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3日 13:36 3 admin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海龙摄

湟中区金仓岭之上,慕容古寨静静矗立。

踏入古寨,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江山塔的飞檐刺破云霄,神鞍石的脚印凝刻时光,“紫气东来”门的祥云似仍在缭绕……这方承载着鲜卑慕容吐谷浑部西迁传奇的土地,为何能做到一步一景、景景有魂?那些散落于亭台石木间,老人们口中的故事里又藏着怎样的民族记忆?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江山塔下的那段万里西迁故事

古寨制高点,一座古塔巍然屹立,青砖黛瓦间尽是岁月沧桑。回溯西晋太康年间,辽东草原上,鲜卑慕容部因畜群繁盛、草场局促陷入困境,部落首领慕容吐谷浑与弟慕容廆又因斗马事件生隙,为避兄弟相残、部族分裂,吐谷浑以大局为重,毅然率部西迁。历经三十余年、万里征程,部族终在青海落地生根,这里成为吐谷浑第九子慕容视归的封地。

据慕容古寨景区讲解员讲述,在公元314年的仲夏之夜,吐谷浑憩于一块巨石之上,梦中乘带翼飞马遨游,见青山绿水、牛羊遍野,更有浩渺大海中林木葱郁的小岛。惊醒时,石上竟印下深深脚印,于是有占卜师言:“此石乃神鞍,脚印兆‘一脚定江山’,梦中之地皆是王土!”吐谷浑登金仓岭俯瞰,见山脉如龙、祥云缭绕,遂下令建江山塔,将西迁途中的祥龙木祭奠于塔下,封慕容视归为拦陇王镇守此地。建塔之初,便藏着部族的生存智慧与胸怀。拦陇王深知,稳固江山在于民族融合,遂以“慕天地二仪之德,继日月星三光之容”为训,借塔传递“各民族平等共生”的理念。中国慕容鲜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慕义表示,虽然这只是一段有意思的神话传说故事,但是藏在里面关于民族平等共生的核心概念却深入人心。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石鞍玉马里岁月沉淀出祥瑞密码

古寨王府之内,神鞍石棱角分明,石上凹陷的脚印历经千年风雨仍清晰可辨。对鲜卑慕容部而言,马鞍是护族祥物,神鞍石更是“定江山”的吉兆,而与神鞍石齐名的,便是镇寨之宝血玉马鞍。听人介绍,这副马鞍来头不凡,原是檀石槐大可汗征战辽东时的随身之物。当年檀石槐在弹汗山建王庭,势力鼎盛,部落首领献罕见青白老玉为礼,大可汗将玉献于司马懿,获赐后邀中原能工巧匠,耗时半年将美玉雕成马鞍,后镶嵌鸽子蛋大的血玉,遂成“血玉马鞍”。此物代代相传,到慕容视归手中时,已成“得马鞍者得王位”的镇寨旺运祥物,寨中流传“见血玉马鞍者,马到成功,子孙永昌”的谚语,为古寨添了几分神秘与厚重。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门井台窖烟火里的温情故事

“神树根深叶茂,我在王府醉等您!”走近“紫气东来”门,仿佛能听见拦陇王慕容视归的声声祈盼。当年吐谷浑率部继续西进,留子镇守封地,父子一别难再相见。视归遂建此门,每日在此盼望父亲归来,门楣上常现祥云缭绕,故又名“盼盼门”。如今门旁古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藏着父子情深的温度。

此处的观音井也见证着部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慕容视归初到封地时,此地干旱荒凉,他塑观音像祈愿,竟得神井显灵,圣水汩汩而出……“尝一口百病消散,喝一碗好运常伴”,周边百姓纷纷来取水,观音井成了连接部族与地方群众的纽带。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而拦陇王天池圣窖则为古寨添了几分烟火气与传奇色彩。慕容视归封王后,令随军工匠以鲜卑秘方酿造宫廷秘酒,洞藏美酒甘醇天成,遂名“天池圣窖”,如今仍能闻到窖藏酒香。

可惜如今穿行古寨,常有游客沿着景点匆匆而过,虽然惊叹于江山塔的雄伟、神鞍石的奇特,但却对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很多传说故事也只能在村里老人们之间口口相传。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一步一景: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

从江山塔的民族大义,到神鞍石的吉兆传说;从血玉马鞍的岁月传承,到观音井的温情故事……慕容古寨的每一处景致,都是鲜卑慕容部西迁史的生动切片,更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这里的“景”,不是孤立的山水草木,而是承载着历史抉择、信仰追求、生活智慧的文化载体;这里的“神话”,也不是虚无的想象,而是部族对和平、团结、幸福的深层向往。

慕容古寨:一步一景藏文脉

如今,当游客踏着青石板路,抚摸神鞍石的纹路,仰望江山塔的飞檐,耳边仿佛能听到千年之前的马蹄声与牧歌声。慕容古寨的“一步一景”,藏着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迁徙史,更是一幅各民族共生共荣的壮美画卷……这,便是它历经千年仍令人心驰神往的根本所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