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为了一张打卡照片,毁了农民一年的辛苦,这样的旅行不美好、不文明、不治愈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09:00 1 admin

坐上稻田小火车,穿越宫崎骏的童话世界。

为了一张打卡照片,毁了农民一年的辛苦,这样的旅行不美好、不文明、不治愈

在稻田中央的孤独树下拍一张落日剪影,定格一个秋日限定版的浪漫时刻。

这场景,这度假,想想都美。

这是大理喜洲古镇为十一假期游客准备的“稻田版”治愈之旅。准备工作做得如此充分,“喜”洲稻田却不全是喜悦。

热搜上,部分金色稻田被游人踩得一片狼藉。沉甸甸的稻谷带给人们的,是丰收的希望,如今却满是脚印、倒伏成片,这样的场景不仅不美、不喜,更让人心疼、愤怒!

热度带来“踩踏”,打卡带来伤害。

这样的烦恼我们听到遇到的可不止一次。从桂林的龙脊梯田,到江苏的油菜花田,还有安徽池州庄稼田里那棵“孤独的树”,只要成了“网红打卡点”,踩踏、乱拍、乱扔等情况几乎年年重演。被拍红的地方很可能被“拍没”,真是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这问题的背后,是管理的不足,更是观念的偏差。

“网红景点”红得太快,管理跟不上,知名度和承载力,总在较劲。最初,游客还能守在田埂上拍,后来有人下了田,更多人也跟着去了。一个人闯了,后面一群人跟着——这就是“破窗效应”。你劝他,他说“就拍一张”;你拉他,他说“别人都下去了”。立个牌子,有人不看;设个田埂,总有人跨过去。管理人员天天在劝,可人一多,真拦不住。有人觉得“不就是踩几脚嘛”,可对农民来说,那几脚踩坏的,是一年的心血。踩下去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稻田美景本身蕴含的劳动之美、丰收之美。为了一张网红打卡照片,毁了农民一年的辛苦,这样的旅行,不美好、不文明、不治愈。

其实,有的地方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后来,他们划定了拍照区,并为想进田拍照的游客设置了道路,实行预约制。结果,花田照样火,秩序也回来了。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一学这种以疏代管的方式?与其事后喊停,不如提前划界。不只是立警示牌,而是规划动线、设拍照区、推限流预约。让游客能拍照,农民不受损,风景也被守住。

毕竟,美景不该靠农民的伤心、牺牲换来。旅行的意义,也不止于“拍到美”,更在于尊重。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劳动。正如那句话所说:“除了回忆,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如果每个人都能记住这句话,下一次,我们看到的,或许不再是踩倒的稻浪,而是完整、丰收、金黄的田野。

作者:李丹迪

编辑:何沁屿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