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重庆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3日 09:24 1 cc
重庆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綦江区石壕镇,游客参观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 (受访者供图)

秋季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层林尽染。走进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青松苍翠,仿佛诉说昔日的峥嵘岁月。“89年前的今天(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在这样一个日子,我们来看看贺龙当年亲手栽种的树、开辟的川黔边革命根据地,意义尤显特殊。”展厅内,游人如织,人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传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血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长征胜利89周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用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书写的壮丽史诗。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为弘扬长征精神和展现长征历史的重要空间载体,近年来,重庆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让“红色动能”十足。

擦亮红色地标

激活强县富民新动能

丰碑无言,精神永存。

回拨时间的指针。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关向应等人的率领下辗转来到南腰界,建立了以南腰界为军事指挥中心的黔东特区,南腰界由此成为重庆市唯一的省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

1934年10月,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和红六军团在南腰界猫洞大田举行会师大会,后从南腰界出发,投入湘西战斗,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和扩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再后更是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南腰界由此成了重庆醒目的红色地标,见证着长征历史、展现着长征文化、承载着长征精神。”酉阳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称。

近年来,酉阳以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酉阳段)为契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全方位挖掘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推进新时代武陵山区乡村振兴及红色旅游繁荣发展。

其中,南腰界景区正依托南腰界红军寨、红军街、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三军政治部旧址等,统筹整合相关文物及文化资源,以点串线成面,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线,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预计在今年内,会师大道建设项目、红军古寨景观提升工程、红军古寨综合管网项目等多个工程项目都将建成完工。

“我们还正在申报创建‘南腰界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不断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创新‘红色+’发展模式,持续放大‘红色IP’效应,为强县富民现代化建设注入红色动能。”该负责人表示。

用好“綦迹”IP

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青山环绕,水流潺潺……走进綦江区石壕镇,一座石木结构的风雨廊桥映入眼帘。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列队穿过这座3米宽的小桥,自贵州松坎进入重庆綦江。进占綦江石壕,佯攻重庆,红一军团借此成功牵制住川军兵力。这座百余年历史的小桥,自此烙下长征的印记,被后人称为“红军桥”。

石壕镇泉村村民赵启梅是当地培养的一名红色讲解员,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着游客“重走长征路”。在她讲解下,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烈士墓、红军长征宿营遗址群、红魂园等景点,穿透历史的烟云,让凝结的长征精神在新时代闪耀着熠熠光芒。

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唯一的过境和转战地。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8000余人从贵州松坎翻过大山,转战于石壕、安稳等地。5名红军战士牺牲,长眠綦江。因此,今年正好是中央红军长征时转战綦江90周年。

近年来,綦江不断创新盘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探索出一条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在中央红军长征过境和转战的石壕镇、安稳镇,綦江正着力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已推出石壕红军烈士墓、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桥、“1935红军街”等红色遗迹旅游线路。

同时,綦江让红色旅游成为撬动产业振兴的杠杆,依托“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安稳镇崇河村打造了一条红军街,每年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

綦江还推出了多条红色教育线路,包括缅怀先烈、长征路上学党史等,旨在通过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仪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瞻仰先烈故居、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最新出炉的《綦江建设重庆特色红色文化高地发展规划》中显示,綦江将投资超过1.5亿元加快红色阵地建设,包括打造长征干部学院重庆分院(重庆长征干部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

“‘綦迹’是綦江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的第一IP。用好这一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也为产业发展赋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正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高地。”该负责人表示。

打好“红色牌”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酉阳、綦江只是重庆高质量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的一个缩影。

1932年—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相继进入城口、酉阳、綦江等地,运用运动战、游击战等,粉碎敌人多次围剿,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为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以来,重庆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提出以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线路,着力打造以綦江主体建设区、酉阳主体建设区、城口市级拓展延伸区及黔江、石柱、秀山、彭水4个拓展区为主体的“3+4”公园建设体系。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按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布局,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大工程。

“目前,綦江已完成石壕红军烈士墓及纪念碑、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桥等长征文物保护展示,长征主题研学中心、红军街、王良同志纪念馆建成开放;酉阳完成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及南腰界红三军旧址4处文物保护,完成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南腰界红三军革命旧址片区整体展示方案设计;城口完成红三十三军旧址文物保护展示、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提升改造。”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称。

在4个拓展区中,黔江万涛故居、秀山隘口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石柱红军井完成了保护修缮,彭水红军街、红军历史陈列馆进行了提档升级等。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重庆还打造了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40个、研学线路7条,推出了“中央红军转战綦江历史陈列”“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基本陈列”“血色征途、信仰不灭——城口红军长征西征路”等陈列展览,创排了民间吹打《血战黄洋界》、歌曲《忘不了你》、情景音诗画《红色綦江》等文艺精品等。

接下来,重庆将全力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以及红岩文化公园建设,精心打造彰显国际范、中国味、巴渝韵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红色旅游高地、内河游轮集群等精品,不断提升重庆城市的国际形象,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