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5日 07:51 3 admin

2021 年 8 月,塔利班攻占喀布尔的画面传遍全球。

镜头里,全副武装的士兵与仓皇奔跑的人群交织,可很少有人追问:那些成功逃出的人,后来过着怎样的生活?

扎赫拉的故事,或许能给出答案。

她是伊朗出生的阿富汗哈扎拉人后裔,在伊朗因国籍受歧视,回到阿富汗又因民族身份难容身,好不容易成为少数女性大学教师,却再遭塔利班夺权。

如今三年过去,这个曾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的女人,在纽约落了脚,她的 “自由” 究竟是什么模样?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扎赫拉与阿富汗的联结,始于巴米扬。

2017 年冬天,她第一次踏上这片 “故乡” 土地,和阿富汗艺术家夫妇去大佛遗址、班达米尔圣湖。

那时大佛已在 2001 年被塔利班炸毁,但残存的石窟仍让她安心,她披着红黑格子斗篷,在残窟前摆佛教修行者手势,说 “这里是唯一像家的地方”。

可这份安心很快被现实打破。

2018 年,扎赫拉在喀布尔大学找到英语培训工作,成了学校里少有的女性教师。

她的课从清晨 6 点开始,结束时能看到太阳升起,清洁工穿橙色制服扫街,和晨光融在一起,她曾觉得这个瞬间 “神奇又平静”。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那段时间,她试着融入:看演出、给报纸撰稿,甚至和一位 “超级富豪” 交往,可哈扎拉人的身份始终是坎。

2021 年 4 月,拜登政府宣布撤军的消息,让扎赫拉的不安加剧。

7 月,阿富汗一半地区落入塔利班手中,她的大学停课,管理层跑路,欠她的薪水也没结清。

8 月 15 日,喀布尔被攻占,银行关门、现金短缺,她家里只剩几张馕。

为活下去,她穿黑色罩袍出门,街上有男人朝她喊 “你们的时代结束了”,塔利班士兵也盯着她,觉得她 “裹得太严实,不正常”。

最危险的一次,是去喀布尔机场的路上。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8 月 22 日下午,她和室友挤在机场外上千人的队伍里,一个小个子塔利班士兵从背后抱住她,想把她带走。

她急中生智,用不熟练的普什图语朝旁边老人喊 “那是我父亲”,假装有家人陪同,才侥幸挣脱。

那天晚上,她们在机场外守了一整晚,直到次日清晨大门打开,跟着人群挪进去,美军士兵给她记了名字和号码,她只能在焦虑里等结果。

幸运的是,扎赫拉最终登上了飞往卡塔尔的军机,之后转去德国美军基地,再到美国费城。

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机长看出她又累又怕,给了她一只泰迪熊,那几个小时里,她抱着玩偶,觉得 “悲伤少了点”。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2025 年 8 月初,据阿富汗流亡者互助组织 “阿富汗希望网络” 披露,扎赫拉在纽约布鲁克林找了社区翻译工作,帮新到的阿富汗难民沟通。

就在上个月,她还帮一位 19 岁的阿富汗女孩办入学手续。

那个女孩也是哈扎拉人,逃离时只带了本鲁米的诗集,和当年的扎赫拉很像。

女孩说 “怕自己永远没学上”,扎赫拉帮她填资料时,想起自己在喀布尔教书的日子,轻声说 “现在安全了”。

扎赫拉的故事里,没有英雄情节,只有普通人在战乱中的挣扎。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如今她在纽约有了稳定住处和工作,偶尔会想巴米扬的残窟,会担心留在阿富汗的朋友,但至少不用再怕出门遇危险。

像她这样的流亡者还有很多,或许没完全走出阴影,但每一份安稳工作、每一次帮他人,都是在重建生活。

只要还能向前走,就有新的可能。

扎赫拉在巴米扬佛窟寻安宁,塔利班破城后,她逃至美国泪洒纽约

那个写信到中国的阿富汗女人,仍在书写阿富汗的一切

2025-09-29 16:00·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