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安龙见闻录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12:51 3 cc

贵州有很多鲜为人知却是宝藏般存在的县份,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安龙县就是其中之一。

8月28日至9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名文友聚集在安龙县。刚到安龙,我遇到的第一件尴尬的事是因为出门匆忙,忘了带薄的外套。清风夹着细雨,阵阵凉意——因为晚上要参加一个露天活动,我身上的短袖衣服估计对付不了安龙的天气,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大意了。我赶紧到酒店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件长袖衬衫当场穿上。要不怎么说贵州是避暑胜地呢,这个时候,南宁还是火炉般闷热。从闷热的南宁来到凉爽的贵阳再到更凉爽的安龙,真的让人有由夏到秋的感觉,只是愚笨如我,习惯了酷热,脑子里凉爽贵州的概念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第二件尴尬的事是到了酒店之后,当地主人问我,你之前知道安龙这个地方吗?我只好实话实说,不知道。不仅不知道,来之前因为忙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忘了做功课——上网查有关安龙县的资料:安龙在贵州的什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得怎么样?主人看见我的窘态,赶紧说安龙县和你们广西的隆林交界,我们是邻居。原来如此。我这个地理盲,以为已经离家千里,没想到,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家门口。我心里很高兴,邻居两个字,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主人之间的距离。主人还告诉我大名鼎鼎的天生桥水电站就在安龙县境内。南盘江是红水河的上游,从南盘江到红水河,河面上建成的梯级电站,天生桥是第一座。广西境内的龙滩、大化、岩滩、白龙滩等电站分布红水河上下游。来到安龙县——这个天生桥电站所属的县,我意识到我和这里的人喝的是同一条河流的水,安龙开始在我眼里变得不一般,变得更加亲近起来。

安龙见闻录

天生桥水电站水柱喷涌、江水清澈。李约热 摄

晚上在安龙县的星光草场,一场大型的民族风情晚会上演。安龙是苗族、布依族、瑶族同胞聚居地。这场晚会,完全是民族非遗展演:器乐、声乐、舞蹈、武术。演出的团队来自安龙县各村寨,晚会甚至请来了云南布依族村寨和广西隆林苗寨的兄弟姐妹们来参加。我是多久没有看到如此浓郁的民族风情的演出了,我想,如果仅凭观看演出时的印象来认识安龙,你会有民族风情是安龙的“底色”这样的认知。但是,这不是安龙的全部。在相同的一块场地上,第二天晚上相同的时间,一场现代的流行歌曲演唱会隆重上演。第二个晚上的演出我没有去观摩,但是现代科技让我没有缺席这场音乐会——手机视频的推荐功能在我刷短视频时把音乐会的实况推给了我,我在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县份感受到浓浓的现代的气息。安龙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只靠民族风情吸引人的小城。这是我对她最初的印象。

安龙见闻录

安龙的“兴义府试院”是张之洞父亲张瑛早年创办的泉珠书院遗址。李约热 摄

在安龙的几天时间里,用同行文友的话说是“看不完,根本看不完”。确实是这样。短短的几天,安龙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从此深深地驻扎在我心里。比如,人们都知道晚清重臣张之洞,却不知道张之洞跟随他父亲张瑛在安龙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可以这么说,张之洞的“三观”是在安龙铸成的。张之洞的父亲张瑛,道光年间曾在贵州兴义府担任过知府,当时的兴义府所在地就是安龙。我们置身张之洞的父亲张瑛创办的“兴义府试院”(最早被称为“泉珠书院”)遗址,遥想190年前,张瑛在这里兴修学舍,增置学田——我们站立的这个地方,190年前,很多青年在这里寒窗苦读。在泉珠书院,导游向我们介绍,当时,很多家境不好的学子,张瑛还向他们提供生活费,当时叫“膏火费”。不仅学院里的孩子求学有保障,安龙城内有心向学的孩子,也得到张瑛的帮助。有一个细节:张瑛下令巡夜的兵丁,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要发现亮着灯的人家,要去查看灯下是否有还在诵读诗文的读书郎,如果是这样,就要给这些人家送去灯油。190年后,安龙县街道两边现代化的高楼,赫然挂着“加油之城”的横幅。由190年前张瑛给苦寒人家加灯油生发出来的城市精神,让人感到非常贴切和温馨。张之洞从小在这样的地方长大,他的精神原乡,也许是被勤学苦读的孩子额边的灯盏照亮的。我们在参观“兴义府试院”的时候,旁边的集市,人声鼎沸,那天是赶街的日子——因为一个日子,七里八乡的人像信守某一个约定一样地前来,在交通便利、物资充足的今天,其他地方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形了,但是在贵州的安龙,这样赶集的传统,依然保持得很好。一边是安静的“府试院”,一边是热闹的市集,这闹中的静和静中的闹,都让人浮想联翩:热闹的市集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安龙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府试院肃穆,照见历史的纵深。是的,安龙是一个有历史纵深的县份,从张瑛所处的清代再往前推,明末清初,1652年至1655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曾在安龙居住3年,这3年,困顿、挣扎,最终产生诸如“十八先生案”这样的悲剧(关于“十八先生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上查询)。再回到张瑛和张之洞,在贵阳出生的张之洞1836年随父亲来到安龙,4岁到17岁在安龙度过。有张瑛这样重教亲民的父亲,张之洞耳濡目染,他的成长不可能不受影响。在安龙的名胜招堤半山亭,现在还留有张之洞11岁时为父亲兴建的半山亭撰写的《半山亭记》的石刻,文中:“半山亭谁则创之,吾家大人……”一句“吾家大人,”尽显对父亲的仰慕。这对父子给安龙留下的印记可谓深刻,留下的遗产可谓丰厚。

安龙见闻录

安龙是加油之城,也是慷慨之城悲悯之城温馨之城。李约热 摄

在泉珠书院,在招堤半山亭,在招堤附近的十里荷塘,我想,今天的学子,早已不为“灯油”发愁,我们俗称的“加油”也承载更加丰富的内涵。“加油之城”安龙,在我眼里,她是慷慨、悲悯、温馨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说,安龙是加油之城,也是慷慨之城悲悯之城温馨之城。

前面说过,在安龙,我以为自己已经离家千里,没想到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家门口。安龙县万峰湖镇坝盘村,是天生桥水电站的所在地,一江之隔的对岸就是广西隆林。我们到来的时候,正值汛期,天生桥大坝巨大的水柱喷涌而出,半里之外我们就听到巨大的声响,走近坝前的大桥,清新的水汽扑面而来,空气里含着甜味——这是时隔多年后天生桥水电站的又一次泄洪。说是泄洪,从高处喷涌而下的不是浑浊的洪水。我惊叹红水河源头的南盘江生态保护得如此之好,雨再大,浪再急,万峰湖镇坝盘村奉献给我们的,是清澈的江水。难怪万峰湖镇的坝盘村成了网红旅游打卡之地,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自驾到这里旅游、露营的客人络绎不绝。

[作者简介:李约热,本名吴小刚,壮族,广西都安人,有多篇(部)作品发表、出版并获奖。现供职于广西作家协会]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