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郭洁宇 郝源设计:马发展...
2025-10-16 0
看来,人类离被AI取代的时候不远了。
不得不说,现在这AI真是成精了,以前觉得它就是个算数的,现在倒好,它能写论文、能画图,甚至能帮你把工作都干了。
搞得不少人心里直发毛:这要是再发展下去,咱们的饭碗指不定哪一天就不保了。
不过,AI虽然猛,但咱人类手里还有几张它学不来的“王牌”,所以先别急。
先说点实在的,这几年人工智能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它不再是你印象里那个只会下棋的“深蓝”了,现在AI能干的事多了去了。
下棋画画是基础操作:现在的AI下围棋,早就不是靠学习人类棋谱了,因为它已经找不到能当它老师的人类了。它的棋路天马行空,人类棋手看了都直呼“看不懂”。在画画、做视频这方面,像OpenAI推出的工具,你打几个字,它就能在几秒钟内生成一幅有模有样的画,或者一段情节丰富的短视频。虽然仔细看,手指头数量可能不对,生成的汉字也歪歪扭扭,但这个效率和成本,已经让很多普通画师感到压力山大。
编程写代码也不在话下:更让人惊讶的是,AI连自己“老本行”——编程,都玩得越来越溜了。它写出来的代码,格式规范、逻辑清晰,比很多新手程序员写得还好。要知道,训练这些AI的,可是全球顶尖的程序员们。这就好比一群学霸,不仅自己天天学习,还合力教出一个“超级学神”,这个学神还能自己不断进化,普通人想超越它,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单从这些“硬指标”来看,AI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确实已经超过了单个的人。
那是不是说AI就要全面超越人类了?先别急,AI这个“学霸”也有自己的烦恼,它学习的方式有点“死脑筋”。
AI的学习,可以理解为“大力出奇迹”。它需要喂给它海量的数据,用巨大的算力(非常耗电),在一个结构超级复杂的“大脑”(模型)里,进行数不清的数学计算。这个过程太复杂了,以至于连设计它的科学家,有时候都搞不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得出结论的。这就好比一个学生,他把世界上所有的习题集都背下来了,但你可能问他为什么选A,他自己也说不清所以然。
这就引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叫“莫拉维克悖论”:对人类来说轻而易举的事,对AI可能难如登天;而人类觉得复杂的事,AI反而觉得简单。
比如,教会AI识别一只猫,需要给它看几十万张猫的图片。但一个三岁小孩,可能只需要看一两次真的猫,就再也忘不了了。再比如,AI能写出规范的代码,但它很难理解人类的幽默、讽刺,或者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它无法体会“留白”的美感,也很难创造出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
咱们人类的学习,更擅长“抄近道”。大脑容量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记,所以咱们习惯性地总结规律,把复杂的事情简化。比如老司机开车,很多操作是下意识的“肌肉记忆”,这就是一种“快思维”。AI目前还不太擅长这种“投机取巧”,它倾向于解决一个庞大的通用问题,而不是针对具体场景找捷径。
这么一看,咱们人类保留下来的“看家本领”,恰恰是AI最头疼、最难以模仿的。这些可能就是咱们未来的立足之本。
与生俱来的“灵光一现”:急中生智的急智、打破常规的想象力、独特的个人视角和行事风格。这些能力往往基于少量经验甚至灵感迸发,无法通过海量数据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作家写的故事你猜不到结尾,有的歌手的旋律总是出人意料。这份“灵气”,AI目前还学不来。
理解“只可意会”的东西:人类有很多隐性的知识和思维,比如默契、情感共鸣、对文化的深层理解,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连我们自己都还没完全搞明白,又怎么能编成教材去教给AI呢?这就像自然界用DNA编码生命程序,其中的奥妙我们至今未能参透。
咱们才是“造物主”:AI再厉害,它的源代码和基本规则还是人类设计的。一个自己都无法完全了解自己的“造物主”,又怎么能创造出一个能完全理解并超越自己一切的作品呢?这就像一个人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那么,未来会是什么样?更可能的前景不是AI取代人类,而是人机协作,形成新的社会分工。
会出现新职业:比如“AI成果解读师”。将来AI要是在某个领域发现了人类看不懂的新知识(比如证明了一个超级复杂的数学定理),就需要专家把AI的“语言”翻译成人话,解释给大众听。
产品会“贴标签”:就像现在买菜会区分“有机”和“普通”,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也会标明“纯人工制作”、“AI制作”或“人机协作制作”。追求个性和情怀的,可以选“人工款”;讲究性价比和效率的,可以选“AI款”,各取所需。
学习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的知识性学习,未来肯定会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这方面人脑肯定拼不过电脑。教育的重点,应该转向培养AI不擅长的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人类是硅基生命的过渡体吗?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为时过早。AI的发展是面镜子,既照出了机器的强大,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人类自身的独特和珍贵。未来的世界,大概率不是冰冷的机器取代鲜活的人类,而是聪明的碳基生命(我们)与自己创造的硅基智慧(AI)携手前行。咱们要做的,不是恐慌和排斥,而是主动去学习、去适应,弄清楚哪些是咱们的核心优势并不断加强它。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
相关文章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以“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和“瓜果之乡”著称,全地区辖7县1...
2025-10-16 0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 魏蔚)近年来,河南文旅频频“出圈”——洛阳街头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七步一“侠客”,在开封各大景区“满城NPC”上演...
2025-10-16 0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旅游+”为核心,积极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有效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尽管受持续阴雨天气影...
2025-10-16 0
中新网宁夏新闻10月10日电 (记者 李佩珊)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宁夏银川市聚焦打好打赢百日攻坚战,持续深化“消费提振年”专项行动,以商文旅农体酒多元...
2025-10-16 0
国庆中秋假期,陕西文旅市场迎来消费热潮。数据显示,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5262.8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37%;国内游客总花费达403.9亿元,...
2025-10-16 0
近日,两则关于石家庄的报道相映成趣:一则是石家庄跻身全国“双节”游客接待量前二十城市,文旅市场数据亮眼;另一则是一位普通司机王金朝因热心帮助游客收到感...
2025-10-16 0
原标题:江苏无锡:古今交融打造文化之旅傍晚时分,从江苏无锡梁溪区的清名桥望去,千年运河两岸粉墙黛瓦,与现代光影相互交织。运河上,“今夜‘梁’宵”江南古...
2025-10-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