20米。

假期休闲好去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变身“缤纷粤秀台”,黄埔涌步……假期休闲好去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变身“缤纷粤秀台”,黄埔涌步……

广州塔大台阶(通讯员供图)

改造后的大台阶成为“缤纷粤秀台”,日常时期观江视线佳,节庆时期也可作为广州塔国际交流舞台。

原来市民游客无法从广州塔滨水台阶直接进入珠江岸边,滨水慢行道的人流疏散与通行能力不足。通过合理整合有轨电车站点,因地制宜拓宽滨江步道,步道部分位置宽度从8米拓宽至10米,较此前同位置的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贯通断点:黄埔涌步行桥完工通行

黄埔涌步行桥建设位于黄埔涌涌口,西接广州塔,东连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围绕市民“出行+休闲”双重需求,桥梁在功能设计上实现“全场景覆盖”。桥梁全长约280米,面积约3840平方米,创新采用“快慢双道”划分设计,北侧慢行道专供休闲漫步,南侧快行道满足高效通行需求,二者通过斜拉拱自然分隔、互不干扰,构建起集休闲漫步、健康运动、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复合活动空间,精准适配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假期休闲好去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变身“缤纷粤秀台”,黄埔涌步……

黄埔涌步行桥(通讯员供图)

主桥主墩处桥面特意加宽,最大宽度达21.8米,设置宽敞观景平台与休闲坐阶;宽幅步行道保障通行舒适度,市民可漫步赏江、驻足休憩,沉浸式领略“广州之镜”特色江景,也可通过桥梁无缝衔接周边公园绿地与生活社区,完善珠江沿岸慢行交通网络,有效缓解周边区域通行压力。

假期休闲好去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变身“缤纷粤秀台”,黄埔涌步……

黄埔涌步行桥与广州塔(通讯员供图)

在文化植入方面,桥梁采用了兼具现代感与地域特色的造型语言,以“榕生水岸,水鸟天堂”为设计内核,深度植根岭南文化基因。桥型借鉴榕树舒展的形态,融合美学理念与工程结构,既与周边的海心桥曲线元素协调统一,又充分展现岭南文化特色。

串珠成链:8.6万平方米空间焕新

阅江路(广州大道-猎德大道)品质提升项目横贯海珠区核心滨水带,东起猎德大桥,西抵广州大道,总改造面积达8.6万平方米,如同一条“翡翠项链”,将广州塔、海心桥、猎德大桥等城市地标串联起来。项目重点重塑广州塔滨水大台阶、海心桥广场、新时代驿站区域等关键节点,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将生态、智慧、艺术与岭南文化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打造出一条可漫步、可休憩、可沉浸的滨水长廊。

据统计,累计铺设新型石材步道2.5万平方米,增设24套户外休憩设施;翻新5.2万平方米超薄沥青车道,科学规划环保标线和标志指引牌,实现人车和谐共生的交通脉络。同时建设2486平方米下沉式绿地,更换种植土,新植乔木与灌木地被,让海绵城市理念落地生根。布设1.2万余米光纤骨干网,安装31台智能摄像机与1035套LED景观灯,嵌入885块发光互动地砖,构建“可感知、会呼吸”的智慧滨水空间。

据新中轴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介绍,该项目不仅聚焦空间焕新,更注重功能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广州大桥南至猎德大桥南段滨水环境的整体提升,一方面优化了滨江慢行系统,完善亲水空间与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实现广州塔旅游区与沿岸文商旅业态的无缝衔接,更好地为市民游客打造“观景+休闲+消费”一站式体验。

文|记者 唐培峰 通讯员 祝健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