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 金菊绽放金秋赏菊正当时“金秋织境 菊韵流光”紫竹院公园2025年秋季主题菊展于今日(10月28日)正式开幕,300余种、600余盆菊花竞相绽...
2025-10-29 1
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专栏作者 |东方明昭
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其“独一无二”的“海燕”(Burevestnik)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了关键测试,即将进入部署准备阶段。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称,该导弹试射时依靠核动力飞行15个小时,航程达14000公里。这不仅仅是一次武器试验,更是一份措辞强硬的战略声明,意在宣示俄在核威慑能力上“领先所有核武强国”。
“海燕”核巡航导弹
“海燕”——这款被北约称为“天殒”(Skyfall)的战略武器,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巡航导弹,三点特征使其“全球独一无二”。
一是理论上的“无限射程”。传统导弹受燃料限制,而“海燕”携带一个微型核反应堆作为动力。这意味着它的射程在理论上是“无限的”。
二是号称可“规避所有防御”。“无限射程”的真正战术意义不在于打得远,而在于“无可规避”。洲际弹道导弹的弹道是相对固定的,而“海燕”可以发射后在空中“潜伏”数天,从任何不可预测的方向,如从南极发起攻击,或在广阔的太平洋上空迂回,完全绕开美国本土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俄罗斯在发射“海燕”前专门向美国作了通报。
三是“不对称”威慑。自2001年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大力发展全球导弹防御系统以来,俄罗斯一直担心其核报复能力会被削弱。作为回应,“海燕”,以及“萨尔马特”、“先锋”等领先全球的高精尖战略武器组合就是俄罗斯的“不对称答案”。
“海燕”的设计初衷只有一个——确保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在战略上变得“无关紧要”。普京意在通过完成“海燕”关键测试,宣称俄罗斯已经或即将重新确立“无可辩驳的相互确保摧毁平衡”。
特朗普与普京在安克雷奇的会面
普京宣布这一消息的时机绝非偶然。他要在三个层面上达到同时发力的目标。
一是对“暂缓谈判”的直接回应。“海燕展翅”恰逢美俄高层对话受挫。在外交渠道遇阻、特朗普政府释放强硬信号的背景下,普京被迫转用“另一种语言”,即通过战略武器传递信号。这是一次“非对称的外交回应”。如果俄罗斯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那么将被迫在战略领域展示力量,提醒与俄罗斯对抗的最终风险。
二是对特朗普政府的间接喊话。这是在向美国决策者,无论是现任的特朗普总统,还是未来可能的任何政府传递一个强硬信息:美国无法通过军事压力或技术优势赢得这场对抗。俄罗斯在表明,它有能力、有意志将军备竞赛升级到一个美国不愿跟进的“高维领域”。
三是对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宣示。在经历了长期的消耗战后,俄罗斯国内也需要“胜利”和“强大”的叙事。“海燕”这种“超级武器”的成功,是向国内民众展示俄罗斯科技实力和军事地位的完美宣传工具,证明其依然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顶级核大国”。
俄方报道推送
尽管“海燕”出现在乌克兰战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而,它的间接影响仍振聋发聩。
一是加固战场“核盾牌”。这枚新型导弹也许永远不会被用在乌克兰战场,因为它不是战术武器。但它的横空出世,是在乌克兰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战局僵持且西方援助尤其是远程武器不断送往战场的背景下发出。这是一个强大的心理威慑。普京意在提醒华盛顿和布鲁塞尔:无论在乌克兰投入多少常规力量,俄罗斯的最终战略后盾——核威慑不仅稳固,而且正在变得“无懈可击”。这是在为俄特别军事行动提供“核盾牌”,提高北约直接干预的风险成本,试图迫使西方在援助乌克兰时更加“自我克制”。
二是压缩西方决策空间。它迫使五角大楼和北约的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每一步对乌援助时,都必须重新计算“局势升级”的风险。这可能会使西方在提供“可能改变游戏规则”武器——“战斧”等远程导弹时更加犹豫。
“海燕”在这里的最大价值,不是作为战争筹码,而是作为结束俄乌冲突并保证胜利的政治杠杆。
迫使美国接受俄罗斯的和平条件
普京试图改变美俄在俄乌冲突谈判的基本前提。他要让美政府明白,美国没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无论是常规还是核威慑能力,为乌克兰“赢得”一个彻底的胜利。西方世界必须接受俄罗斯终战条件,否则就将无法结束这场冲突,而北约和乌克兰面临的升级风险都比俄罗斯要高。
削弱美国作为“乌克兰安全保障者”的可信度
任何乌克兰的和平协议,最终都绕不开“战后安全保障”问题,即美国和北约是否能保证乌克兰未来的安全。
“海燕”的设计目标就是穿透美国本土防御体系。当普京宣布这件武器即将部署时,他是在根本上动摇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石。他在向基辅和华盛顿同时提问,当美国连自己的本土都无法100%防御时,它承诺给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又有多大可信度?通过制造这种不安全感,普京试图离间乌克兰和美国,迫使乌克兰在谈判中寻求一个“更现实”,即更符合俄罗斯利益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完全依赖一个“自身难保”的美国。
普京10月26日的声明,是一次经典的“用实力说话”的克里姆林宫式信号。“海燕”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飞行,而在于它的存在。这枚导弹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核弹头,还是俄罗斯对未来欧洲秩序的最新要价。
相关文章
秋风送爽 金菊绽放金秋赏菊正当时“金秋织境 菊韵流光”紫竹院公园2025年秋季主题菊展于今日(10月28日)正式开幕,300余种、600余盆菊花竞相绽...
2025-10-29 1
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对井庄镇孟家窑村一株360岁的古桑树开展修复保护,近日完成了本体保护、生境提升、景观环境改造,让它重焕生机。孟家窑村古桑树。通讯员 席...
2025-10-29 0
机器之心报道编辑:张倩对于机器人来说,世界模型真的有必要想象出精确的未来画面吗?在一篇新论文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索尼 AI 的研究者提出了这个疑问。众...
2025-10-28 0
“每天站一站,活到九十九”——小区花园里最流行的养生口号,最近却悄悄变了味。北京中医药大学刚出的数字有点扎眼:两年里,因为站桩把膝盖站进医院的,多了三...
2025-10-28 0
文编|凌洋2025年10月24日的北京八宝山,49岁的翁帆身着一袭黑衣,胸戴白花,双眼红肿地站在告别仪式的最前方。她陪伴了杨振宁21年,从青春年华到年...
2025-10-28 0
几个月前,知道周华健要到昆明开演唱会的消息,让我们很是期待,关注+行动,在2个月前演唱会开票时,立即就定了票。于是,有了一个约定,这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2025-10-28 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理略 通讯员 鄂文旅 谷兰兰作为“知音湖北 超级文旅日 发现美好”17遇金秋十大目的地之一的神农架,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创新文旅体...
2025-10-28 3
本报讯(记者王薇)铿锵激昂的河北梆子、清新悦耳的保定民歌联唱……昨天,国铁北京局北京西站联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北京西站北二楼大厅,开启“这么近,那么...
2025-10-28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