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可沉浸、可亲近、可回味”——我市文旅活动百花齐放,假日经济激情点燃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9日 09:15 1 admin

爱东营讯 当国庆的欢腾与中秋的团圆在金秋相遇,东营大地迎来一场文旅盛宴。从黄河口到城市商圈,从非遗老街到实景剧场,全市以文旅融合为笔、以创新体验为墨,勾勒出一幅活力涌动、人气汇聚的假日画卷。游客在这里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者、共创者——一场“可触可感可沉浸”的假日新体验,正悄然改变着我市的旅游图景。

“可沉浸、可亲近、可回味”——我市文旅活动百花齐放,假日经济激情点燃

假日期间,在广饶县孙子文化园,游客正在观看演出。记者 王敏 通讯员 聂艳春

文旅融合新场景:从“看景”到“入戏”

这个假期,我市文旅告别“走马观花”,转向“沉浸其中”。在广饶孙子文化园,舞台剧《寻找孙武》以穿越叙事打开兵法世界,观众不再是观众,而是“时空旅人”;河口槐林推出的实景演出《烽火客栈》,更让游客化身“群演”,亲历烽火岁月,实现“白天当群演,晚上看明星”的双重体验。市美术馆举办“生生不息”文物自然美学展,联合山东博物馆、保护区共创,以文物、自然、科技与美学融合为载体,沉浸式讲述东营人文历史与生态保护的故事;市吕剧博物馆推出大型新编吕剧《时殿元》等专场演出,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多角度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利津老街长巷也不甘落后,情景剧《大河谣》首次亮相,搭配网红旅拍、非遗市集,让游客在漫步古街中“带妆入戏”。而在垦利稻田画景区,丰收巡游队伍穿行稻浪之间,向游客派发草编礼物,孩子们追逐鼓点、模仿动作,构成一幅“可触摸的丰收美学”。

从兵法到黄河、从历史到农耕,文化不再静默陈列,而是“活”在游客的每一次互动、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记忆里。

潮玩业态新热点:年轻力引爆打卡潮

年轻人的喜好,成为这个假期文旅布局的关键词。东营区吾悦广场打造“心动NPC”互动专区,古装书生、人鱼公主与游客近距离互动,广饶县举办“大马猴杯跑跑卡丁车世界赛”,吸引全国职业选手与粉丝齐聚,电竞+旅游的模式拓宽了文旅边界。

园博园“飞鸟露营电音嘉年华”、垦利“秋日漫游黄河畔”户外音乐会、凤鸣体育公园的无人机足球与汉服体验……一系列融合音乐、露营、竞技与市集的微度假产品,成功激活城市“年轻力”,让东营成为不少周边游客“说走就走”的目的地。

全域联动新气象:从景区热到全域火

假日期间,我市文旅实现从“点状爆发”到“全域联动”的升级。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推出天女散花、敦煌飞天等实景演艺,打造生态与文化融合的沉浸式动线;孤岛槐林通过“影视+文旅+演艺”模式,打造集明星演绎、实景演出、沉浸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盛宴,有效激活了假日经济。

文旅热度也向乡村与社区延伸。永安镇稻田画景区从盐碱荒地变身“大地艺术”,带动周边村民增收10%;全市34家区域农机中心与周边城市达成协作,保障“三秋”生产与文旅节庆同步推进。

志愿服务同样不缺席。双节期间,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文明办发布《这个假期,东营因你更有特色——东营市“家国同庆 爱满城乡”国庆中秋行动倡议》,全市5000余名“志愿红”化身“旅游使者”和“城市代言人”。他们在景区入口、服务驿站、核心观览区微笑相迎,有的耐心细致地进行方向指引和游览咨询,有效疏导人流;有的热情洋溢地为游客介绍景区特色、生态知识,当起“临时讲解员”;还有的细心周到,主动帮扶老人、照看嬉戏的孩童,努力让每一位途经东营的旅客,都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度。

宣传引流新路径:千万流量变客流量

节前,我市通过“乐享金秋·漫游东营”双节发布会,集中发布260余项活动,被省级媒体重点报道;假日中,“看完黄河来赶海”等话题破圈传播,形成极具辨识度的城市IP。

27位旅游达人、东营籍歌手皓天参与内容共创,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400万,互动量13.8万次。“达人美食地图”“实景演出打卡攻略”等实用内容,有效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客流,实现从“声量”到“人流量”的高效转化。

一场假日,一次升级。我市用文化活化、场景再造与全域联动,不仅点燃了“双节”消费市场,更推动文旅产业从“短期热点”走向“长效品牌”。当游客带着笑容离开,当口碑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东营,正以一座“可沉浸、可亲近、可回味”的城市形象,走入更多人的旅行清单。

(记者 王敏)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