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来临,我国多地昼夜温差持续增大,这让广大运动爱好者犯了难:以往习惯的晨练、夜跑,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以正常进行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
2025-10-13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张家口摄影报道
波光粼粼的桑干河大峡谷上,缆车将游客送往华北最长的钢结构“凌空式”山体滑板车;二十公里外,宣化钟鼓楼下,身着辽代服饰的演员正与游客吟唱互动。这个国庆假期,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扎堆热门旅游城市,转而探索那些独具魅力的小城。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国庆前三天,张家口住宿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84%,增速在全国三线以下城市中名列前茅。
《华夏时报》记者从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国庆期间,张家口多地通过打造多元化文旅业态,满足了游客多样化游玩需求。
秋色正浓之际,记者实地探访了张家口宣化区。沉浸式演艺、全域旅游新格局,再配合实实在在的消费券政策,共同点燃了这座古城的文旅消费新活力。
京西峡谷游“十一”客流增长,北京客源增长最快
双节假期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河北宣化桑干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实地探访时了解到,今年“十一”假期期间,该景区客流呈现显著增长。10月4日,景区负责人、山乡集团(山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坤向本报记者介绍,假期期间客流量进一步增长。
“从‘五一’假期开始,北京游客比例从去年的8%上升到20%,今年国庆期间达到了22%。”王宝坤表示,北京游客已成为增长最快的客源。记者在景区入口处观察发现,悬挂北京牌照的车辆确实占据了相当比例,不少游客表示是通过社交媒体推荐前来打卡。
漫步在飞瀑峡景区,记者看到蜿蜒的桑干河在秋日阳光下波光粼粼,与两侧层林尽染的山峦相映成趣,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作为宣化区唯一的4A级景区,这里总投资已达12.6亿元,于今年5月完成一期开发。记者体验发现,景区依托三脉交汇的峡谷地貌打造的“京西第一漂”项目确实独具特色,全长3.6公里的漂流分为高山漂与田园漂两段,落差近30米,成为吸引游客的主力项目。
“今年我们新增投资约3亿元,重点打造了山顶核心体验区。”王宝坤向记者介绍。登上每小时运力达650人的八人厢式缆车,峡谷风光一览无余;乘坐缆车上山后,不少游客正在体验距地200米的玻璃观景平台“水如意”成为游客拍照热点,长24米宽16米的巨幅五星红旗在今年假期走红。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景区22项二次消费项目中,萌宠乐园、松鼠乐园等亲子类项目备受家庭游客青睐。在滑板车入口处,记者看到人头攒动。“从山顶呼啸而下,孩子说‘感受到了风驰电掣的刺激’。”一位游客带孩子体验后表示。王宝坤透露,景区核心项目如滑板车,漂流与门票及辅助类游览项目组成的超值套票,成为游客体验购买的热点商品。其中,价格在130元—200元区间的超值折扣套票销售最好,已成为二次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今年‘五一’我们曾创下日接待1.2万人的最高纪录。”王宝坤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因假期较长,客流分布相对均匀。在住宿方面,景区内现有186间客房的酒店在国庆期间基本满房,显示出过夜游市场的潜力。
王宝坤向记者透露,作为山东文旅集团对外品牌与管理输出的首个项目,该景区自今年2月进场筹备、5月正式开业以来,已实现营收超20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在专业化运营下,客单价已从原来的七八十元显著提升至近200元。
营销方面,景区将总营收的10%投入渠道建设。今年通过抖音平台在亲子出游榜、美景收藏榜等榜单中位列区域前列。除线上发力外,在北京地铁、核心社区及张家口广播电台的大规模广告投放也已全面展开,积极融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国庆期间,景区还邀请了网红达人开展直播带货,并特邀残疾人演员团队扮演霍比特人,在山顶霍比特部落进行特色表演,丰富节日活动内容。
景区线上营销的成效亦有直观体现。10月4日下午四点,记者在“水如意”玻璃观景平台见到了正在进行直播的当地网红“小敏”。一位市民次日向记者提及:“昨天我就守在手机前,全程看了小敏的直播,想着过完节就去景区逛逛。”
目前,景区在巩固张家口、大同、内蒙古等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拓展北京、天津等中长途市场。随着二期项目的规划推进,这个占地100平方公里的旅游区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京津冀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辽代实景剧《燕云行》成文旅融合新名片,撬动区域消费新引擎
接连几天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宣化区不再只依赖单一的门票经济,转而瞄向以文化为核心的“体验经济”,相关业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9月28日至10月8日,为期11天的“中秋喜乐汇”围绕“情暖宣化·双节同庆·畅游喜乐”主题,深度挖掘古城文化、民俗非遗、生态旅游等特色资源,精心打造了“灯谜会”“摄影展”“氛围打卡”“文创商品区”“古装巡游”“文艺演出”“灯光秀”七大核心板块,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在文旅融合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一批根植于地方历史文化的原创演艺项目正逐步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双节期间,作为张家口市重点打造的五大沉浸式演出场景之一,宣化区推出的《燕云行》辽代实景历史剧,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一张新名片。
该剧总导演谢晓红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燕云行》以国家级文保单位“下八里辽代壁画墓”出土文献为依据,挖掘辽代契丹与汉民族融合的民俗民风,融入“葡萄起藤”等宣化独有仪式;该剧编剧程建国在创作前期系统研读了近百本辽代历史文献,并进行了大量的博物馆实地考察,确保剧目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升华。剧情集中展现了辽代“头鱼宴”“击髀石”“婚丧嫁娶风俗”等辽代特色场景;人物对白以古人语言习惯为主,加入张家口区域特色方言,力图实现历史场景的舞台化复原。
《燕云行》的创排始于2023年8月,并于同年11月完成首演。最为独特的是,该剧从编剧、导演、演员到编曲、演唱者,全部由宣化本地文艺志愿者和爱好者担纲,上至70多岁老人,下至6岁孩童,演职人员规模一度超过200人。
“近三个小时里,我忘记了自己是观众,而更像一个亲历者。”一位游客说。
谢晓红观察到,近期宣化文旅市场呈现积极变化,外地游客数量显著增加。她表示,为强化本地文化特色,运营团队于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间在钟鼓楼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开展辽代主题古装巡游活动。该活动依托原创实景剧《燕云行》的IP影响力,由剧组核心成员身着辽代服饰与市民游客开展街头互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文化传播效果。
谢晓红表示,巡游活动虽暂告段落,但剧场演出将持续推进,通过多元展演形式让更多人认知宣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燕云行》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文化产品,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对剧本、舞美、服装、道具等进行优化和创新,致力于不断提升剧目品质,使其成为宣传宣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为家乡的文旅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她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
随着秋季来临,我国多地昼夜温差持续增大,这让广大运动爱好者犯了难:以往习惯的晨练、夜跑,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以正常进行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
2025-10-13 0
再不吃这6道菜,你的体检报告明年就得多三项异常。 北京一位28岁程序员,连续600天靠外卖续命,上周查出脂肪肝+尿酸爆表,公司直接给他调岗。 医生一...
2025-10-13 0
近日,有报道称,中国在与美国的高层谈判中提出了一个硬条件——要求美国政府正式声明反对“台独”。这不是单纯的外交表态,而是中方为了确保台湾问题始终处于国...
2025-10-13 0
职场性侵后的维权之路,往往伴随着舆论的审视与误解。天津某公司前营销总监崔丽丽的经历便极具代表性 —— 她在遭遇公司老板性侵后,不仅推动案件迎来刑事判决...
2025-10-13 0
中方反击后,美国的回应来了,除了抗议外,特朗普还干了一件事。这两天,中国连续出招反击美国贸易战、关税战这件事情,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尤其是稀土这...
2025-10-13 0
10月刚过,美国《国会山报》《华尔街日报》就同时曝出条让东南亚外交圈瞬间绷紧神经的消息——打算出席马来西亚东盟峰会的特朗普,给东道主提了个反常前提:他...
2025-10-13 0
文/阳光可以说,目前越来越多的情侣,会选择在婚姻前就同居。恋爱时候甜甜蜜蜜,很多问题都是“滤镜”下的小插曲。今天就聊聊,同居后,女人最反感男人的四种表...
2025-10-13 0
“草原的牛马一只没看到,都市的‘牛马’倒是扎堆了。”国庆期间,一位在内蒙古大青山徒步的驴友如此调侃当下年轻人的“进山热”。这座隶属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因...
2025-10-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