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家乡课堂”暨2025秋假研学产品最新发布中小学秋假制度落地后旅游市场火热丽水市教育局发布通知,10月23日起,丽水正式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为旅...
2025-10-28 0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点击音频,听有趣的广播剧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今天我们探访的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足迹——三门峡崤函古道石壕段。
自然岩石道路遗存
游客:导游,这条石灰岩路上的深沟,难道是古代车轮压出来的?
导游:您猜对了!这确实是唐宋商队碾轧的“千年车辙”!崤函古道石壕段全长230米,东接洛阳,西通潼关,是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址”。您瞧这两道平行车辙——轨距1.15米,最深达0.41米,两千年的驼马踩踏,把石灰岩硬生生磨成了“大地的年轮”!
马蹄形石坑
游客:这么险峻的山路,古人怎么运货?
导游:只能说全靠智慧,古道依山开凿,最宽处8.8米能容三车并行,窄处1.65米仅通一车。坡顶藏着“古人服务区”,两座蓄水池收集雨水,池壁刻着导水槽。您看这处马蹄印,长26厘米、深6厘米,旁边还有骆驼蹄痕!当年驼铃叮当,西域胡商牵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在此歇脚饮马,池水倒映着长安的月色与波斯的星光……
坡顶蓄水池
游客:听说杜甫和这里还有关联?
导游:正是!往前2公里就是石壕村。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投宿此处,亲见官吏夜抓壮丁。悲愤中写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诗中老妪哭别,恰是古道血泪的见证。您脚下这些纤夫手抠的石窝、马蹄磨出的凹痕,何尝不是另一部“无字史诗”?
游客:两千年的古道,还藏着什么秘密?
导游:看这里的清代龟形碑座,原先碑文记载历代修路事迹,可惜碑身散佚。但2014年申遗时,考古队在中段发现“时间胶囊”——下层埋着战国箭镞,上层出土民国铁马掌、光绪铜元!一道土坡,叠压着二十多个朝代的行旅足迹,真是“一脚踏进秦砖汉瓦,抬眼望见驼影斜阳”!
人工刻凿台阶形断崖
崤函古道石壕段,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是丝绸之路中国段唯一保存完好的道路遗存。其石灰岩路面上的车辙、驼马蹄印及巧妙的蓄水系统,实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繁盛;杜甫《石壕吏》的创作背景,更赋予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关键节点,崤函古道石壕段于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马翔 罗栋巍
图片来源: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相关文章
莲都“家乡课堂”暨2025秋假研学产品最新发布中小学秋假制度落地后旅游市场火热丽水市教育局发布通知,10月23日起,丽水正式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为旅...
2025-10-28 0
有点意外,本以为威宁草海旁边的这个北坡生态公园占据“近水楼台”的天时地利,植被茂密,环境郁郁葱葱再正常不过,稍作查询后却得知:“该区域曾因石漠化导致植...
2025-10-28 0
10月23日傍晚,夕阳为海面镀上金红色。三亚鹿回头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31岁的董小帝正用略带生涩的俄语,为几位俄罗斯游客指路:“您验票后右拐乘车,到了...
2025-10-28 0
华熙LIVE·五棵松在北京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浪潮中,一批新兴商圈正以多业态融合之势,不断释放消费新活力,展现出这座城市年轻、自由与蓬勃的生命力...
2025-10-28 0
李慧芳原名李淑棠,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人家。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北京城里胡同纵横,梨园行当却已是家家户户的念想。她祖父是位老戏迷,常拉着小丫头坐在炕头,听...
2025-10-28 0
在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他们几乎荡平了亚欧大陆,谁也没想到,蒙古铁骑会栽在中国西南的一座小城。...
2025-10-28 0
美军两架飞机在半小时内相继坠毁,这事一出来,国际网友直接乐翻了。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布的消息,周日下午2点45分左右,一架隶属于第73海上攻击直升机中...
2025-10-28 0
第一章 2023 年夏,出租屋里的备考时光:被消耗的青春与卑微的付出北京的三伏天,空气热得像融化的沥青,老旧小区的顶楼更像一个密不透风的蒸笼。我租住的...
2025-10-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