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6日 20:10 3 cc

最近,北京机场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

日本游客一波接一波地下飞机,可他们不是去打卡故宫、长城,也没人问天安门升旗几点,更没人急着吃烤鸭、涮羊肉。

反而一个个拖着比行李箱还大的大包小包,直奔同仁堂、张一元、潘家园、秀水街这些地儿。

导游都说懵了:“行程表上景点一个不剩,全是购物点。”这哪是旅游团,简直就是“采购团”。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一进药店,就跟完成任务一样精准

不少游客手里还攥着写满汉字的购物单,上面写着“黄芪”“当归”“党参”……

一到老药铺,他们就指着清单问:“有没有这个?要500克。”
哪怕语言不通,靠着手势和手机翻译,也能顺利成交。

导购说得很直接:“他们买得比咱本地人还专业,一看就是做过功课的。”
甚至还有人专挑高端滋补药材,一次买十几包,打包好装箱,带回去送人或者自己用。

为啥这么拼?因为便宜。

在日本,中药价格贵得离谱,有些药材比北京贵两三倍。买点当归,在东京就要花五六千日元,而在北京,几十块就搞定。

就冲这差价,这趟机票钱都值了。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不只是中药,茶叶也是他们的“抢手货”

除了中药,茶叶也是日本游客“疯抢”的重头戏。

张一元、吴裕泰的门店门口,天天能看到拎着袋子的日本人。

尤其是龙井、茉莉花茶这种,最受欢迎。一买就是几斤,还要专门请店员用真空袋封装好,生怕路上潮了。

有位游客一边装茶叶一边说:“在日本买,要贵一倍还不新鲜,这里直接从产地运来,划算!”

他们不是随便乱买,很多人连各个牌子、茶的产地、等级都背得清清楚楚,真的是专业消费者。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潘家园成了“捡漏乐园”

更有意思的是,连潘家园这样的古玩市场都成了日本游客的“打卡地”。

他们不看那些标着几万块的大件古董,专挑几十块的小瓷瓶、小摆件。很多还是摊主用旧报纸包着的。

有个摊主笑着说:“他们懂行,有时候我刚摆出来一个旧香炉,日本人马上就盯上了。”

甚至还有游客自带放大镜,蹲在地上翻老书、看雕花,一问,才知道是在“淘礼物”。

有位日本游客买了个清代的小瓷罐,花了50块,转头就跟同伴说:“这在大阪古董店起码三千日元。”

他们要的不是值多少钱,而是带回去摆着有面儿,带历史味儿。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秀水街里,高仿包包成“香饽饽”

在秀水街里,挂满仿LV、香奈儿的摊位前,也总能看到日本人挑挑拣拣。

这些人知道是假货,但也不在意,反倒乐呵呵地说:“给同事带一个玩玩,大家知道是仿的,无所谓。”

几十块一个的“高仿包”,样子时尚、做工不错,实用还不心疼。

有个摊主说,有位日本顾客一口气买了六个LV款式的钱包,说“单位同事都喜欢中国买的仿款”。

在他们看来,比买普通伴手礼实用多了。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超市里,一袋栗子能引发“哄抢”

除了老字号、古玩市场,超市也没被他们放过。

北京的地道特产,比如京八件、果脯、糖炒栗子、全聚德真空烤鸭,全都成了抢手货。

有位日本阿姨装麻花时还在念叨:“孙子上次说,北京的栗子比便利店买的甜多了,这次多带点。”

他们不讲价,不嫌贵,什么口味的果脯都来一包,像是要把北京味道“全带走”。

超市收银员都说,最近这类团来得多,扫码扫得手都软了。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有人顺便“踩点”日本学校,为孩子做准备

除了购物,有些日本家长也顺带来“考察”。

他们会绕到北京的日本学校附近看看,问问保安入学条件、课程安排。

一位妈妈悄悄说:“以后可能让孩子来北京读书,这次趁机会看看环境,放心点。”

这些家长通常不耽误购物,一边考察学校,一边塞东西进购物车,一天时间恨不得掰成两天用。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根本不是旅游,是“跨国购物团”

把这些行为串起来看,这哪是来旅游的?就是来“跨国补货”的!

药材便宜、茶叶新鲜、古玩有文化、仿包有趣、特产实用——对他们来说,北京简直是开了“批发市场”。

他们不是来拍照看风景的,是来完成购物清单的。甚至连带点小算盘——“这趟来一趟,比在日本买这些划算多了。”

最妙的是,商家也早就摸透他们心理。中药店备好真空包装,茶叶店配好翻译,潘家园摊主甚至还学了几句日语,打招呼都说“欢迎光临”。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写在最后:一场各取所需的“默契旅行”

你说他们“不旅游”吗?也不是。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北京感受这座城市的味道。

中药的香、茶叶的甘、老物件的沉静,还有小摊小贩的热情——这都是风景。
而这趟旅程,也早已不只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场中日之间的“实用交流”。

有人说,旅游不一定非得看山看水,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心情满足,就是一趟好旅行。

从这一点看,这些日本游客也许才是最会“玩”的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