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海外营销推广,拓展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助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至26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侨联共同举办“2025海外旅行社日...
2025-10-27 0
10月25日,圆明园研究与保护2025学术研讨会召开,首次发布《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成果,完整呈现清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圆明园四十景的整体风貌。记者了解到,该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圆明园多个VR文旅项目。
《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成果发布。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项目由圆明园管理处与中央美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历时两年合作完成。项目通过整合多源历史资料,对清代宫廷画家唐岱和沈源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四十幅分景图进行对位、拼接与校准,组成一幅完整的圆明园四十景全景图。
据悉,中央美术学院复原团队利用自创的清代官式建筑模型数据库及参数化设计、模块化搭建等行业领先数字技术,辅以三维扫描、GIS等技术,实现了建筑、植被、水系的精准还原,更以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的实时渲染与动态交互,再现了不同时间与气候条件下的圆明园盛景。这不仅让湮没于历史中的“万园之园”以数字形态再度“复活”,还清晰地展现出大量古画中未能直观表达的图像信息及不同分景之间的空间关系。
复原的圆明园“杏花春馆”。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目前,该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圆明园多个VR文旅项目,并成为海淀区“三山五园数字资产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这些数字资产将持续服务于文创开发、艺术展览、教育传播等多个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与全球化传播。
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持续推进遗址保护与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生态治理等多项重要系统性保护工程,使这座百年遗址焕发新的生机。正觉寺、含经堂、如园等核心遗址的考古勘探与保护性修复取得显著进展,大量珍贵文物得以妥善保存。同时,园内水生态治理与山形水系维护工程持续开展,重现历史水系格局,提升了遗址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这些保护工作为圆明园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来源:新京报
▼
▼
传播北京|报道北京
微信ID:beijingqianlong
相关文章
为进一步加强海外营销推广,拓展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助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至26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侨联共同举办“2025海外旅行社日...
2025-10-27 0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守护 化为两地这么近,那么美,一库清波连北京武当山的紫霄殿宇沐千年晨光武当金顶的云海 映道家哲思山间古柏与丹江碧水遥相呼应共同勾...
2025-10-27 0
“花是真香,车也是真堵。”如果你的朋友圈有杭州人,那昨天(10月26日)你一定看到了“桂花香”“车堵”等为关键词的杭州人的秋游记录。受前期高温影响,2...
2025-10-27 0
【滨周知·政在开放+政在宣讲 线上线下邀您参与】 在这里,您可以走进政府开放现场,参观各县市区非遗展示,倾听专家解读重要政策,沉浸体验黄河金秋露营之夜...
2025-10-27 0
秋风送爽,湖光潋滟。在这个最适合拥抱自然的季节我们想邀请您,放下忙碌,牵起孩子的小手,于11月9日,走进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赴一场专属于亲子家庭之间...
2025-10-27 0
一座城门开,满城故事来想要读懂一座城市不妨先从古城墙开始这条从阊门到平门的Citywalk带你遇见最鲜活的古城故事“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座始建...
2025-10-27 0
美就在身边——无棣采风随想文/程春燕说来也怪,人对于身边的东西,总是不大上心的。离我家不过五十多里地的无棣,去过多次,有时路过,有时办事,每次只觉得房...
2025-10-27 0
深秋,寒气袭人。这一天,我和几个战友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因为是下午四点多钟,不长时间博物馆就要闭馆,本想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就足以了,没想到,走...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