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阳光你知道吗?其实,有些暧昧,往往是藏在轻描淡写的玩笑之后的。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感情里的靠近,是轰轰烈烈的表白,是深夜里长篇的真心告白,其实不然...
2025-10-07 0
国庆中秋假期
要问舟山必去的一条路
沈家门滨港路肯定榜上有名!
本期“舟山有意思”
小布带大家一起逛逛~
沈家门滨港路
其地处普陀区沈家门渔港的北岸,东起半升洞客运站,西至兴建路西端,全长4971米,宽20-30米,是舟山市第一条拥有滨港高架桥的城市道路。滨港路原为沿港滩涂上的小路,分东滨港路、西滨港路、龙眼路和荷外路,俗称沿港马路,1982年按地理位置命名为滨港路。
滨港路的前身为沈家门渔港北岸的滩涂地。清前的沈家门港海水直迫山麓,自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定海县知县缪燧修筑司湾塘和茶湾塘以后,清代又修筑了西横塘、墩头塘、荷叶湾塘。海塘的修筑和船舶的密集靠泊,在带来商业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海流动力的改变,天长日久,海塘外也逐渐淤积了新的滩涂,成为船只装卸货物和渔船整理网具、修理船只的好场所。在此过程中,东横塘(司湾塘)、西横塘和荷叶湾塘以南,又形成了一条为沈家门渔港带来无数海鲜、源源人流、外界信息和城市风尚的简易小路,虽然狭小、泥泞,但路上建有各类客货埠头,吸引了无数渔船、商船的靠泊与交易,其作用相当于沈家门商业发展的大引擎。
民国时期的泰来道头 佚名/摄
1960年,普陀县人民政府拆除了滨港路边低矮破旧的老棚户,开展了沈家门渔港的整治项目。1965年,沈家门渔港整治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渔港建设项目。至1980年,原分数段的沿港小路,逐渐建成为宽阔、平直、顺畅的滨港区域交通大动脉。当时的滨港路东起半升洞,西至伏虎山路,全长2340米,沿港建有客运、航管、水产、渔政、商业等10多座码头,还有一个人流特别密集的鲁家峙渡口。早晚高峰时段,步行或带着自行车的上班或赶集一族,像潮水一般从渡口涌进涌出。
旧时的滨港路,以青龙山龙眼山嘴的小水埠头为界,东面是荷叶湾路,西面是滨港路。东段区域是个半片荷叶状的港湾,被定居的渔民将之形象地命名为荷叶湾,在湾内建塘造屋,渔樵耕读,与后来郭沫若先生“舟山群岛半千荷”的诗句形成了异曲同工的美丽意境。每逢春秋渔汛,或台风、寒潮,海塘外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各地的渔船,船舷相贴,首尾相接,樯桅林立,渔旗猎猎,煞是壮观。此时的渔行和渔栈,也迎来了最为繁忙和热闹的时期,评估称重,讨价还价,银元、铜板的叮当声响成一片。
1973年的滨港路东段和荷叶湾局部 叶文清/摄
荷叶湾的东端,就是全舟山人耳熟能详的“半升洞”。半升洞,名虽为洞,却是沈家门渔港最东端一带的区片名,清光绪《定海厅志》和民国《定海县志》地图中分别标注为“半升筒”和“半升桶”。关于半升洞的名称来历虽然有多种猜测,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这并不影响其地名的广泛流传。半升洞地名的流传,先是源于福建渔民的渔船埠头,继而又得益于1957年11月设立的福建省以及下属各渔业县(市)设立的驻浙渔业生产指挥部。福建渔业生产指挥部设立之后,大批福建干部和职工前来创业,劈山填涂,修塘筑路,半升洞附近原本芦苇丛生,野鸭栖戏的荒涂浅滩和缓坡岩礁,从此演变成繁华的街区。
2016年滨港路一角 王建富/摄
东滨港路和西滨港路也是港口设施的集中地。旧时的沈家门港主要以民众俗称为道头的简易石砌埠头上下船。船只靠岸之时,船工们推出木质跳板,搁在船头和埠头之上,作为行人或装卸渔获品、渔需物资和各类商品的引桥。自1916年开始,宁波商轮公司和勾山乡绅李拙子等出资,先后建造了“定海”“三北”“东海”三座木质码头,作为客轮和商船的停靠之处,另有自1870年以来建造的外道头、大道头、石灰道头、会馆道头、泰来道头、泥道头、和尚道头、龙眼埠头、裕山道头、鸿兴道头等24座埠头。这些码头和埠头,将沈家门同上海、宁波、象山、海门、温州、镇海和定海紧密相连,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激发了沈家门发展的源动力,引进了大城市的新风尚,沈家门因此被誉称为“小上海”。1940年2月14日的《申报》评论说:“(沈家门)其繁荣不亚于战前之上海南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先是分别于1954年和1956年兴建了二号码头和鲁家峙轮渡码头,后又陆续建成了渔政等行政管理和企业货运的专用码头,并于1985年建成了半升洞客运码头,滨港路在发挥渔港靠泊功能的同时,继续承担着启动沈家门商业和工业动力的功能。只是,后来随着机动船替代了人工船,旧时静谧港湾里的船工号子,越来越多地被机动船只的马达轰鸣声所取代。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滨港路,既是沈家门的港口中心、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承担了渔需服务的功能。滨港路不仅为渔船提供交易和补给,南侧的人行道还为渔民整理网具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其时的滨港路人行道上,时时可见长长的渔网飞快地穿梭着,还有三三两两刚下船或等待上船的渔民,聚在一起畅聊着鱼情、渔获,以及家长里短,构成了典型的渔港风情图画。
2016年滨港路夜排档 王建富/摄
1989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在兴建路中段建成投运。滨港路的水产交易功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1年,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建造的沈家门渔港城防工程竣工,滨港路也由此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此后,滨港路几经改造,发展成为舟山渔港、渔民文化的荟萃地。其中,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自发形成,后经集中统一管理,又于2010年1月25日完成改造的沈家门夜排档,不仅是十里渔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舟山海岛旅游的金名片,全国海岛旅游最响亮的品牌。
夜幕降临以后,长长的滨港路上,一家挨着一家的夜排档相继亮灯。摊位前,新鲜的海水蓄养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生猛海鲜,陈列着透骨新鲜的鱼虾蟹贝,鲜味充盈了整条街路。排档外的海港中,接天连海的渔船,桅灯闪烁,与近处霓虹闪耀的仿古帆船和远处鲁家峙山上的灯塔交相辉映。此时,橙色的包房内觥筹交错,“海风吹吹,小酒嘬嘬”。更有背着吉他,提着二胡,或推着巨大音箱的民间艺人,游动于各个摊位之间尽情献唱,优美的歌声与杯盏的碰击声,混合成一曲渔港之夜的交响乐。“没有去过夜排档,就等于没有到过舟山”变成了多数来舟游客的共识。
2016年的滨港路高架路段 王建富/摄
滨港路也是舟山群岛海底交通的创新点。2008年10月正式开工,2014年1月29日建成通行的沈家门港海底隧道,总长393.9米,净宽10米、净高3.65米、开创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底交通的新纪元;2011年4月开工,2015年7月7日正式通车的滨港路西段沿海高架工程开创了群岛新区沿海高架路建设的新纪元,滨港路也因此向西延伸了两公里多,作为“中国第一鱼市”的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新大楼成为滨港路上的新地标。滨港路在长长的同时,不断长高,成为新区最美的城市海岸带。
来源丨舟山市民政局
作者丨王建富
编辑丨庄师羿
一审丨庄师羿
二审丨幸笑薇
相关文章
文/阳光你知道吗?其实,有些暧昧,往往是藏在轻描淡写的玩笑之后的。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感情里的靠近,是轰轰烈烈的表白,是深夜里长篇的真心告白,其实不然...
2025-10-07 0
一、养老金领取认证首次领取前需完成资格认证,部分地区在办理退休时同步完成。建议退休后3个月内通过以下方式确认: 1. 线上认证:登录"掌上12333"...
2025-10-07 0
50岁大哥跑步机上一头栽倒,120冲进健身房才把人抢回来——就发生在上周北京朝阳,诱因就是心率飙到190还不肯停。 别再迷信“咬牙坚持”,心脏真会翻...
2025-10-07 0
一个县,除县城外,县域的主体构成是乡村。以前,人们向往大城市,甚至惧怕县城;而现在,越来越多人看到县城的可能性,在小地方找到最自由的人生状态。生活在县...
2025-10-07 0
峰峰:北朝遗韵引客来国庆假期的峰峰矿区,金秋韵浓、五彩斑斓。记者一行在响堂山风景区、山底抗日地道、黑龙洞等旅游节点,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与文旅热度。各...
2025-10-07 0
金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是一座因矿兴企、因企设市的工业城市。它因拥有世界罕见的超大型多金属共生镍铜矿床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的镍都”。北武...
2025-10-07 0
在四川省的偏远角落,有一个叫俄亚大村的小地方,那里依然保留着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传统——一妻多夫制。这个习俗让人不禁发问:女人真的是这里的“天堂”吗?还...
2025-10-07 0
(在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周末不知道去哪儿?来北国未来城就对啦!超绝的玻...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