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胡俊峰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按照可比口径,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南文旅行业...
2025-10-18 0
见过人类偷渡的,但你见过动物偷渡的吗?每年冬天,浩浩荡荡的黄羊大军,都会自蒙古而来,它们会试探着跨过边境线,而后成群结队的向我国内蒙古进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越境而入”的黄羊,颇有一番“偷渡者”的味道。
那么问题来了,黄羊在蒙古国待地好好的,为啥非得跑到咱内蒙来呢?面对黄羊大军的“入侵”,边境巡逻人员的态度又是什么?
在此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黄羊?
顾名思义,黄羊就是浑身黄色的一类羊。它们常常分布于蒙古高原、俄罗斯境内,以及中蒙边境一带。
虽然黄羊叫做羊,但它并不是咱们通常理解的羊,而是属于牛科、羚羊亚科动物。这种动物与藏原羚是近亲,因此黄羊也被称之为蒙古羚。
那这些浩浩荡荡的黄羊,它们在蒙古国,究竟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得分季节进行讨论。如果是夏天的话,蒙古国的黄羊,绝对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那时候的蒙古国,水草丰美,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绿意盎然。
尤其是东蒙古高原,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地生态系统之一。里面的针茅等天然植被,富含大量的植物蛋白,可以给黄羊补充生长和繁育所需的能量。
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黄羊,堪称“快乐老家尊享版”。
然而,一旦到了冬天,快乐老家就得变成荒野求生了。
当西伯利亚寒风一吹,蒙古国的气温,立马跌至零下30到40度。有些区域,甚至会跌破零下50度的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黄羊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因为极端的低温,会让黄羊的体表热量快速流失。即便有厚厚的绒毛保暖,但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依旧会导致冻伤和失温。
可以说,在黄羊们看来,冬天的蒙古国,绝对是地狱一般的存在。
除了气候本身寒冷以外,黄羊们的食物也受到了影响。每逢下雪之际,当地的积雪厚度,常常会达到20-30厘米。雪又冷又厚,就跟草原上盖了好几层冰棉被一样。
每当这个时候,黄羊得先把雪给刨开,才能吃到下面的干草。不然的话,就得饿肚子了。往往一趟刨掘下来,黄羊累的半死不说,还吃不饱。久而久之,断粮就变成常态化了。
面对断粮问题,黄羊该怎么办呢?饥饿的黄羊抬头一看,发现南边的内蒙古邻居,居然过着如此滋润的生活。
众所周知,内蒙古的有些地方,几乎全是风口。在风口之下,雪被吹的很薄,有些地方的雪,甚至都被吹没了。
由于没有雪的覆盖,因此这些草直接就裸露在了外面。对于黄羊来说,这就是妥妥的自助餐厅呀。
来到内蒙古的黄羊,压根不用费尽心思的刨掘雪堆,只需低头动动嘴就能吃到饭。可以说,相比于蒙古国而言,内蒙古简直就是黄羊的天堂。
况且,内蒙古这边的“暖气”也相对较足。从纬度上来看,内蒙古要比蒙古国低一点,而这也意味着,内蒙古会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再加上内蒙古有大兴安岭阻挡,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较小。当这些因素全部叠加起来以后,内蒙古自然就比蒙古国要暖和多了。
据统计,内蒙古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也就5-10度。跟动辄零下几十度的蒙古国相比,完全就是南方中的南方。既然内蒙古的环境如此养人,那黄羊迁徙过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迁徙就迁徙,为什么偏偏是上万只一起来呢?就不能一只一只过来?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跟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首先就是为了安全考虑。众所周知,草原上的狼比较多,单独一只羊在路上走的话,很容易就会沦为狼的外卖。但如果是上万只一起南下的话,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这种场面,有点类似于大型马拉松,乌泱泱的一片羊群,直接晃瞎狼的眼睛。许多狼群跑过来,压根不知道该抓哪只?在这种情况下,单个黄羊的安全系数也就提高了。
况且,大规模的群体行动,也意味着羊群拥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如此一来,它们就能更快的发现食物和天敌,相当于开启了相控阵雷达。
有了这些雷达的扫描,羊群也就能躲避更多的潜在威胁了。
此外,大规模的迁徙行动,还能踏开厚厚的积雪。这样一来,就能为后面老弱病残的个体,开辟一条较为轻松的道路。
可以说,这种万羊大军模式,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举多得。待羊群一发动,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迁徙,也就随之而来了。
其次,许多黄羊都具有跟从者思维,因为它们很容易跟着“带路党”走,最终形成羊群效应。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黄羊队伍中,总有几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比如年长的母羊。它们在年轻时,往往会跟随母亲的步伐,趟过一系列草场、水源地和危险区域。
当无数只黄羊以生命为代价,趟出这条“高速公路”的时候。整个迁徙路线,就变成一种文化的传承了。
现如今,成长起来的领头母羊,早已将祖祖辈辈踩出来的路径,背的滚瓜烂熟。每逢冬天,它们就会带着新生黄羊,继续走这条经典兽道。年年都这么走,直至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在走的过程中,领头羊还会率先感知环境变化,比如风向、气味等,并依据这些变化进行移动。
而羊群看到它们有动作,也会下意识跟着跑。当这些羊群越跟越多的时候,慢慢也就形成一条长长的迁徙大军了。
这也是为啥新增的边境围栏,会对黄羊们造成困扰。毕竟突然出现的障碍,并不存在于它们的惯性思维中。所以一旦碰到围栏阻碍的话,它们就只能呆在原地团团转了。
值得一提的是,呆在蒙古国的黄羊,并非会等到食物耗尽才离开。在这些黄羊中,不乏有一系列“未雨绸缪者”。
每次气候一变化的时候,这些“未雨绸缪者”就会主动出击,去寻找食物数量和质量更高的地区,就跟小偷踩点似的。
某些经验丰富的领头羊,甚至还能精准找出那些“隐藏化草场”。
这类草场往往积雪较薄,只需微风一吹,牧草立马就暴露出来了。而后便会形成一块块的斑点状草垛,给黄羊一种大快朵颐之感。
一旦发现这种风水宝地,黄羊哨兵就会立刻通风报信,开启大规模迁徙行动,主打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
最关键的是,这场迁徙行动,并不是简单的迁徙,而是一场精密的能量-消耗计算。在许多领头羊的脑海中,往往会有一套能量预算管理模块。
按照模块的运算逻辑,黄羊迁徙消耗的能量,必须由新草场获得的能量来弥补,并有所盈余,这样才能出发。否则就得一直呆在原地,直到发现牧草更丰美的草场。
不得不说,在行军规划方面,黄羊也算是城府极深了。不仅考虑到了踩点,还考虑到了后勤。有这样的领头羊做领袖,黄羊何愁不饱?
显然,在这些年的迁徙行动中,通往内蒙古草场的路线,是黄羊们的最佳路线。无论是迁徙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还是内蒙古草场的草料获取,都是黄羊迁徙的最优解。
既然如此,那绵长的中蒙边境,便成了黄羊群体的“天堂之门”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面对成千上万的黄羊偷渡客,我国边境管理人员,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其实吧,对于这些“偷渡者”,我国不仅没有驱赶,反而还对其默默守护,生怕羊群受到一分一毫的惊扰。
在此期间,我国的林草、公安等部门,还会启动联防机制,让黄羊的迁徙行动更为便利、高效。
工作人员会定期清理积雪,并设置临时投喂点。当黄羊大军一到,立马就能纵享内蒙古草场的美味了。
当然了,有一部分体力不支的黄羊,可能会落在队伍后面。由于伤痕累累,因此它们只能踉跄着啃食被雪覆盖的枯草,或者蜷缩在雪地里瑟瑟发抖。
面对这些老弱病残的群体,我国的边境巡逻人员,则会释放更多的爱意。
他们会区别穿梭到羊群附近,然后轻声靠近受伤或虚弱的黄羊,用保温毯裹住它们,再小心翼翼将其转移到临时救助点。在这种情况下,受伤的黄羊便能获得一丝喘息之机了。
总之,我国对于黄羊的迁徙行动,是抱以欢迎态度的。毕竟这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一头总比少一头好。
万一哪天它们把内蒙古当做新的家园,说不定我国北境的生态系统,又能更加丰富多彩了呢。这既是对黄羊的保护,也是对自然的尊重。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近万只黄羊迁徙入境至内蒙古兴安盟越冬】
东方周末【上万只黄羊“偷渡”到我国,明明在蒙古挺好的,为什么偏要来我国】
相关文章
大象新闻记者 胡俊峰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按照可比口径,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南文旅行业...
2025-10-18 0
10月17日,由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主办、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活动落下帷幕。这场穿梭于盐湖、戈壁与绿洲的旅程,不只是一次...
2025-10-18 0
新华社成都10月18日电(记者肖玥)“天府书展不再只是买书的地方,而是成为四川文旅内容的策展平台、体验入口。”在2025天府书展现场,主题公园负责人佘...
2025-10-18 0
极目新闻通讯员 伍萍 袁智 王淑慧“茫茫九派流中国”,作为一场跨越亿万年的地质传奇,长江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 “母亲河”,更是记录中华文明迭代的“活史书...
2025-10-18 0
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布授权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从美方后续披露的信息和此前动作来看,这...
2025-10-18 0
10 月 13 日,一段拍摄于泰国旅游大巴内的视频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迅速发酵,24 小时内转发量突破 50 万次,评论数超 12 万条。视频画面中,热...
2025-10-18 0
若你传承千年的儒雅浪漫的审美还未觉醒,那么建议你去一趟洛阳。龙门石窟登顶全国景区热度榜,洛阳文旅消费力冲进全国八强,将上海、广州甩在身后……2025年...
2025-10-18 0
“练了半年太极,腰还是酸、膝还是疼? ”——4月28日,北京体育大学发布“智能太极服”实测视频,一件看似普通的黑色练功服,128个传感器把“松沉没松...
2025-10-1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