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榜讯 10月22日,微信推出三项灰度更新功能,部分用户已率先体验到全新变化。 群聊免打扰功能实现优化升级。用户能够单独对@我、@所有人以及群公告的通...
2025-10-23 0
藏在山水与文脉里的镇原
我该如何形容这座栖居了五十余载的小城?它历久弥新,古老的肌理里从无陈旧的暮气;它粗粝温润,斑驳的烟火中藏着最动人的温情,即便在岁月沉淀里,也始终奔涌着蓬勃的生机。
它是一本被时光摩挲得柔软的泛黄线装书,每一页都镌刻着历史的风霜,晕染着光阴的痕迹,字里行间皆是“神奇”与“惊叹”;它亦是一幅浸了晨雾的晕染水墨画,墨色淡远处,悄然流淌着沁人心脾的清雅,氤氲着勾人魂魄的幽香,每一帧都藏着说不尽的韵味。
20万年前,镇原的黄土里便嵌进了人类的足迹。姜家湾、寺沟口的旧石器遗址,是甘肃大地上较早的“生活日记”,岩层间藏着先民们打磨石器、燃起篝火的细碎印记。先周不窋执一柄木耒,在松软的黄土上刨开缝隙,把第一粒谷种埋进春天——从此,中华农耕文明的根,便扎在了镇原的土地里。4900年前的常山遗址,更是把智慧刻进了黄土。那时的常山先民,早已懂得用白灰面抹墙阻潮气,用火烘烤地面驱湿寒;斜穿的门道顶覆着人字形雨棚,像给家撑了一把千年不塌的伞。这份巧思后来被周先祖不窋揉进窑洞的肌理,让黄土民居的智慧扎了根;而他们烧制的陶水管,更是中国排水史上“第一缕清泉的通道”。秦扫六合、统一全国后,率先在这片土地设置北地郡,下辖彭阳县与安武县。西安相家巷发掘的秦代封泥“彭阳丞印”,是镇原作为甘肃最早郡县的见证。彭阳县雄踞萧关道,曾是西汉大军征伐匈奴的“兵道”,也是关中与塞北往来的“咽喉”。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朝廷析北地郡为北地、安定两郡,镇原正式归入安定郡版图。彼时境内行政建制已趋完善,先后设有彭阳、临泾、安武、抚夷、安定等县,脉络清晰地承载着一方治理。战国秦长城的残垣,至今仍在镇原的山脊上蜿蜒。90华里的脉络穿过武沟、马渠、三岔3乡镇,白草洼、城墙湾的残墙高逾丈余,远望去像黄土高原袒露的筋骨,数十里外便能望见它爬过山坡的壮阔。更有趣的是三岔镇庄门村,长城像一道无形的界——墙内人十月一烧纸送寒衣,墙外却无此俗,这道土垣竟把习俗也分了远近。
秦汉丝绸之路的驼铃,曾摇碎风沙,把中原的丝绸与西域的香料,都驮进镇原的晨光里。匈奴的马蹄、羌人的牧歌、秦陇的鼓角,在此碰撞又相融,酿成这方土地独有的历史层叠与文化包容。石道坡的夯土层里,车辙印仍清晰如昨,仿佛能看见商队碾过黄沙的轨迹;茹河两岸的15处石窟,是“宗教之路”的最好注脚——北石窟寺的宏大、玉山寺藻井壁画的鲜明、石空寺宋代石佛的“身高之最”,都藏着僧侣往来的身影。东汉班彪在《北征赋》里,三次写下镇原境内的丝路;兰州大学刘满教授踏遍茹河北岸,终证此处是“长安通往西北最早的丝路古道”。虽旌旗与驼铃已湮入尘烟,但史书的墨、石窟的佛、车辙的痕,都在诉说着那段繁华。
镇原的山川,是黄土高原用厚土写就的诗,藏着独有的浑厚与灵秀。翟池、太阳池、白马池三颗“明珠”,嵌在高原之上;鱼群在浅底织浪,鸭群钻进苇丛便搅碎一池春光,芦苇荡的风里满是水的清润。潜夫山的古柏把枝桠伸进云雾里,汉王符曾在此伏案著书,《潜夫论》的墨香混着松涛,飘了千年仍未散;鸡头山的峰峦翘首如雄鸡,秦始皇的足迹曾印在山巅,叩拜黄帝的虔诚,早被风刻进了山石的纹路。姚新庄、岳庄的砂岩奇观,是大自然的雕塑展,奇形怪状的岩层里,藏着黄土与流水的千年对话。还有七百年的酸枣王,岁岁开花如缀星;六百年的降龙木,年年挂果似凝丹。北石窟驿景区,是丝路的“活化石”。站在这里,仿佛能看见黄沙漫过夯土,驼队踏着古道缓缓前行,驼铃在风里轻响,把千年的跋涉写成了眼前的画卷——它与镇原的历史相拥,让古道的故事有了归处。
几千年时光里,有近百名文臣武将,把身影刻进史册,把精神融进黄土。镇原的黄土,也是被千年文墨浸润过的。《诗经》中《豳风·七月》的农桑图景、《生民》的先祖传说、《公刘》的迁徙史诗,描摹的正是包括镇原在内的豳地生活——这份古老文脉从未褪色,至今仍闪耀在镇原人的日常里:每逢丧葬,孝服背上“蓼蓼者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朱红字句如初燃的烛火,那便是“背着《诗经》葬尊亲”,让穿越千年的孝心,在文墨间有了可触的温度。
汉晋之时,丝绸之路的风裹挟着异域文化,与镇原本土文脉交融共生,催生出一众如星辰般耀眼的名士。王符隐居潜夫山,以半生心血著就《潜夫论》,十卷三十六篇,六万余言,从治国理政到道德教化,从经济民生到军事谋略,字字皆是东汉社会的“活百科”,至今仍在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皇甫规的《女师箴》,字字珠玑,被奉为汉族妇女道德规范的“典则”,郑重收录于《初学记》;其侄皇甫谧更是“医文双绝”——所著《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奠定根基,堪称“开山巨著”,让经络穴位有了典籍依托;《皇甫谧集》《玄晏春秋》中的诗赋,又将文学才情挥洒得淋漓尽致,字句间尽是风骨。
文脉的流淌从不停歇。北魏年间,镇原文声依旧响亮。胡叟“披读群籍,阅于目皆诵于口”,既能写典雅华章,亦善作通俗俚句,成了乱世中特立独行的“读书奇人”;宣武帝皇后胡充华的《杨花词》,以“杨花飘荡落谁家”的柔媚笔触,为北朝文学添了一抹诗意,更成为北朝乐府杂曲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得一席之地。至唐代,皇甫镛承继文脉,文采斐然,善文工诗,著有文集十八卷,诗作入选《全唐诗》。他往来皆鸿儒,与张仲方、白居易、李绅私交甚笃,时人并称“洛阳四老”,传为文坛佳话。
民国之际,甘肃学界的沉寂被一代鸿儒慕寿祺打破。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博古通今,著述等身,计有专著七十五部,内容上及易传数理、史地音韵,下至野史小说、兵略民俗,包罗古今中外用世之学。其中《甘宁青史略》《春秋解》《西北道路记》等鸿篇巨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诗词歌赋更是他的拿手绝技,《诗抄》《楹联汇存》等专辑,尽藏文人风雅。
这份文脉不仅滋养了文学,更浸润了书画与民俗。镇原书画艺术自古璀璨,人才辈出。北朝胡方回的《蛇祠碑》、后周王献可的《彭阳西禅院碑》,笔力苍劲;明代进士许理、监察御史张凯,博文善书,领一代风骚;清嘉庆翰林院庶吉士刘之蔼,《明史》赞其“书法超妙”。清末民初,“书法八大张”名震西北。刘福安的花鸟、张清儒的墨竹、留日学者刘养峰的书画,皆有高深造诣;尤以张孝友的书法,获于右任先生盛赞“今海内尚吾书者众,唯庆阳张氏独得”。此后,邓博五、段思坎等书画家接踵而至,各领风骚,享誉陇原。
书画的基因早已融入镇原人的血脉,“柜中金银终有尽,书画足可雅家风”是刻在骨子里的信条,“家家有字画,户户挂中堂”的习俗,至今仍是寻常风景。
剪纸、刺绣、香包等民俗文化亦如繁花绽放。镇原剪纸质朴典雅,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既有图腾文化的多神崇拜,又藏着东方古老的民俗意趣与审美情怀。20世纪80年代,镇原籍小脚老太太祁秀梅,以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剪出万千气象,走上中央美术学院讲台,震惊学术界;法国艺术局执行主席让·皮埃尔·吉莱姆更将其作品推向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让镇原民俗艺术走向世界。
正因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镇原先后被国家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之乡”的美誉,让千年文墨香,在新时代依旧绵长。
镇原传统老席特色鲜明,为西北独有。相传,明正德年间进士、给事中许理从朝廷带回宫廷宴席烹饪技术,并在镇原得以传播,形成了具有宫廷特色与民间传统烹调技术相结合的独特老席。主要形式有“十七国宴”“十三花”“十全”等,其中“十三花”较为常见,以十三个大菜为主,配以八个小菜,各上八次,一菜一汤色香味俱显,一呈一摆寓含尊老迎客之道。如今,镇原老席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镇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镇原黄酒也是人们喜爱的饮品,最具特色的吃法当属罐罐黄酒。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黄酒糟舀入瓦罐或瓷罐,加水煮沸,以竹管或芋子筒作为吸管,一端蒙以纱网或用冰草根编制成蚕茧形状的网用于隔酒糟,插入罐中吸饮,俗称“咂酒罐子”。《咂酒谣》中“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一句,便是对镇原人吸饮罐罐酒的形象描绘。
时光未驻镇原,这片古老土地正踏着时代鼓点前行。石油与天然气在地下涌动,是现代文明的动力;金针菜的金黄、红杏的甜香,是舌尖上的乡愁。“一带一路”东风吹绿发展蓝图,“活力、法治、诚信、文化、绿色”五位一体建设绘就新篇。金龙工业区机器轰鸣,中盛产业园生机盎然,美丽乡村白墙黛瓦,还有正在延伸的高铁钢轨向远方伸展——丝路古道上,镇原正奔向崭新未来。
两千三百余载岁月沉淀,让镇原如一部厚重史书。洗尽铅华后,她正挥毫书写新章。兼容并蓄的她,既有“三池”柔情、潜山俊秀,亦有茹河奔涌的豪情。这便是今日镇原,既载千年古韵,又焕现代活力;既存西北粗犷,更显不屈风骨。
相关文章
新榜讯 10月22日,微信推出三项灰度更新功能,部分用户已率先体验到全新变化。 群聊免打扰功能实现优化升级。用户能够单独对@我、@所有人以及群公告的通...
2025-10-23 0
活动现场。更加透明的信息呈现、“一字千金”守护旅途中的纯粹、有温度且专业的服务……全国百城文旅的“宠粉”宣言来了!10月23日,“百城同心 渝见精彩”...
2025-10-23 0
从浪花翻滚到沙岸运动,从夏季亲水地到四季休闲空间 秋意渐浓,江风送爽。近期,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水域部分陆续关闭。然而,沿岸的热度不减——...
2025-10-23 0
今年以来,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文旅经济“高位崛起”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前来投资创业。而年轻群体的加入,为当地文旅的创新打造注入了更多...
2025-10-23 0
一、“你怎么还是这个样子”五十岁了,两个人已经磨合了半辈子。彼此的缺点长处,都早已看得清清楚楚。可有些男人,还是忍不住挑刺,动不动就冒出一句:“你怎么...
2025-10-23 0
株洲兄弟:见字如面。霜降时节,壶瓶山草尖覆银,柿子悬红,隔空相望的酃峰,枫香乌桕点燃山脊。来自桃花源里的粉红战队兵发湘江岸,一场期待已久的巅峰对决就将...
2025-10-23 0
全网都在偶遇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就藏在越秀的大街小巷里快跟随越秀山君的脚步打卡“新晋顶流”吧!北京路步行街在北京路步行街3...
2025-10-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