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天天报】10月6日中秋佳节,峨眉山金顶上演了一场自然奇观盛宴,云海、日出、佛光三大罕见景象在一天内接连呈现,为数千名游客献上了一份“中秋最...
2025-10-07 0
文/康有鹏
三、游览龙门石窟
8月22日下午2点,我们驱车约10公里,直达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景区。这里山青水绿,伊河由此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
在远古时代,这里山体相连,伊河受阻形成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大禹治理水患,将山体开凿为东西两半,伊水北流而去。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被形象的称作“伊阙”。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因宫殿城门正对伊阙,好大喜功而以真龙天子自居的杨广,便賜其为“龙门”延用至今。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统称,在其被伊水分开后,东山因武则天建香山寺又称“香山”,西山则继续被称作“龙门山”。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作为皇家工程启动。它有别于大同云冈石窟,开始塑造适合汉民族审美观的“秀骨清像”,这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原化的开端。历经东西魏、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等1400余年断续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且大多集中在西山。比如“龙门五十龛” “龙门二十品”等,成为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
1961年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居易墓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且多为皇家石窟。
骄阳似火灼人,酷暑闷热难耐,汗水湿透了我们的整个衣衫。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排队乘坐摆渡车,我们来到镌刻着“龙门”字样的景区入口,参观这座名扬海内外的西山石窟群。这里是龙门石窟的主体和精华所在,由北魏和唐代皇室贵族倾力开凿,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宛如蜂巢。由于时间所限,在远观欣赏的同时,重点参观了西山四窟。
【1-宾阳三洞】经过飞瀑直下的“禹王池”,我们首先来到“宾阳三洞”。洞窟名源于《尚书》“寅宾出日”典故,意为以恭敬之礼迎接日出。该洞位于西山北端,清晨最早迎来东方朝阳,故名“宾阳”。北魏宣武帝依照云冈石窟,于公元500年计划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各造一窟,以彰显其父推行汉化改革之功德。后主持者建议增加一窟,形成三洞格局。
历时24年,仅完成中洞主体造像,北洞、南洞因宫廷政变,至隋唐才完成雕刻。现存的中洞佛像展现了〝秀骨清像”风格,衣纹采用褒衣博带式袈裟,以体现受汉化政策的影响。这是正史中唯一有明确记载开凿过程的石窟。意象有三:北魏皇室试图以此体现政权的合法性,强化“以佛治国”理念;佛像风格从云冈雄浑厚重转向龙门清雅秀丽,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三洞纵贯北魏至唐初建造历程,直观反映了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脉络。
【2-万佛洞】位于西山中部的万佛洞,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因洞内南北两壁刻有15000尊小佛像得名,每尊小佛只有4厘米高,令人惊叹不已。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施“无畏印”,即右臂上举掌心向外,有消除众生畏怖的宗教象征。主佛后壁有54朵莲花,每朵莲花上坐一位供养菩萨,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不同少女的群体像。洞内南北两壁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整个洞窟金碧辉煌,营造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图景,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和万众成佛的氛围。
据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证明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主持下,专门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开凿的功德窟。从完工时间看,为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可见当时武则天已在朝野集聚了广泛深厚的政治基础,她与高僧大德的交往及对佛教扶持,更为她赢得了僧俗信众的广泛支持。
【3-卢舍那大佛】这座位于南部奉先寺的露天大佛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佛像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长1.9米,面容丰腴圆润,双目微垂,嘴角含笑,衣纹流畅简洁,雕刻极为精美。相传是依照武则天形象而开凿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2年)。
梵语“卢舍那佛”乃光明普照之意,源于古代太阳神崇拜。史载,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即与她自起名“曌”不谋而合。传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一天清晨,皇后正在梳妆,高宗夸赞她雍容华贵,有菩萨仪态。则天听之窃喜,便趁机抹眼泪。高宗惊问:“为何悲伤?”对曰:“娇容百年乃为枯骨,有谁知之!”帝曰:“这有何难,孤命人为你作幅精美画像。”则天撒娇说:“画像虽好,乃薄纸一张,岂可流传千年。”高宗一时语塞,便问道:“依卿之见?”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言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于是,便有了这座气势恢宏的露天大佛龛,并取名大卢舍那像龛。武则天为此捐助了两万贯脂粉费,相当于现代六百多万人民币。佛像一凿就是三年九个月。今天龙门街上的老百姓还叫它为“武则天像”。
【4-古阳洞】有“龙门第一洞”之称,位于西山南段中部,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时代延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也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洞窟。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菩萨: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面相长圆 (今面部已毁),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呈“禅定印”。两侧各侍立一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 ,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古阳洞大小龛内的造像,都是北魏后期流行的瘦削形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当时雕刻和绘画技巧的高度和水平。
古阳洞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洞窟,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余品,占龙门石窟总题记量近三分之一,其中“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自此窟,书法艺术价值冠绝北魏,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晚清康有为评价“龙门二十品〞:
魄力雄强。气势浑穆。
笔法跳跃。点画峻厚。
意态奇逸。精神飞动。
兴趣酣足。骨法洞达。
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龙门西山《水经注》称作“古阳山”,古阳洞由此得名。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她返京途经洛阳,便参观了古阳洞,并下令把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此洞便改名“老君洞”。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宗教、美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石窟艺术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着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长约一公里的伊河上,南北两座桥梁把东西景区相连。“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乃武周时代为安置印度高僧遗身所建。武则天曾在此主持过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居住洛阳长达18年之久,自号“香山居士”。他放情于龙门山水,留恋这里的环境清幽,死后葬于香山之上。“白园”为其纪念之地。
因时间关系,香山景区尚未参观。我们夜宿洛阳市隋唐植物园“唐礼文化酒店”。
相关文章
【来源:新闻天天报】10月6日中秋佳节,峨眉山金顶上演了一场自然奇观盛宴,云海、日出、佛光三大罕见景象在一天内接连呈现,为数千名游客献上了一份“中秋最...
2025-10-07 0
中国西藏网讯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10月3日,“藏域鲜萃 果燃林芝”2025林芝水果文化季在巴宜区八一镇巴吉村依舍庄园举办。这场以“果”为媒、以“文”...
2025-10-07 0
中新网绍兴10月7日电 (张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浙江绍兴黄酒小镇(东浦 以“醉东浦·梦华录”大型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引爆文旅市场。这场深度还原南宋风华...
2025-10-07 0
到上海玩什么?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你至少可以获得十多个精准推荐。这不,假期的“阀门”一开,上海潮水般的客流如期而至:国庆中秋假期首日,上海全市接待游...
2025-10-07 0
中新网银川10月7日电 (记者 杨迪 从景点观光向生活体验转变,正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宁夏银川市海宝早市人头攒动。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10月7日...
2025-10-07 0
多功能集散中心实现精准服务,“九免”涵盖吃、住、行、游、娱,“多优惠”降低游客综合消费成本……国庆中秋假日期间,蒲县精心打造分流集散中心,推出一系列“...
2025-10-07 0
“早上推开窗就看见云海绕山,晚上坐在露台上听音乐会看星星,这趟黄果树之旅,住得比景点还让人难忘!”10月5日,在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坝陵河峡谷旁的匠庐・...
2025-10-07 0
国庆与中秋的双节盛景,正以最热烈的姿态铺展。当举国沉浸在欢庆的浪潮中,一处藏于地平线下的千年古村落——陕州地坑院,正以“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厚重底蕴,上...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