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2日 17:56 2 admin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美国海军那艘花了130多亿的约翰・肯尼迪号核动力航母,原定2025年交船,现在直接拖到2027年上半年了,一延就是两年。

这事说起来真不是简单的“工程延期”,背后全是技术踩坑和现实难题,连美军自己估计都没料到会这么棘手。

电磁技术看着香,实际调试愁死人

肯尼迪号作为福特级的第二艘舰,当初设计时就奔着“全球最先进”去的,装了俩核心新技术,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武器升降机。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这俩系统理论上是真不错,先进拦阻装置不用传统液压,改用涡轮电磁马达,能兼容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战斗机的所有舰载机,还能减少飞机回收时的冲击;

先进武器升降机用线性电磁电机,本来想把弹药从仓库运到甲板的时间压缩到90秒,效率能提一大截。

但真到调试阶段,问题全冒出来了。

先进拦阻装置对精度要求高得吓人,电磁系统得毫秒级响应、微米级控制,稍微有点偏差就没法用,2024年好几次模拟回收测试都失败了,工程师们只能回头改控制程序、重新校准硬件。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先进武器升降机也没好到哪去,负载超过20吨的时候,控制算法和电机输出就对不上,现在只能换传感器、重构控制逻辑,到2025年10月才完成60%的调试。

本来想靠这些新技术让肯尼迪号成“海上王牌”,但后来发现,福特级太急了,一下子塞了6项没充分验证的新技术,比尼米兹级“每次只更1-2项成熟技术”的路子激进多了。

之前福特号就因为类似问题,先进武器升降机拖到2020年才搞定,先进拦阻装置2022年才能用,肯尼迪号没太吸取教训,这不又掉进同一个坑了?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技术难题还没捋顺,外面的麻烦又找上门了,没人没零件,这船想快点造好都难。

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自己都承认,缺专业人才,尤其是懂核能的专家、搞电磁系统的工程师,还有那些会精密焊接的技师。

这些人不是随便招个工人就能替的,培养周期得5到8年,现在缺口摆在那,没辙。

公司也想了办法,跟军校、理工大学合作开专项培养计划,可第一批毕业生2026年才入职,远水解不了近渴。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零件方面更头疼,航母上的零部件不是菜市场买菜,光种类就有6万多个,很多关键件就一家供应商做。

2024到2025年赶上全球芯片短缺、跨大西洋物流延迟,不少零件交付都晚了,最长的拖了4个多月。

之前有次计划在詹姆斯河做180度转向测试,就因为拖船的专用液压控制系统没按时到,硬生生耽误了5个月。

你说这多闹心,明明技术上能搞定的事,却卡在一个小零件上。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没人没零件还缺基地

最关键的是,这延期直接戳到美军的痛处了。

他们一直保持11艘航母的规模,就是为了能同时在太平洋、大西洋各部署几艘,还留一艘机动待命。

结果尼米兹号2026年就要退役,肯尼迪号又跟不上,中间就得少一艘航母。

2025年第二季度,太平洋地区都出现过30天的部署空白期,只能让日本横须贺基地的里根号延长部署时间,这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确实有点被动。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钱也超了不少,原本130亿的预算,光延期导致的人工、设备租赁这些直接成本,就多花了8个亿。

每多拖一个月,后面企业号、多里斯・米勒号的建造资源都会受影响,总成本还得往上加。

国会也坐不住了,2025年9月专门开听证会质疑福特级的成本控制,要求海军2026年3月前提交详细的成本削减和风险评估报告,压力全给到海军这边了。

就算以后肯尼迪号顺利交付,还有个问题,部署的基地用不了。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它计划部署到华盛顿州的基萨普-布雷默顿海军基地,但这基地得升级电力系统、扩建维修厂房,才能扛住航母电磁设备的高能耗,装下更大的先进拦阻装置部件。

这升级工程要到2029财年才能完成,等于船交了还不能马上用,得再等两年,这效率也是没谁了。

不过美军也不是没反思,后面的企业号、多里斯・米勒号已经调整了技术路线,打算少上点新技术,从6项减到3项,还把陆上模拟测试时间从12个月加到24个月,先确保核心系统靠谱再说。

肯尼迪号这事,给美军提了个醒:追求技术先进是好事,但不能太冒进,得平衡创新和靠谱。

福特级肯尼迪号难产:电磁拦阻失灵叠加人才缺口,航母部署告急

同时,供应链自主可控、专业人才储备这些“基础活”也得跟上,不然再先进的设计也落不了地。

至于肯尼迪号,2027年能不能顺利交付,交付后能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还得再看看。

但不管怎么说,这130亿的“超级舰”,算是给全球军事装备发展敲了个警钟,高技术武器不是光堆技术就行,还得把“落地能力”算进去。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