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娃哈哈的人士了解到,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
2025-10-11 0
回想几年前买手机,那待遇可不一样,那会儿打开手机盒,充电头、数据线、耳机是标配,运气好还能收到手机支架、取卡针,甚至偶尔有品牌送个保护壳,拿在手里都觉得 “值回票价”。
可现在呢?从苹果先取消充电头和耳机,到后来安卓厂商跟着学,再到如今索尼连数据线都省了,手机配件就像 “缩水的泡面”,越来越少,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说手机配件减少的“始作俑者”,还得提2020年的苹果,当时iPhone 12系列发布,苹果突然宣布不送充电头和EarPods耳机,理由说得特别冠冕堂皇:为了环保。
官方说,全球已经有超过20亿个苹果电源适配器,还有数十亿个第三方充电器,再继续附赠新的,只会造成电子浪费和碳排放。
而单是去掉这两样配件,每年就能减少2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马路上少了50万辆汽车,这个数字确实吓人,差不多是现在美国密歇根州“汽车之城”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这话听着没毛病,毕竟环保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儿,尤其是苹果这种销量级别的品牌,一举一动确实能影响不少碳排放,可仔细想想,厂商的“环保”里,其实还藏着一本“成本账”。
就说去掉充电头和耳机,最直接的就是物料成本下降,虽然单个配件成本不算高,但架不住手机出货量大,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更关键的是,配件少了,手机包装盒也能做得更小,每个运输托盘能多装70%的iPhone,运输效率上去了,物流成本自然就降了不少。
如果说省成本是“小打小闹”,那厂商真正的“野心”,是靠减配开拓新市场。还是以苹果为例,早几年iPhone 7砍掉3.5mm耳机孔的时候,理由是“给手机内部堆叠腾空间”,当时不少人吐槽“不方便”,可没成想,这竟是苹果布局无线耳机的第一步。
后来到了iPhone 12系列,苹果干脆连有线的EarPods耳机都不送了,这时候,AirPods就顺理成章地“补位”了,原本属于用户“标配权利”的耳机,悄无声息变成了“额外消费需求”。而这个需求带来的市场有多夸张?
2024财年,苹果可穿戴设备,包括AirPods、Apple Watch等的营收高达398亿美元,这比Nike、可口可乐的全年营收都高。
还有机构预测,到2026年AirPods诞生十周年时,它的累计营收能突破1000亿美元,你看,省一根耳机线,既赚了“环保”的名声,又硬生生造出了一个千亿级的产业,这可比省成本来得快多了。
充电头的逻辑也差不多,苹果说“大家手里都有充电头”,可它没提的是,很多用户手里的还是用了好几年的5W“五伏一安”充电器,而iPhone 12已经支持20W快充,想体验快充?那就得额外买官方的20W充电头,或者选第三方品牌。
不得不说,厂商的商业嗅觉确实敏锐,能把减配变成创造新需求,这本身是种商业智慧。但问题在于,这种“创造需求”不能变成“套路用户”,如果厂商提前把选项说清楚,或者给用户更多选择,比如“带配件版”和“无配件版”分价,大家可能还能接受,
现在的情况是,厂商直接把标配砍掉,然后把配件当成“新商品”卖,难免会让用户觉得“被强制消费”,不过,比商业套路更让用户闹心的,是配件减少带来的“体验滑坡”。
实事求是地说,厂商减少配件,确实为环保做了贡献,也催生出了AirPods这样的创新产品,给有需求的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减配”也给很多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了麻烦,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破坏”。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没充电头用不了手机”,如果你是第一次买手机,或者换机跨度大,手里没有对应的充电头,那拿到新手机的第一时间,可能连电都充不了。
耳机的问题也一样,如果你的旧耳机是3.5mm接口的,现在新手机没了耳机孔,又不送USB-C接口的有线耳机,那在你买无线耳机或者新有线耳机之前,手机只能外放,还担心“打扰别人”,一点音频隐私都没有。
其实,环保和用户体验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厂商完全可以想点更周全的办法,比如推出“环保版”和“标准版”,这样既支持了环保,又照顾到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岂不是比“一刀切”取消配件更好?
说到底,手机厂商减少配件,本身并非坏事,毕竟环保是全球趋势,我们作为消费者也愿意为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少厂商把“环保”当成了“挡箭牌”,只看到了省成本和开拓新市场的好处,却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厂商节省下来的运输成本、物料成本,没有通过降价等方式让利给消费者;把原本的“标配”变成“额外消费”,却没给用户足够的选择空间;明明知道很多用户会遇到“没配件用不了手机”的问题,却没推出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这些做法,才是让消费者不满的核心。
其实,好的行业发展应该是“共赢”的:厂商通过合理的商业策略实现增长,同时承担起环保责任;消费者在支持环保的同时,也能获得省心、划算的使用体验。
相信随着行业越来越成熟,厂商们会慢慢意识到这一点,未来我们买新手机时,或许不用再提前“备课”买配件,也不用为没充电头犯愁,这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环保”和“进步”,毕竟买手机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而不是给自己添堵,你说对吧?
相关文章
北京天津美食PK!这几样吃透了,才算懂京津的烟火气要说北方美食圈的“相爱相杀”,北京和天津必须拥有姓名!俩城隔得近,吃的却各有各的倔强,今天就来盘盘那...
2025-10-11 0
前言九月底,黄金价格再创新高,距离 4000 美元关口越来越近。10月8日,国际黄金价格就首次突破了,每盎司4039.14美元。专家解读,这是货币体系...
2025-10-11 0
文/晓晓在男女相处的世界里,真正让女人“上头”的,并不是金钱、外貌或几句动听的情话,而是那些渗透进日常细节的用心和智慧。其实,吸引一个女人甚至激发她的...
2025-10-11 0
“肚子越来越大、爬三层楼就喘”——2023年12月,北京朝阳公园健身角,45岁的老李把哑铃捡起来的那一刻,旁边一圈同龄人集体破防:原来不靠泡枸杞也能把...
2025-10-11 0
文|石江月 《亚太日报》评论员、资深军事评论员10月15日至23日,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军,将在马来西亚及其附近海域举行“和平友谊—2025”(Peace...
2025-10-11 0
最近北京延庆挖出一座辽代铁厂,考古队一进去就愣了,炉子里的灰还热着,一测数据全变了,原来老祖宗打铁不是光靠力气,他们早把炉子、风箱、铁矿的门道摸透了。...
2025-10-11 0
“练了半年,胸没大,手腕先废了。 ”——这大概是90%健身新手偷偷在群里发的第一句话。 2024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把50位自然训练者关进实验室,...
2025-10-1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