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昆明植物园发布扶荔宫参观讲解预约及核验处变更通知:由于扶荔宫参观讲解原核验点狭小拥挤,缺乏遮风避雨场所,为了给游客更好地参观体验,植物园...
2025-10-16 1
据光明网报道,近日,一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辽宁本溪某景区,有广播正提醒游客:禁止采摘枫叶、手持枫叶,捡的也不行。评论区不少网友发出疑问:禁止采摘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捡枫叶呢?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因为有人摘了会说是捡的”。10月9日,该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一直以来都有这个规定,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建议游客最好不要捡枫叶。
实际上,类似的场景这几年没少上演。这次的事件中,景区理由很充分。关于落叶的重要意义,科普中国也曾发文称,林地上的枯枝、落叶、树皮、花、果和桔草等的堆积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腐烂分解成腐殖质,供给林地土壤养分,并有保蓄水分的作用。
道理没错,但问题出在“一刀切”的逻辑上。游客捡叶子的动机很简单,可能是给孩子留个自然课教具,也可能是想夹进书里当纪念。这种质朴的互动,被冷冰冰的禁令划为“破坏行为”,显然会让游客感到扫兴。管理者心里想的是“不管严点,肯定有人薅树枝”,结果却是让多数守规矩的人为少数可能违规的人买单。
在这方面,其实有更圆融的解法,例如,日本京都岚山枫叶季时,运营方会划出“官方采集区”,让游客在指定区域限量捡拾;加拿大一些公园把落叶加工成书签,游客可自愿捐赠换取。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游客想捡落叶怎么办?景区不妨多想一步。例如,分区管理,可能比全面禁止更聪明。在核心保护区装监控严管,在体验区设个“落叶艺术角”,让孩子用落叶贴画,作品拍照后将落叶归位。再如,落叶价值可视化,能唤醒共情。邀请游客扫码看AR动画,一片枫叶60天后化成养分,能滋养半平方米苔藓,数据比说教打动人。还有,让违规者变成共建者。有人成袋捡叶?不如请他参与堆肥劳动,亲手把落叶变肥料,这比罚款印象深得多。
更深层看,相关争论背后是生态观念的差异。说到底,生态保护不是修围墙把自然封起来,而是让人学会如何恰当参与自然。因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来不是“你进我退”,而是恒久的“相融共生”。就像小时候长辈教我们“采蘑菇留菌丝,摘果子不折枝”,这种代代相传的民间智慧,比硬邦邦的禁令更有生命力。
用一片落叶传递生态知识,用一次体验代替一句禁止,“管理员”转型成“自然导师”,“旁观者”进阶为“生态合伙人”,这才是成熟的管理艺术和自然教育。到那时,一片枫叶的归宿,才能真正写满人与自然的相互成全。这,或许是比红叶更美的风景。(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10月15日,昆明植物园发布扶荔宫参观讲解预约及核验处变更通知:由于扶荔宫参观讲解原核验点狭小拥挤,缺乏遮风避雨场所,为了给游客更好地参观体验,植物园...
2025-10-16 1
桂林博物馆,“刻骨铭心——甲骨文化展”及一系列配套活动带火“文博热”;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跟着《阵地》游桂林”带来的游客人数持续增长,受到央视关...
2025-10-16 0
秋天的落叶当风卷起枝头的叶片当林间铺满深浅不一的黄与红太阳岛的秋天,便悄悄漫了过来这里的秋从不是仓促的过客,而是温柔的馈赠者走在林间、踱在湖畔无需刻意...
2025-10-16 0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秋日美好刚开始河北邯郸京娘湖奉上“秋日特惠”福利邀游客赴金秋之约优惠活动01免门票政策时间:10月11日—11月15日。...
2025-10-16 0
在东坡区复兴镇,一处占地30亩的苏式园林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园林绿化收尾,预计10月底正式开业。近日,记者走进东坡院子,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池三山的...
2025-10-16 0
摄影艺术漫步316期:一样的山水,不一样的情怀!桂林人游甘肃,美就在身边,你我都是画中人……谁持彩笔绘斑斓,赤焰横陈紫雾环。欲借长风吹作雨,青霄亦染五...
2025-10-16 0
近日,因葡萄闻名的平度大泽山又因为板栗火了一把,短视频平台上到大泽山景区捡板栗的内容火出圈,一人捡二三十斤板栗扛下山的场面属于基本操作。记者采访了解到...
2025-10-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