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10月7日电 (张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浙江绍兴黄酒小镇(东浦 以“醉东浦·梦华录”大型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引爆文旅市场。这场深度还原南宋风华...
2025-10-07 0
记者 刘晓林
国庆中秋假期叠加,位于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阳市又迎来了返乡人的狂欢,最直观的变化是早餐铺开始人满为患。而无论是网红打卡点“盆景园早市”,还是景区的早餐一条街,排队最多的永远是热干面档口。
因为毗邻武汉,信阳的传统早餐也以热干面为主。但这里的热干面和武汉的不同——这里的面“不干”。“信阳热干面有汤”,这是很多外地人吃过后的最深刻印象,也是让众多信阳人外出返乡后一键回归“信阳胃”的密钥。
这一口“汤”的执着,成为信阳人刻在记忆里的味道。为了这一年吃不了几次的热干面,返乡归来的信阳人再懒,也要挣扎着早起。临走时,带上几包半成品的热干面,也是常有的事儿。
拒绝单一味道
信阳热干面的汤其实并不多,刚刚能湿润和包裹住所有的面,吃完后碗底并没有汤,只剩下少量汁水和榨菜粒、香菜末等配菜混合在一起,对有些人来说,碗底这一口味道最浓。因此,信阳热干面做出来后也需要抓紧吃,不然汤汁很快就被吸收,面会真的“干”起来。
正是多出的这一口汤,让信阳热干面有了与众不同的滋味,仿佛面里的味道活了起来、润了起来,整碗面有了底味和层次,有了舒展的空间,而不仅仅是紧张的、干巴地抱成一团。也因为有了这口汤,让信阳热干面有了添加配菜的空间,最经典的配菜是绿豆芽和千张,脆生的豆芽和吸饱汤料的千张,让热干面的口感更加丰富。再加上各种调料、料汤和佐料小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热干面就好了。
信阳热干面也会加麻酱,但调的稀一些,而且不会放很多,佐料小菜则与武汉热干面大同小异,通常有榨菜粒、酸豆角、香菜、葱花,不同的是,夏天会放荆芥。荆芥被认为是信阳热干面的“灵魂”,这种叶片大小与薄荷相似、味道辛香清爽的香料菜,是信阳人夏天最喜欢的配菜。因为植株并不大,因此经常会在信阳人的花盆里看见它们一丛丛茂盛地生长着。荆芥也被认为是整个河南饮食体系里的标志性食材,除了拌面,还能做汤、凉拌、炒菜。据说食用历史可追溯至北宋的汴梁(今河南开封),被称为“河南人的猫薄荷”。
不过,对所有的香料类蔬菜,食客的爱与不爱都十分坚决,荆芥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因此,夏天的信阳热干面摊上,老板都会问一句“要不要荆芥”?荆芥并不会切碎,直接摘下叶子放在面里,而信阳热干面里的那口汤,恰好能与荆芥的香气完美融合。
至于信阳热干面里为何要放汤,现在很难考证。但体验过信阳菜系,就能发现,很可能与信阳菜追求口味丰厚、尤其是汤汁味浓有关。信阳号称“北国江南”,作为全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贯穿其中,其饮食文化也呈现南北交融的特色。从闷罐肉、固始鹅块、南湾鱼头汤,以及各种炖鱼、炖牛肉羊肉炖等信阳经典菜就可以看出,信阳菜并不清淡,但也拒绝直白的辛辣,其融合了相邻的湖北菜和安徽菜的味道,尤其重在这一口汤汁。夜晚遍布大街两边的大排档里,每桌都至少有一个热气腾腾咕嘟着的、让人食指大动的炖锅菜,将食材炖、焖在汤汁里,是信阳菜的一大特色。而热干面里的那口汤,也正是信阳人对单一味道的改造、是对面食味道多变的执着。
记忆里的那口“汤”
如同喝惯了信阳毛尖一样,信阳人无论在何处,都惦念这一口带汤的热干面,但这口汤似乎并没有固定配方,更多的是各个店铺自己调制出来的,大多是一些骨汤,浓淡各不相同。
但对于在北京定居多年的信阳人柳祺来说,自大学毕业后,她记忆中的那口热干面“汤”,再也没有尝到过。那是一对中年夫妇,在厂里的篮球场上摆起的早餐铺,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出摊。在煮热干面的锅旁,还有一个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熬着浓白翻滚的大骨汤,已经盘好油的热干面在第一个锅里烫一下,捞出,添加桌上一排调料和配菜后,卖面的阿姨会舀一勺骨汤浇到面上,就像浇头一样,整碗面瞬间汤汁淋漓鲜香无比,尤其是冬天,蒜苗的香味也瞬间激发出来。来吃的都是厂子里的同事,大家打着招呼坐下,边吃边聊天,没有座位就端着碗站着或蹲着吃。心满意足之后,人们散去上班,有去办公室的、去实验室的、去锅炉房的。
柳祺永远记得暑假每天小跑着去买热干面的情形,如果拿得不稳汤汁撒了会分外可惜。为防止面坨,卖热干面的阿姨会特别贴心的多加一勺汤。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早餐,是柳祺记忆里最轻松的时刻。一天一天,仿佛日子会一直这么过下去。但最终厂子破产了,拆迁了,人们都散了。当年那碗骨汤热干面也难觅踪影。
多年后,再遇见卖热干面的夫妇时,他们正在轻松地逛超市。母亲告诉她,夫妇二人靠着卖热干面把几个孩子都供养了出来,如今不再辛苦劳作,时不时会跟着子女们去其他城市住一段时间。阿姨认出了柳祺,笑问“还想吃姨做的热干面不?”这多么年过去,虽然柳祺又吃到过不少加骨汤的热干面,但终归是品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柳祺是在河南高考千军万马中冲出的学子,信阳是河南高考界的“扛把子”,也是劳务输出的重要城市,每逢假期,放假的学子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人流最高达百万次。晚间,浉河上的灯光栈道上热闹起来,河边的餐饮一条街又停满了车。晨雾里,热干面铺的阿姨舀汤勺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一年见几次的“面友们”又相聚了。
相关文章
中新网绍兴10月7日电 (张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浙江绍兴黄酒小镇(东浦 以“醉东浦·梦华录”大型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引爆文旅市场。这场深度还原南宋风华...
2025-10-07 0
到上海玩什么?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你至少可以获得十多个精准推荐。这不,假期的“阀门”一开,上海潮水般的客流如期而至:国庆中秋假期首日,上海全市接待游...
2025-10-07 0
中新网银川10月7日电 (记者 杨迪 从景点观光向生活体验转变,正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宁夏银川市海宝早市人头攒动。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10月7日...
2025-10-07 0
多功能集散中心实现精准服务,“九免”涵盖吃、住、行、游、娱,“多优惠”降低游客综合消费成本……国庆中秋假日期间,蒲县精心打造分流集散中心,推出一系列“...
2025-10-07 0
“早上推开窗就看见云海绕山,晚上坐在露台上听音乐会看星星,这趟黄果树之旅,住得比景点还让人难忘!”10月5日,在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坝陵河峡谷旁的匠庐・...
2025-10-07 0
国庆与中秋的双节盛景,正以最热烈的姿态铺展。当举国沉浸在欢庆的浪潮中,一处藏于地平线下的千年古村落——陕州地坑院,正以“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厚重底蕴,上...
2025-10-07 0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历经万年雕琢,形成了溶洞深邃、暗河澄澈的独特景观。游客泛舟于如蓝宝石般透亮的水面上,拍摄层层叠叠的钙华池和精巧瀑布,眼前之景宛若奇幻大...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