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一、金麟湾的晨雾——不是“滤镜童话”,是脚边沾着露的慢时光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往金麟湾走。走到湖边时,晨雾正“躺”在水面上,薄得像姑娘的纱巾,风一吹...
2025-10-21 0
村民参加文化“两创”活动。 北宅街道办事处供图
9月24日,窗外秋雨淅沥,北宅街道南北岭村文化活动室内却笑语如潮,不少村民围坐一堂,只为赴一场文化“两创”的温暖之约。“咱是景区沿线村的人,咋能让远道来的游客像回了自家一样舒心?”文化传送员王泽瀚的开场白,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瞬间勾起了众人的兴致。这堂有趣、有料、满是点子的文化课,恰是北宅街道让文化“两创”扎根基层、浸润民心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北宅街道深耕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之路,累计举办特色活动580余场,开发标准化课程22门,吸引1.4万人次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此深扎,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生机,徐徐铺展开“文化润心、治理暖心”的鲜活画卷。
“走好文化‘两创’之路,传承是根基,铸魂是核心,落脚点是赋能基层治理。”北宅街道有关负责人的这句话,道破了北宅文化“两创”实践的核心要义。
作为“中国樱桃之乡”,北宅不仅是青岛城畔的“后花园”,更是“崂山文脉的承载地”。这里有“一门五进士”的蓝氏家风代代传续,有华阳书院的千年书香浸润岁月,滋养出一方百姓淳朴善良、崇德好学的厚实民风。
坐拥这般先天优势,如何将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持续动能?北宅街道率先从机制破题——通过党工委会专题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关于培育打造“崂记文明·文润北宅”特色品牌推动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走深走实的意见》,构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闭环机制,创新推出“1+4+N”工作体系。
“1”条主线牵引方向。以“崂记文明·文润北宅”特色品牌为核心,推动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借着文化“两创”的东风,走进农家小院、融入村民日常。“不落的灯塔”等红色传承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在“清风书院”,蓝氏后人用乡音解读家训,“仁义礼智信”的美德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4”项措施夯实基础。坚守“党建引领、以家筑基、特色赋能、治理融合”措施,以“党建+文明实践”模式,让道德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身边榜样”发挥力量,实现“个人带小家、小家带大家”。在三树新村,文化传送员与志愿者携手,将村里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编成情景剧。
“N”种特色课程激活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家风文化、非遗文化等本土宝藏,开发书院文化、非遗萁馏、民俗面塑等系列课程,让本土人才站在“C位”当主角。90后村助理黄蕾,自小跟着母亲学做萁馏,如今她把这门百年技艺带进课堂,手把手教村民揉面、蒸制。
此外,北宅街道还推出十大实践内容:从评选身边“微榜样”树新风,到整合志愿服务、法律咨询资源解民忧,再到搭建7个研学营课程体系育人才,全方位推动文化“两创”落地见效。为防工作“走过场”,北宅街道明确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日常监测+季度评估+年度考核”督导机制,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惠及群众。
“咱来上课,来了一次就不想走,下次还想接着来!”“这课比刷视频强多了,能唱歌还能练操,身体心情都舒坦!”在南北岭村、下葛场村,只要聊起文化“两创”活动,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话语里满是认可。
为啥北宅街道的文化“两创”活动能打响名气?用文化传送员的话说:“每一堂都不重样,每一堂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文化‘两创’不能千篇一律,得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村民真正‘愿意来、舍不得走’。”北宅街道有关负责人说。基于此,街道梳理各村(社区)的村史、村志,提炼特色文化符号,创新打造“一村一品”文化“两创”课程体系,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针对不同村庄的需求,北宅街道精准“送课上门”:为景区沿线村庄专门研发了特色课程,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旅游服务质量,让文明新风伴着游客的脚步传播;为文化供给薄弱的重点村落补足特色课程,通过开放式情境、邻里互动、美德实践等方式,让传统文化变成村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日常语言。
“咱的课程讲究沉浸式、互动式,要让每一个来上课的村民都能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我乐村、孙家村的文化“两创”课上,文化传送员把“诚信、热情、友善、谦逊”等美德编成顺口溜,和村民玩起击鼓传花的游戏,现场笑声不断,大家直呼过瘾。
不仅如此,北宅街道还针对不同群体“定制”课程: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经典诵读、假期公益课堂等活动,让家国情怀在实践中厚植;面向中青年,开设婚姻指导、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课程,助力家庭和谐美满;面向老年人,推出中医健康养生操、养生知识讲座,还定期放映乡村公益电影,让乡村的夜晚因文化而热闹起来。
创新,是文化“两创”的活力源泉。北宅街道推出的“猜猜我是谁”互动课程,让学员通过老照片辨认同乡、伙伴,在“认亲”“忆旧”的欢声笑语中,邻里距离悄然拉近;“文明+文化”美德共建课程,以小组讨论、开放麦演讲的形式,围绕孝道传承、友邻关系设计“暖融饺香”“笑迎顺遂”等主题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践行美德。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宅街道创新“文化造血+慈善赋能”机制,将“樱桃花”“樱桃”等北宅符号融入课程,把扭扭棒造型、非遗鲁绣等升级为文创产品。首届青岛赏花节上,“手作工坊+文创市集”双线通道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樱桃花节期间的“村村樱花行”活动,将樱桃花树作品销售收入全部注入慈善基金,反哺辖区贫困家庭的儿童。文化不仅能“润心”,更能“赋能”,这成了北宅文化“两创”最鲜明的特色。
“文化‘两创’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不多、心里的暖意足不足。”这是北宅街道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街道开展工作的“度量衡”。
在三树新村的文化“两创”课上,制作香囊的环节格外温馨:彩线在指尖穿梭,咖啡的香气弥漫开来,一位村民在纸条上写下“愿三树新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伙儿都安康喜乐”的祝福,小心翼翼地塞进香囊;在青云台社区的“文明积分超市”里,居民苏阿姨拿着刚兑换的洗衣液,笑得合不拢嘴:“以前闲下来就凑一起打麻将,日子总觉得少点滋味。现在学书法、练合唱,既能学本事,还能赚积分换东西,谁不乐意啊!”
课堂上的互动,不仅拉近了邻里距离,更增强了大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29岁的刘雪,从幼儿园教师转型为青云台社区文化课堂的带班老师。凭着耐心与真心,她陪着老人学手工、听阿姨们拉家常,慢慢成了大家口中“随叫随到的小仙女”。“有次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姑娘,你来了之后,我这心里亮堂多了’。这句话我一直记着,也让我更懂得这份工作的意义。”刘雪的话语里满是感动。
“望不尽连绵的山川,三树新村像飞落的大雁,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灰牛石美丽的神话守护着崂山……”在北宅街道三树新村文化“两创”研学营开班仪式上,文化传送员程桂荣递交了自己改编的《歌唱美丽的三树新村》。
作为退休教师,程桂荣和老伴5年前搬到北宅街道晖流自然村定居。研学营结束后,程桂荣表示:“这次文化‘两创’研学营,让我对村子更有归属感,真正融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开班仪式上有一个猜学员年轻时照片的环节,当我的照片一出现,大家齐声喊出‘程桂荣’,我心里特别暖,感觉就像一直生活在这里。”
从文化传送员走村入户送课程,到村民自编自演节目赞家乡;从听美德故事涵养心性,到“亲仁善邻”服务大集解民忧,再到“文明积分超市”激发文明自觉——北宅街道的文化“两创”工作,早已超出文化活动的范畴,成为凝聚民心、推动治理的重要力量。
如今的北宅,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村庄环境更整洁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孝老爱亲的温情、素不相识的互助,正共同绘就“人人文明、家家和谐”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文化“两创”不仅是传承文脉的“金钥匙”,更是赋能基层治理的“活力源”。展望未来,北宅街道将以更高站位锚定方向、以更实举措深耕实践,持续推动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文化赋能治理、治理滋养文化”的北宅模式,让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在乡土间扎根生长。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姜丹宁 通讯员 郁杉杉
相关文章
印象一、金麟湾的晨雾——不是“滤镜童话”,是脚边沾着露的慢时光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往金麟湾走。走到湖边时,晨雾正“躺”在水面上,薄得像姑娘的纱巾,风一吹...
2025-10-21 0
桐庐的秋日限定色,不仅有象征丰收的金黄,还有代表浪漫的粉红。眼下,桐庐县城南街道金牛村的30亩粉黛乱子草竞相绽放。绚烂的梦幻花海,为市民游客奉上“限定...
2025-10-21 0
好羡慕中小学生又有“春秋假”了,部分地区已经公布确切时间,就在11月,喜提五天假期啊,爸爸去哪儿、妈妈呢?且不说作为“牛马”的父母有没有假期陪伴孩子,...
2025-10-21 0
若要进入新疆,我们必须经过酒泉,这里有著名的卫星发射场,也有驰名中外的敦煌,像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春风难渡的玉门关,还有万里长城的最西段嘉峪关等等,这...
2025-10-21 0
一段古老斑驳的古城墙浓缩了厦门六百年历史厦门所城墙遗址公园已开工建设▲效果图据了解,厦门所城墙遗址是厦门城保留至今的一段城墙遗址,总长约130米,遗存...
2025-10-21 0
今天是8月3日,内蒙古之旅的第十天。今天的行程,第一站是从正蓝旗出发到乌兰察布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这两天我们一路向南,离两座山脉越来越近,一座是燕...
2025-10-21 0
昨天只睡了二、三个小时,今天早上4:30就起了床,弄弄搞搞吃了早饭,5:50就坐上了地铁,我要在7:30之前赶到六合地铁S8号线雄州站。今天因朋友之约...
2025-10-21 0
当夏日的燥热渐渐褪去秋风拂过赛罕大地赛罕区便披上了它一年中最华丽的盛装从城中园林的层林尽染到城郊田野的高粱似火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秋天独有的诗意与浪漫每...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