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禁止游客捡拾枫叶”,看似扫兴实则深情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20:53 1 admin

近日,据媒体报道,辽宁本溪一景区“禁止游客捡拾枫叶”的规定引发争议。该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建议游客不要捡枫叶。这本是游客与漫山红枫一年一度的浪漫约会,却因一纸看似“扫兴”的禁令引发了广泛讨论。景区方面的解释朴实而恳切,实难分辨游客手中的枫叶是自然飘零的“遗赠”还是强行采摘的“战利品”。“一刀切”举措的背后,是防止个别行为对林木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无奈与坚决。(10月10日 大象新闻)

“禁止游客捡拾枫叶”,看似扫兴实则深情

这片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层林尽染”,并非取之不尽的风景。每一片静美地躺卧于泥土之上的落叶,都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化作春泥,滋养着母体,为来年的再次绚烂积蓄力量;它们庇护着微小的生命,维系着土壤的活力。当千万游客的手伸向它们时,带走的或许只是一份诗意的纪念,但累积的效应,却可能中断这片土地的生命循环。景区的规定,守护的正是这片山水得以永续绽放的深情。

当物质生活日益丰盈,人们对精神享受和自然体验的追求水涨船高。然而,如何与自然正确相处,这堂文明课却尚未完全结业。从古城墙上的“到此一游”到网红花海中的“踩踏拍照”,诸多现象表明,那份“欣赏而不占有,热爱而不掠夺”的生态素养,仍需春风化雨般的引导与培育。

保护,从来不是要筑起高墙将人拒之门外,而是要搭建一座可持续的桥梁,让人的欣赏与自然的生机和谐共存。这份深情的守护,不仅需要规则的刚性,更需要管理的智慧与温度。景区或可将清扫收集的落叶,制作成精美的书签或纪念品,在出口处赠与游客,让“带走”以另一种更文明的方式进行;可以设立“落叶艺术区”,让飘零的枫叶成为大地艺术的素材,供游客拍照互动;也可以开设“森林课堂”,让每一片叶子的生命旅程,都成为生动的生态教材,将保护的种子根植于人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古人早已参透的自然哲理,在今天更应焕发新的生机。对自然最深的浪漫,不是将它据为己有,定格在相册或书本里,而是尊重其内在的规律与价值,让它能够持续地、充满活力地绽放。当我们学会为了一片更完整的森林而放弃拾起一片落叶的权利时,文明的刻度便悄然上升了一格。

文明的培育,需要更为耐心的等待与更为智慧的浇灌。这条“扫兴”的禁令的背后,守护的不仅是今年秋天的这片醉人红色,更是未来无数个秋天里,我们依然能够为之惊叹、为之沉醉的那片海阔天空。这份超越一时一地的长远考量,或许正是这个秋天,这片枫林,给予我们最深刻、也最深情的一课。(绵一评)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