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冒雨行驶八百里,却踩坑米仓山,与最美红叶失之交臂,抱憾而归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2日 12:55 3 cc

到秦岭的第三天,秋雨依旧缠绵。雨丝时疏时密,山峦终日隐在云雾里,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最让人懊恼的是山里的信号,它和天气一样任性,导航软件时常闹脾气——原本八公里的路程,竟让我们往返折腾了近二十公里。若你要来,切记多问路,莫要全信导航。若非要选个导航软件,高德或许略胜一筹,倒不是它多完美,只是在这深山里,还算靠得住些。

按网传攻略,十月十八日是红叶节开幕日,我们已做好人山人海的准备。提前购票、早早排队,到了才发现都是多虑——或许是来得尚早,又或许是这雨天不作美,米仓山的游客虽比光雾山多些,倒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只是景区景点分散,体力有限者定要提前规划。若逢人流如织,对工作人员的话也须斟酌着听。

冒雨行驶八百里,却踩坑米仓山,与最美红叶失之交臂,抱憾而归

米仓山的精髓在登高赏红叶。本打算先乘缆车直抵峰顶,饱览最绚烂的秋色,再下行至黑熊沟,若有余力再去大小兰沟和十里画廊。谁知购票时,工作人员却不卖缆车票,让我们到山上再买。景交车票必须购买,到了中转站换乘,方能抵达缆车点。

也说不清是因游客太多,还是雨雾迷蒙,在中转站等景交车时,我们竟踏进了此行最大的“坑”。车辆行至黑熊沟,司机便招呼大家下车,信誓旦旦地说:“从这里到缆车站不远,路好走,风景也美,返程车可不在这儿停啊。”初来乍到的游客听了,纷纷顺从地走进沟里。

还未到沟底,潺潺溪水声已萦绕耳畔。抬头是雾锁峰峦,低头见清溪蜿蜒,木质栈道在林间穿梭。我们逆流而上,很快便被美景攫住了心神,拍照、流连,早把攻略抛在脑后。不知不觉走了一个多小时,疲惫渐渐袭来,坐下歇脚时才发现蹊跷——同车而来的游客竟所剩无几,而从山上下来的游人却越来越多。

冒雨行驶八百里,却踩坑米仓山,与最美红叶失之交臂,抱憾而归

手机计步器显示已走了六千多步,这哪里是司机说的“不远”?询问扫路的老人,才知距缆车站还有两千八百米,且越往上台阶越多。即便走到最近的乘车点,也还要两千米。我们抱怨司机误导,老人无奈道:“游客多时要分流,也是为安全着想。”

这才恍然大悟——我们成了被“分流”的那部分。同行的三位姐姐都已年长,哪还有力气继续再走1.5公里山路?可若原路返回,路程更远。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向上。

此时已无心拍照,越往上走,寒意愈浓。更令人心凉的是枯枝遍野——据说因天气骤冷,树叶未黄先凋。回头望去,同批下车的游客早已不见踪影,如今往来皆是乘缆车下山的旅行团。跑了八百公里路,难道真要看个寂寞?

冒雨行驶八百里,却踩坑米仓山,与最美红叶失之交臂,抱憾而归

正情绪低落时,忽见前方一片笔直的云杉,苍翠挺拔。穿过杉林,右手边现出一条荒弃的小路。两侧巨木参天,划开一道完整的天际线,与脚下小径完美对称。我们举起手机随手一拍,皆是意境深远的大片。

正拍得尽兴,来了一个九口之家。起初相安无事,后来他们的小孩屡屡闯入镜头,大人却视若无睹,偶尔老人也往镜头里闯。先前积压的不快被这点火星点燃,我索性走到他们中间,对着天空拍起风景。这般“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终于让那家人讪讪离去。我们终于圆满记录了这片意外之美,也算不虚此行。

抵达乘车点时,雨仍未歇。大家精疲力尽,再无余力登香炉山,只得乘车折返。这趟米仓山之旅,我们邂逅了黑熊沟的清幽,却与香炉山的壮阔失之交臂。

米仓山,再见了,此生应是不会再来。

冒雨行驶八百里,却踩坑米仓山,与最美红叶失之交臂,抱憾而归

注:图片为18日米仓山的实景,未修饰。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