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崇州11天7登央视!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9日 20:50 1 admin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

崇州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且从9月28日到10月8日

11天内7次登上央视各大频道

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

如诗如画的大美风光

活力迸发的乡村消费场景

科技赋能的发展成果

一同走进全国观众视野

沉浸互动:巴蜀历史“活”起来

崇州11天7登央视!

9月28日,央视《天下财经》栏目

9月28日,位于崇州街子古镇的华阳国志馆正式开馆。这一消息率先登上央视财经频道(CCTV-2)《天下财经》栏目,开启了崇州本轮高频亮相央视的过程。

华阳国志馆以“方志鼻祖”常璩的《华阳国志》为核心,通过沉浸式光影、AR互动等数字化技术,将古蜀人生活场景动态呈现,生动解码巴蜀文化基因。该馆与成都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联动推出的特色文旅线路,成为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的新热点。馆内同步推出的“街潮文化艺术节”,更将非遗表演与文创市集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潮魅力。

非遗焕新:传统技艺邂逅现代消费

崇州11天7登央视!

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

10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新闻直播间》聚焦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对“90后”崇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定娟以年轻视角赋能传统技艺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报道,重点讲述了她将竹编工艺与照片元素结合,开发出书签、首饰、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让古老技艺成为游客青睐的伴手礼。

崇州11天7登央视!

10月5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

10月5日,央视《焦点访谈》走进道明竹艺村,探寻川西林盘间的非遗发展密码。这个曾经以竹编为生的小村落,如今以竹编为核心,跨界引入精品咖啡馆、乡村书院、民宿等业态,构建起“非遗+生活”的新场景,让传统技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崇州11天7登央视!

10月8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

非遗活力同样在乡村消费场景中充分释放。隆兴镇梁景村主办的“金秋好物•游购酒村”秋季村糖会,以“特色美食+田园潮玩”的新消费场景,于10月8日登上央视《朝闻天下》(CCTV-13)。活动现场,崇州本土酒企集中展示各类酒品,更有现场烤酒等环节,让游客在游玩同时感受传统酿造技艺。同时本土酒企举办的“开坛放酒”仪式,更是全场焦点,国庆中秋假期累计放出白酒万余吨,有力激发了乡村消费活力。

文旅融合:多元场景点亮双节假期

崇州11天7登央视!

10月3日,央视《24小时》栏目

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联动,让崇州假期体验愈发丰富。10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24小时》今日头条聚焦罨画池博物馆内集中展示的非遗项目。白天,游客在非遗体验区跟着手工艺人制作桂花香囊、兔子灯等手工艺品;夜晚,游客在亭台楼阁的轮廓灯光中,参与嫦娥奔月互动游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崇州11天7登央视!崇州11天7登央视!

10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

双节期间,崇州全域文旅场景同步升级。街子古镇、元通古镇、道明白塔湖、白头镇五星村等六大点位设立的月亮装置打卡点,串联起全域旅游脉络,以“崇州的月亮是有味道的”为主题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成为游客争相留影的热门地标,相关场景在央视10月6日的《新闻联播》亮相,展现出“处处是风景”的文旅格局。

科技赋能:从展馆到农田的智慧转型

10月2日,央视“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专栏

从文化展馆到田间地头,科技为崇州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动力。10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专栏,以“90后”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的日常工作为切入点,展现崇州“科技种田”的现代化图景。在崇州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通过搭载北斗导航系统与AI技术,秋收过程实现高效精准,科技赋能让“天府粮仓”的丰收图景更添底气。

11天内7次登上央视

从文化展馆的数字创新到非遗技艺的年轻表达

从乡村消费的场景升级到农田里的智慧实践

崇州用一个个鲜活案例

展现出一座城市

以文化为根、以科技为翼

推动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的发展活力

更让全国观众看到了

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崇州样本”

记者|李婷

编辑|余霞 张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