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星启艺术展厅迎来“感知唤醒”视觉系列第三场展览——“故宫华彩·敦煌筑梦”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主题展。作为继“笔墨丹青”“油彩画境”...
2025-10-29 2
秋风又起,栖霞山这位“资深网红”开始准时上妆。
每年这两个月,从星星点点到层林尽染,最后那漫山遍野的红,像极了后台忙碌的化妆师,正一丝不苟地为年度大秀做准备。消息灵通的市民和游客们也开始蠢蠢欲动,手机里收藏起了拍照攻略,心里盘算着哪个周末去“打卡”。
然而,与这份火热期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份久久不来的期盼——传说中那位栖霞山的“豪门快婿”——地铁6号线。每年的这个时节,栖霞山与南京市民之间,就上演着一出经典的“三角恋”。你们爱着栖霞山,而栖霞山等着6号线……
去栖霞山看红叶,与其说是赏景,不如说是一场对体力、耐心和膀胱承载力的综合考验。
首先,是“信仰之路”般的交通。你可以选择加入那条从地铁2号线经天路站开始,就蜿蜒不绝的的公交车长队。那一刻,你会深刻理解何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或者,你更有勇气一点,选择自驾。那么恭喜你,你将有机会在景区外围,参与一场盛大的接龙、或者名为“寻找一个车位”的城市解密游戏。
其次,是景区内的“后脑勺传送带”。当你终于踏入山门,你会发现,最美的红叶,永远在前方人最多的地方。摩肩接踵已经不是形容词,而是物理状态。你想拍一张独照?背景里总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几位陌生的微笑路人。那一刻,你仿佛不是在看红叶,而是在参加一场由数万人共同出演的行为艺术——《人海与红叶》。
秋风再起,栖霞山的红叶,年年如期而至。
微信里一有“6号线最新进展!”的捷报,我们就像追更一部超长连载的电视剧,从“开工建设”到“盾构机始发”,每一个节点都让我们心头一热。于是,我们一边在人海中“漂流”,一边发出了灵魂拷问:6号线,你走到哪里啦?
不过,调侃归调侃,我们心底那份期盼却从未熄灭,依然会年复一年地奔赴那片红海,在拥挤与喧嚣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抹秋色。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当列车呼啸着穿山越岭,稳稳停靠在“栖霞山站”时,那将是我们与这位“网恋”对象最盛大的“奔现”。
到那时,不用在羊山公园站或经天路等待那班开往秋天的公交,也无需在导航地图上看着通往景区的那段“红线”发愁。我们只需在某个闲适的午后,或者一个突然起意的黄昏,信步走入任何一座6号线的站台。当报站声清脆地响起“栖霞山站到了”,满山秋色便会像一位久候的老友,在站外迎接我们。那一刻,看红叶不再是一场需要周密计划的“远征”,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门即山林”的散步。
到那时,我们便可以轻松地说一句:“嗨,6号线,你终于来了。今年的红叶,咱们一起看吧!”
(PS:这篇文发布的时候,6号线已经确实有了“新进展”。希望赶紧通车哈~否则,明年红叶观赏期,恐怕还得把这篇稿子再发一遍……)
6号线,爱你哟
大家最关心的
南京地铁6号线又有新进展啦
地铁6号线
北起栖霞山、南至南京南站
以“山水城林”为笔
书写城市的自然禀赋与工业记忆
栖霞山站
枫景“搬”进地下空间
作为6号线的始发站,栖霞山站的装修已接近尾声。踏入车站,站厅顶部打造的装饰性吊顶,金色框架勾勒出仿传统建筑的坡屋顶造型,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与两侧悬挂的仿古壁灯相呼应,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最让人惊艳的是车站屋顶下的枫叶艺术装置,数千片形态逼真的“枫叶”舒展悬垂。在灯光映照下,宛如深秋时节栖霞山漫山遍野的枫林被“搬”进了地下空间,让市民游客未出车站,便先“触摸”到栖霞山的秋意。
顶部两侧,装饰铝板斜向延伸,表面复刻的古籍装帧纹路细腻清晰,搭配嵌入式LED线条灯,恰似缓缓展开的鎏金书卷,诉说着栖霞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假枫叶哪有真枫叶生动?
希望赶紧开通,大家乘地铁来看枫叶咯~
(PS:大部分深秋红叶景色是去年的哦~请悉知~)
地铁信息来自:南京建设
编辑:蔡晖、校对:夏丹丹、审核:李惠
图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南京栖霞山(ID:njsqxs)”。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后台编辑,我们一定会及时审核处理。
相关文章
近日,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星启艺术展厅迎来“感知唤醒”视觉系列第三场展览——“故宫华彩·敦煌筑梦”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主题展。作为继“笔墨丹青”“油彩画境”...
2025-10-29 2
文/奇思妙想老铁们,咱今天聊个实在的话题。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女人要是真对你上心了,她会跟你要什么?是名牌包?还是最新款的手机?都不是!一个女人要是真喜...
2025-10-29 0
公园推手大爷一抬手,二十多岁小伙像触电般飞出三米远,围观的人全愣住,手机差点掉地上。 这一幕发生在上周六的紫竹院。小伙练了三年健身房,卧推一百公斤,结...
2025-10-29 2
她穿的是羽绒服,不是露背装,可还是被拽进了小巷。 不是因为她穿得少,是她低头走路的样子,像在等谁来推她一把。 北京那个女研究生,帮了假孕妇提行李,...
2025-10-29 2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走路刷步数,认为每天都应当走一两万步,这种说法是否科学?10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2025-10-29 2
每经编辑:黄胜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战争部长”)赫格塞思宣布,应总统特朗普指令,美国国防部在东太平洋对四艘由贩毒恐怖组织操...
2025-10-29 0
60岁还在晨跑十公里?医生一句话:膝盖报废只需三个月。 这不是吓唬。北京一位67岁的老李,每天5点起床,雷打不动绕护城河跑一小时。第三年冬天,他蹲下去...
2025-10-29 3
[赞]都说人生如戏,而他的人生比戏剧都精彩万分。14岁睡桥洞、扛码头重货糊口,60岁凭《娘家》拿金钟奖成影帝,巅峰时拥6个“妻子”同住1.5亿新台币豪...
2025-10-2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