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灌阳博物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3日 13:09 1 admin

魏晋南北朝(220-589 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多政权并存的时期,大致经历了 “分裂 — 局部统一 — 再统一” 的过程,同时社会在分裂中缓慢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220 年曹丕建魏,进入三国(魏、蜀、吴)鼎立时期;后司马氏代魏建西晋,280 年灭吴实现统一。

西晋因腐朽引发内乱和少数民族反抗而覆灭,中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方先后历经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南朝;北方先有 “五胡十六国” 割据,后鲜卑拓跋部建北魏统一北方,北魏末年又分裂为东魏、西魏,继而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史称北朝。

577 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 年杨坚废周建隋,589 年隋灭陈,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

据灌阳县志记载,秦始王统一中国后,在楚国南部设立长沙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从长沙郡分置零陵郡,在三国时期,零陵郡最初归属蜀汉,后属东吴,共统辖十一个县。其中洮阳县排第五,即今天的全州;观阳县排第七。

曾有一块《绥民校尉熊君碑》的古碑,记录了一位叫熊尚的人物事迹。熊尚是三国时期被刘备任命的灌阳长,即灌阳的一把手,任职十七年,即公元200至217年。熊尚是灌阳县有据可查的首任县长,他的老家,在湖南道县仙子脚镇的大伟村,离灌阳县的集全村很近,大概十来公里左右。

总的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带战火纷飞,地处边陲的灌阳县相对还比较安宁。但这个时期,在灌阳发现的文物不算太多。

灌阳博物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李家山三国墓位于灌阳镇三联村委马草坪村东约50米的李家山。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长300、宽160、高140厘米。墓壁单砖错缝叠砌,墓底双层砖纵列平铺,墓室后部有一砖台,上面放置陶杯和陶碗各一。砖侧模印有叶脉纹、菱形纹、二、五、x等文字或符号,少数砖侧还模印有“景元三年七月□日“的纪年铭文。随葬品均为陶器,有杯、碗钵、耳杯等。

灌阳博物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上排左起第一个,为1981年黄关大坪山草帽田出土的西晋时期陶虎子。

上排中间,为1978年三联出土的三国时期陶罐。

上排右起第一个,为1978年三联出土的三国时期陶炉。

下排左起第一个,为1981年黄关大坪山草帽田出土的西晋时期青瓷碗。

下排右起第一个,为1978年三联出土的三国时期桃形陶器。

灌阳博物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在黄关东阳金盆形发现了一晋墓。

灌阳博物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上排左起二个文物,为1981年新街果园场出土的西晋时期青瓷碗。

上排右起第一个,为1981年新街果园场出土的西晋时期四耳陶罐。

下排左起二个文物,为1985年三联出土的南朝时期青瓷杯。

下排右起第一个,为1979年新街龙炼出土的南朝时期青瓷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灌阳人在灌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