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09:20 3 admin

年前曾利用学校的暑假,去英国法国自由行,在此20多天行程里最重要的规划,就是参观各大博物馆!这里主要是讲讲参观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观感。

英国是最早的博物馆发祥地,也是博物馆最发达的国家,迄今有2500家博物馆,仅伦敦就有200多个。所以,专程去英伦看展馆,是个开眼界的好选择,且多是免费。本人此次在伦敦游历了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馆(注:油画·雕塑类,非名人蜡像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

看博物馆既是增进文化与艺术体验,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开思考与联想的平台,感觉收获良多。 有关英伦博物馆游记网上资源不少,多千篇一律称赞,对此要赞就不啰嗦了,这里就唠些旁人没说过的话题。说说在国立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一些观感,以下将此馆简称V&A。

网上曾有不少人说其收藏品“比法国卢浮宫还多”等赞词。俺要说的是:将V&A与卢浮宫相比,是个大错!且不说藏品质量,就是藏品数量也没得比。

卢浮宫历经约800年的持续扩建与重修才达此规模,其艺术收藏也是举全国之力的积存。个人体验是:参观卢浮宫,最好提前一天买票。这样第2天上午9时开馆就能避免排长队进馆,同时要选每周晚9时闭馆的那天参观,这样就能在卢浮宫里参观12小时,但即便这样也还只能看个大概。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而V&A(见上图 参观时的实景拍摄)走一遭,就花不了这么多时间。 V&A自有其鲜明的特点,除油画雕塑外,还有玻璃制品、铁艺、服饰、木制件等重要展品,但安排在东亚地区里“中国现当代展品”,有这么几件展品。当时就感觉有点真是不上道的笑话(见下图 ,这是我参观时现场拍摄的)。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早知道如此,俺赴英前就收拾几件家什带过去把图上这些都给换下来。

再想想这些样板戏、红宝书等小瓷人和小瓶小罐的作者,可能还在国内个人学术履历里写上“本人创意作品,被世界著名的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并作永久陈列”。却不想,就这样几件展品将咱们国家的现当代艺术水准和境界“带到了沟里”。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上图是参观V&A博物馆时拍摄的内景图

V&A是所融艺术与设计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其起源于“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女王维多利亚和其丈夫阿尔伯特的奉献。据说当年维多利亚想效仿伊丽莎白一世,终身不嫁。但她遇见王子阿尔伯特后便跌入爱河,阿尔伯特学识渊博,被公认为是“会走路的百科全书”。他酷爱艺术、建筑,所以有了V&A。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而当我参观来的V&A雕塑展厅时,被自己看到的景像给震住了: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塑竟也在此!《大卫》,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著名的人体雕像,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生动和最重要的艺术品。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注:上图红箭头所指处此件仿品大卫雕塑的石膏翻制痕迹

此外,在这儿竟还看到米氏其他著名雕塑:《布鲁图斯的半身胸像》、《摩西像》(此件现应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他奴隶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两尊《垂死的奴隶》和《反叛的奴隶》(这两尊雕塑米开朗基罗曾赠与了罗伯特•斯特罗契,后者又将其送给了法国国王法兰西斯卡一世,现为卢浮宫藏品) 本人当时就看闷掉了,这尊大卫雕像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嘛?因为凡想看《大卫》就得去佛罗伦萨,还得买十几欧的门票,排上个把小时长队····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上图是此后数年。我在意大利游历时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参观时拍摄米开朗琪罗著名雕塑《大卫》现场拍摄的图片。下图则是这尊大卫雕塑早先是放在佛罗伦萨市政府楼前陈列的,现图中楼前的则是件仿品。下图中的右面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乌非兹美术馆。

还得特别说明一下,米开朗琪罗的这尊《大卫》原是要放置在一著名教堂㙮顶上,但雕塑完成后人们认为其主题更符合放在当时佛罗伦萨国的政府大楼·(或称老皇宫)前更合适(即图中现场)。其后多年,人们越来越感觉这尊雕塑的艺术价值太过珍贵,就将雕塑移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内保存。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当时在AV展厅里我想这怎么会在此展出呢?是来此巡展吗?但想想这绝不可能! 待冷静下来走上前仔细端详后才明白是件复制品!且在此陈列展出的其他米氏雕塑,亦全是复制件!且还是石膏材质翻模的复制品(注:图中红尖角是指出其上石膏翻模的痕迹。其材料表面经处理后可以呈现出类似大理石的感觉) 图中右后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雕塑的石膏复制品。图中左前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垂死的奴隶》石膏复制品。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这尊是《垂死的奴隶》在V&A的石膏复制品。图上红角指出为石膏翻制时的痕迹。该原件现收藏在卢浮宫。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在此展区里,不仅有米氏雕塑的复制品,就是这件尺幅巨大铜制鎏金的门饰作品也是件复制品。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这是洛伦佐·吉贝尔蒂(意大利文化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创作此件巨作他用去了近30年时间!此作品因此被米开朗基罗赞誉是“天堂之门”。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此原作现藏于意大利·圣母百花大教堂(欧洲第四大教堂)的玻璃罩里,此门上是10幅描绘《旧约》故事的浮雕。 图片说明 此为《天堂之门》在V&A复制品的细部 在V&A这样大牌的博物馆里见到了此等复制品陈列后,即让我对其他展品产生了复杂的疑虑:不知哪件又是复制品。

有关博物馆收藏或陈列展出复制品的问题,说起来有点复杂,这里简单说一下:一·在原作存世的情况下,某复制品有特殊意义;二·原创作者自制并署名的有限复制件;三原作者同意并署名,但非参与复制的有限授权复制品;四·原件毁损后的还原复制品;五·原作者不知道的复制品··· 大概是这些情况。而博物馆也不是不能在其陈列中展出复制品,但得按相关条例来办:一要清晰注明其为复制品,二是要严格控制复制品在陈列中之比例。当然,复制品数量多寡,自然还将严重影响博物馆的品质和声誉。

(注:下图是大卫雕塑原件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展厅陈列现场)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在此再顺便介绍下,这《大卫》在意大利因其归属和展出收益就已经不是一件寻常事了。因为《大卫》现在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里展出,其每年展览门票收益就是800万欧元!此雕塑现每年能吸引全世界近150万游客前来参观。为此,意大利政府和佛市就此雕塑的继承权问题发生了严重争执!意政府已通过律师表示:现已有确凿证据证明,《大卫》继承者是罗马中央政府,而非雕像所在地的佛市政府,其年800万欧元门票收益应拨归中央!而不参与讨论雕塑归属问题的佛市旅游商会对此评论:每年专为看《大卫》像而来佛市旅游客不过百万,中央政府所谓“150万游客”是夸大其词,有敲竹杠之嫌。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则在门票利益外还看到的是此尊世界著名雕塑存于学校,有着十分巨大溢出效应!学校绝不会甘心将雕塑与利益让出的。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图片说明,这笔者在V&A拍摄的照片,同样,这也是件在世界美术史上著名的雕塑作品:《美惠三女神》,雕塑高约182 cm,是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卡诺瓦的作品。

而现在问题又来了,本人携图回沪后,在查读相关信息才知道,在V&A里的雕塑,这件也非原作,也是复制品。而此原件现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冬博物馆。而冬宫,我几年前曾到过。但当年“随团游”是在导游同志领导指挥下,在有限时间里时没能在许多经典作品前停下细看····· 这里再回头说说V&A博物馆馆方就《大卫》等重要雕塑复制品在V&A内出现的说明。馆方在相关陈列作品旁的说明是:馆内容纳了60多件19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迹复制品。

这是利奥波德二世(托斯卡纳大公),送给伊丽莎白女王的礼物。对V&A博物馆的收藏家来说,该项复制艺术本身是项合法的工作。V&A绝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米开朗基罗的原作。就工艺和技术来说,这个展品本身就是极佳的作品。 这套说辞的道理应该“对”,但又好像不“全对”。但自己在今后选择博物馆参观时,则会在此问题多一些关注。

旅欧纪实· 参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之观感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