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民国时期华县的气候及老农总结的经验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9日 08:21 3 admin

华县的气候


民国时期华县的气候及老农总结的经验

华州风光 刘合心摄


(一)气 温

华县气候,系大陆性,寒暑酷烈;气温高时,可达摄氏三十五六度,最低亦可达零下七八度;十一、十二月之间,为降雪结冰期,翌年三月开冻。但地势平均高一百六十公尺,可降低摄表一度,故高塘夏热稍减。岭南乡(今金堆镇一带)尤特别,夏早晚尚须单袷,十一月即开始冻结。

关于气温,当地植物每预感变化,随之荣枯,动物亦分别去留。兹例举常见者:

三月麦苗放青,四月菜花铺地黄,公路南桃杏花尤烂漫鲜明。(公路:指当时华县唯一的公路——西潼公路,今俗称老公路,即今柳枝街至赤水街的乡镇路)

白露秋分后,群卉皆黄落矣!惟侯坊、拾孟之枣,尚累累如贯珠。(拾孟:在今柳枝镇北部的拾村、孟村一带)

二麦将熟(大麦、小麦),子规即杜鹃,土名瓜瓜刮锅,终夜哀鸣,古诗“子规夜半犹啼血”,农村附会其声曰:“算黄算获”,九月雁由北来,燕亦向南飞去。


(二)雨 量

常受地势及季候风之影响,东南通海洋,故东风多雨;西北面大陆,故西风多晴。昔年南利涝,北利旱,近则天时不常,水势下降,入秋虽少霖雨,各地各村冬春三伏又常苦旱干:几乎每年皆有小旱,清光绪三年、二十七年,民国十八年,特甚。有时气温激变,阴二三月突落黑霜,夏末亦降冰雹。

关于晴雨,天际每有象征,老农亦据为经验,有毫厘不爽者,例如左:

1.热蒸气温愈高,天空水汽愈多,人感于热湿蒸郁,时发闷倦,为将雨之兆。

2.础润水汽散布空中,遇石则冷凝为细点,亦为雨兆,苏氏所谓础润而雨也。(北宋苏洵《辨奸论》有“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之句。)

3.山蒙俗读蒙为梦水蒸气多,则云色灰暗而下垂,低覆山顶,故有“南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谣。

4.早烧晚烧(早霞、晚霞)。乡里有“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之语,大概日初出,云色血红,阴或雨;日将落云霞灿烂,翌日必晴,故范成大有“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之句,今则为俗语矣。(范大成:宋朝诗人。他的《晓发》一诗,有“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之句。

5.东虹西虹。夕虹在东方,为雨后新晴之象,朝虹在西方,可知西方已降雨也,故俗有“东虹日头西虹雨”之语。

6.黑云接爷太阳。夕阳降落,天际黑云密布,俗云“黑云接爷”,俗云有底子。翌日必阴,或竟雨;若黑云以下,地平线以上,天色光朗,翌日必晴。

7.群蚁封穴。蚁运土末于穴之周围,恐水灌入也,为将雨之先兆。


(三)风 向

一二月朔风时起,尘飞蔽天,寒冷刺骨。三月常吹狂风,速率颇大,夏至后,旋风迭起,较飓风之害小,同时暴风骤来,折伤果木,亦不可数计。


原文来源:《重修华县县志稿》校注

原志主修:顾熠山

原文校注:闫广勤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