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19:13 1 cc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第八站,云南曲靖

曲水映山红 靖土共千秋

故乡推荐官

王雨瑞

大二学员

云南曲靖人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推荐理由:“滇东明珠”曲靖,是珠江之源,古鱼化石见证生命演化奇迹;是爨碑故里,千年笔墨镌刻南中风骨。更有百年名校曲靖一中,红色基因与治学底蕴交融,每年都有十多名学子带着山水灵气,汇入科大的钢铁洪流。一城融自然风光、人文厚重与教育荣光,等你来读懂它的千年风华。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每一次据枪训练,掌心的茧与枪身碰撞,那种粗粝的触感总会把我的思绪拽回寥廓山——它与山上那些被爷爷手掌摩挲过无数次、带着弹痕的岩石是如此相像……

山水风骨里的坚韧●

云南的山是有性子的。曲靖东山巍峨耸立,“市花”杜鹃在山间铺陈开来,燃着革命岁月的初心;“市树”大树杜鹃是杜鹃家族里的“巨人”,高大躯干尽显生长在高海拔山区的坚韧与无畏。而寥廓山更懂人间烟火,山间石阶被晨练的人们踩得发亮,登顶处的靖宁宝塔就那么静静立着,看暮色漫过城郭时,满城灯火一盏盏亮起,把整座城的烟火气都收进眼底。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云南的水是有灵性的。马雄山的珠江源,细泉从岩缝里渗出,聚成溪、汇成河,一路带着山的清冽、草的湿润,奔向远方。这水里,藏着曲靖“绿色、包容、开放、共享”的根——守得住本真,容得下百川,也懂得把滋养分给大地。更奇的是“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从青藏高原而来,在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却各守其道。如今和战友并肩训练,总想起这三条江——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却像它们一样,朝着“保家卫国”的目标同频奋进。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翠峰山与潇湘河的相守,是曲靖最动人的画。翠峰山层峦叠翠,潇湘河碧波荡漾,绘就“两江鼻祖”的灵秀。爷爷说:“山有风骨,水有雅韵,这才是曲靖的样子。”现在懂了,军人的刚与柔,就该像这山水,既有挺身而出的果敢,也有润物无声的守护。

烟火传承里的温度●

云南的节日总带着热乎气。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乡白寨的火把节,彝族的大三弦在田埂间震荡,白族的霸王鞭随着鼓点翻飞。阿爸点燃松枝时说:“这火驱邪,更让大家凑在一起心贴心。”小时候追着火把跑,只觉得热闹,如今才懂这火光里藏着的智慧——各民族要像这火把一样聚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云南的手艺藏着耐心。来自曲靖的潦浒陶瓷利用古法柴烧烧造,采用手工拉坯、龙窑柴烧等古老工艺,形成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自然窑变效果。大理白族扎染用针线缝扎白布,植物染料反复浸染,花纹鲜艳永不褪色。白族阿姐说:“染布得经打磨,做人也一样。”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舌尖上的故乡总牵着乡愁。外婆做的过桥米线,土陶碗里的鸡汤浮着厚油,生肉片入汤“滋啦”作响。“这汤得熬八个时辰,”外婆说,“急不得。”宣威火腿腌足十二个月才成“云腿”,汽锅鸡用紫陶锅慢慢蒸出鲜味,宾川海稍鱼的热汤淋在蘸水上,麻辣鲜香瞬间炸开——这些味道深入我的记忆,成为乡愁的一部分。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历史长河里的担当●

曲靖,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美誉,从先秦时期五尺道开通起,便成为祖国内地通往云南边疆及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与交通枢纽,在岁月长河中,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我的母校——曲靖一中的校史馆里,挂着1938年的老照片:那会儿学校叫“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生们背着书包去街头募捐,支援滇缅抗战。老师带我们参观,指着照片里穿校服的少年,“他们和你们一般大,却知道‘国难当头,读书不是为了自己’。”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红军过曲靖的故事让人动容。1935年,红军长征过宣威时,会泽的百姓往战士兜里塞洋芋,二十多个青年扔下锄头就跟着队伍走了。爷爷带我去看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摸着纪念碑说:“这些娃子知道,守不住家,哪有书读?”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从曲靖的街巷方眼整个云南的山川,这片土地的历史始终燃着不屈的火。昆明翠湖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坚忍刻苦” 的校训育出朱德、叶剑英等将帅;滇缅公路上,滇西各族百姓用双手在悬崖间凿出生命线,二十万人筑路,饿了啃洋芋,累了卧石缝,倒下的人埋在路边,路却一寸寸向前伸;腾冲国殇墓园里,每块石碑都记得收复县城的壮烈,那些名字与曲靖一中的少年、会泽的青年,在历史里连成了线。

“大美故乡”第8站丨云南曲靖

现在的我,总喜欢在训练间隙向西南眺望,总觉得晨光里有珠江源的活水在跳。那从石缝跃出的第一滴泉,要流遍远方;而我,带着红土地给的筋骨,正走向更辽阔的疆场。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养着既恋家又敢闯的儿女。就像我此刻,正带着故土赋予的坚韧,在强军路上,为家乡、为祖国,踏响更铿锵的足音。

作者 |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大二学员 王雨瑞

图片 | 来自网络

素材 | 谢希凝 李炟锰 李铭睿

编辑 | 陈思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