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胡俊峰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按照可比口径,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南文旅行业...
2025-10-18 1
9月2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梦·吴桥》演出在吴桥东方杂技城举行。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吴桥杂技火出圈。每个来看杂技的游客,都能说出各自的惊喜:本地游客,在家门口看到了国际水平的杂技节目;外地游客,第一次知道,除吴桥杂技大世界之外,还有东方杂技城、吴桥杂技博物馆等场馆,这里也能让人领略杂技艺术的魅力……
杂技的热潮,还涌向了90公里外的沧州市区。在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游客一边欣赏老街风情,一边观看杂技节目,就连宾馆的大堂,也有杂技艺人在表演。据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沧州市共接待游客4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9.6%;旅游总花费30.7亿元,同比增长17.2%。
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沧州市正以杂技节“回家”为契机,构建“内容—场景—服务”的全链条价值体系,提升杂技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探索一条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据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9月28日至10月8日,沧州吴桥县的旅游市场热度飙升,酒店预订量与旅游消费金额迎来爆发式增长。
游客为啥这么钟爱吴桥?在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俊红看来,以深度体验留人,精准接住“流量”,是吴桥“流量密码”的关键所在。
10月1日晚,夜幕下的东方杂技城绚丽多姿,动感的舞台上,小狮在大狮头上连续空翻、后空翻夹杆……由河北省杂技团和沧州杂技团联合打造的《祥狮跃九州》精彩上演。
“这个节目绝非传统舞狮技巧的简单复现,而是通过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意,如小狮在狮头上连续前后空翻、前空翻接双飞燕再接前空翻的连续动作等原创技巧,将杂技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说。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节目现场,来自俄罗斯的《“不穿袜子组合”——滑稽》节目演员走到观众身边,和观众零距离互动,集诙谐幽默与杂技技巧于一身,让孩子和大人捧腹大笑。
“既能看到创新节目,又能在与演员互动中收获快乐,这场演出真棒!”观众李娜说。
今年,吴桥县抓住杂技节“回家”这一机遇,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加强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到吴桥参观体验。
“在本届杂技节上,我们力推沉浸式演艺,让游客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吴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健表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要依托传统景区资源,还需要通过创新体验延长消费链条,提升游客的参与感、认同感。
如何打造沉浸式演艺?国庆期间举办的九月庙会、杂技巡游等活动,将杂技节的欢乐从剧场延至整个城市,实现“全城皆是杂技场”。
“不赶九月会,不算真行家!”在九月庙会活动中,步步有看点,处处有惊喜,庙会以“传统绝活+沉浸式体验”的全新姿态,让千年杂技艺术焕发出别样光彩。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泥塑馆,家长带着孩子捏玩偶,限量100只的布老虎预约刚开启就告急;书心堂中,游客执盏品茶,看柔术演员叼花穿梭……
如今的吴桥,正以沉浸式旅游新体验,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
接住“流量”,考验的是城市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而深耕“留量”,考验的则是城市的远见、创意和产业运营能力。
10月2日,在吴桥县桑园镇小第九村刁家班杂技小院,杂技老师杨帅一声令下,学生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顶碗、翻跟头、倒立,随着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上演,四周传来此起彼伏的喝彩声。
除了观看杂技节的精彩节目,不少外地游客还选择居住在毗邻杂技小院的杂技主题民宿,出门就能近距离感受杂技艺术,有的游客还忍不住学上两手。
“我们民宿有14间客房,到9月20号左右就差不多订满了。”吴桥园趣小院民宿负责人李延霞说。
像这种“杂技小院+特色民宿”的新搭配,不仅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出游体验,也成了吴桥深耕“留量”的全新探索。如今,仅吴桥县桑园镇,就沿京杭大运河打造了30余家特色民宿。
打造良好的杂技生态,还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做支撑。
在吴桥杂技幻乐城举办的大运河非遗联展上,传统魔术道具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文明,向前来观展的游客展示蹬技桌、七彩手技棒、独轮车等道具。
“道具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节目的表演质量。”周文明介绍,他们生产的道具已出口至俄罗斯、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本届杂技节的坦桑尼亚团队,也曾专门来吴桥采购道具。
当前,吴桥县已经形成了以杂技文化为内涵,以杂技旅游、杂技教育、杂技演出、杂技道具制作四大产业为主体架构,辐射杂技纪念品开发、餐饮、娱乐、住宿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杂技产业发展格局。借助杂技节“回家”契机,吴桥县正积极构建“杂技+”产业生态圈,形成从道具制作到演艺输出的完整产业链条。
杂技节“回家”的深层意义,远超一场节庆活动,它是以杂技文化为引擎,推进沧州文旅融合创新的重要契机。
走进被称作“杂技文化方舟”的吴桥杂技博物馆,102件百戏俑不再是沉默的展品,借助3D技术,沉睡的陶俑“活”了起来;年轻人对着屏幕用AI换脸“参演”《三仙归洞》,生成的创意视频成了朋友圈的热门素材。
科技赋能,让杂技历史从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变为数字技术的动态对话,成为沧州推进文旅融合创新的有益尝试。
在吴桥大运河畔,着眼充分利用杂技场馆,吴桥县正在谋划将东方杂技城、吴桥杂技博物馆等串珠成链,打造一条深度体验杂技文化的旅游产品路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当人们把目光从吴桥转向整个沧州,如何让一个周期性举办活动的“节会城市”升级为一个杂技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了摆在这座千年古城面前的新课题。
破题,从沧州千年大运河畔开始。沧州市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文旅活动,持续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与城市特色资源,让古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10月3日,沧州大运河畔,沧州市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场上,“遇见艺术——青春‘杂’荟”表演举行,《舞龙》《独轮车技》等节目次第上演,成为本届杂技节的精彩一笔。
不久前,在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举办的“穿城阅河·啸瞰沧州”水陆空巡游活动中,来自陆地、水面与天空的巡游方阵,在大运河百狮园码头交汇,让市民与游客沉浸式感受沧州的时尚魅力与文化底蕴。
这一活动作为沧州“快乐金秋游狮城”消费季的开篇之作,与陆续举办的国际街舞大赛、大运河非遗联展等200余场活动一起,形成文旅融合的矩阵效应,让秋日的狮城全域焕彩。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军
■校对/张亚微、赵润泽
■监制/姚运锋
相关文章
大象新闻记者 胡俊峰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按照可比口径,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南文旅行业...
2025-10-18 1
10月17日,由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主办、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活动落下帷幕。这场穿梭于盐湖、戈壁与绿洲的旅程,不只是一次...
2025-10-18 0
新华社成都10月18日电(记者肖玥)“天府书展不再只是买书的地方,而是成为四川文旅内容的策展平台、体验入口。”在2025天府书展现场,主题公园负责人佘...
2025-10-18 0
极目新闻通讯员 伍萍 袁智 王淑慧“茫茫九派流中国”,作为一场跨越亿万年的地质传奇,长江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 “母亲河”,更是记录中华文明迭代的“活史书...
2025-10-18 0
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布授权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从美方后续披露的信息和此前动作来看,这...
2025-10-18 0
10 月 13 日,一段拍摄于泰国旅游大巴内的视频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迅速发酵,24 小时内转发量突破 50 万次,评论数超 12 万条。视频画面中,热...
2025-10-18 0
若你传承千年的儒雅浪漫的审美还未觉醒,那么建议你去一趟洛阳。龙门石窟登顶全国景区热度榜,洛阳文旅消费力冲进全国八强,将上海、广州甩在身后……2025年...
2025-10-18 1
“练了半年太极,腰还是酸、膝还是疼? ”——4月28日,北京体育大学发布“智能太极服”实测视频,一件看似普通的黑色练功服,128个传感器把“松沉没松...
2025-10-1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