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半年一斤不掉还膝盖疼”——3月15日,北京朝阳公园,一位穿新款碳板跑鞋的程序员被配速员当场吐槽“心率爆表却原地踏步”。 一句话:别再盲跑,202...
2025-10-07 0
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
五泉镇毕公村的田野间
藏着一座牵动海内外华人情感的
文化地标——马援祠
这里既是“天下马氏第一祠”
也是古村活化的生动样本
让"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故事
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站在这座始建于汉代的马援祠前,感受穿越两千年的忠勇精神与文化血脉。这里不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故里,更是一条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文化纽带,一方推动乡村振兴的活力热土。
马援祠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留着深厚的历史印记。祠内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马氏英杰。这座高11米的马援铜像格外醒目,他身披铠甲、目光坚毅,仿佛仍在诉说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壮志。
祠内保存着多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详细记载了他平定叛乱、治理边疆的功绩,字迹虽历经风雨有些斑驳,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位名将的家国情怀。马援精神早已超越时空,凝聚成中华民族忠勇爱国、自强不息的文化符号。
历史文化的“魂”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毕公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曾经的普通村庄,如今跻身“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主导产业为猕猴桃、杂果苗木繁育和养殖业。
毕公村核桃苗木及杂果苗木的繁育驰名西北五省。养殖业年出栏肉猪5000余头,养殖蛋鸡10万余只。全村年总收入36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成为集祭祀寻根、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正如马援将军“老当益壮”的誓言,这片土地正以文化为笔,绘就着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崭新画卷。
从一座古祠的保护修缮,到一条文旅线路的打造,再到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马援祠的变迁,正是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千年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新动力。
如果您也想感受这份“古祠新韵”
不妨趁着假期来这里走一走
在碑刻间读历史
在烟火气里品传承
(记者:孙雅楠 王琛玉)
相关文章
“跑半年一斤不掉还膝盖疼”——3月15日,北京朝阳公园,一位穿新款碳板跑鞋的程序员被配速员当场吐槽“心率爆表却原地踏步”。 一句话:别再盲跑,202...
2025-10-07 0
这个国庆节,陕西旬阳发生了一件让人心里特别难受的事!一个29岁的小伙子,在自己结婚的大喜日子,突然从旬河大桥上跳下去了。就在所有亲戚朋友都在看着的时候...
2025-10-07 0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6日证实,近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接连发生中国公民徒步登山时意外身亡事故。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境外旅游须以安全为重,做好...
2025-10-07 0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长达八天的假期是促消费的超级黄金周,大力度折扣、全新店铺、各种首发首秀的快闪活动,商家抓住机会花式促销,长假第一天,沪上商圈迎来大客...
2025-10-07 0
黄河大集。金秋送爽,双节同庆。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欢喜而来。我市精心筹备了覆盖市区与周边的全场景文旅盛宴——市内,黄河电音、工业街区、商圈潮玩交织都...
2025-10-07 1
10月3日,泗阳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持续迎来客流高峰。澄澈碧水与沿岸风光交相辉映,不仅勾勒出秋日里的灵动画卷,更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尽享假日...
2025-10-07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10月6日是中秋节。当晚,在北京市卢沟桥旁,直径五米的“光影月亮”从城墙缓缓升起,与天边真月形成“双月同...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