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山茶花】小湾东站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2日 10:12 1 cc

去年整个12月份,我都在临沧和大理之间往返,像一百年前走在马尾巴后面枕月饮露的马锅头那样,顺着澜沧江在大山褶皱里来回行走。和一百年前不同,我不再需要跟着马尾巴顺着山道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翻越千山万水,那些骡马在顺下线上跋涉数天的行程,被大临铁路用一根根枕轨压缩到了两个小时,于是我便顺着云彩的影子在两地游走。

【山茶花】小湾东站

大临铁路除去起终点大理站和临沧站,沿途有三个站点,巍山站、云县站和南涧小湾东站。云县站自不必说,那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巍山站也曾在2021年的时候去过,唯有高架在澜沧江陡崖之上的小湾东站一直未涉足。12月的尾巴,从临沧返回大理,特意找了个充裕的时间在小湾东站换乘,也趁着这个机会瞧一瞧这座半隧半桥的云上车站。

我的目的很明确,换乘只是借口。这座飞架在澜沧江上的车站在几年前就有所耳闻,有关小湾东站的信息、图片、短视频在网上看过不少,心里也萌生过许多次去实地走一走的想法,无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这一次就借换乘去实地看一看,点亮在大临铁路上的新一站。

小湾东站很小,比我之前去过的所有车站都小,从大理和临沧两个方向来的列车上下车都在同一个站台上,每天有6趟动车在此停靠。和我同一趟列车下车的乘客,只有两个面容黝黑要到江滩上干活的男人,一个背着半篮子菜的中年女人和一个背着双肩包学生模样的姑娘。五个人在隧道里下了车,顺着标识从隧道右侧的出站通道爬上贴在崖壁上的连廊。整条连廊宛若一条蜿蜒的丝带,贴在陡峭的崖壁上,通向崖边的出站口,乘客进站出站走的都是这条连廊。

同车的四个人都有着目的地,他们不作停歇,匆匆穿过连廊出站去了,对这贴在崖壁上的车站似乎没有半点好奇。虽说我是从小在澜沧江畔长大,也看过不少有关小湾东站的资料,但真站在小湾东站连廊里看向山脚的江水时,大脑释放的惊喜还是让血液和江水一起奔涌起来。虽说是在12月的尾巴,却并不寒冷,阳光透过栈房的玻璃透进来,散落在身上,反倒有一种别样的温暖。

出了车站,同行者只有背书包的小姑娘在公路边等人来接,其他人已经没了踪影,约摸10来分钟,一个骑摩托车的中年男人将她接走,整个站前广场只剩下我一个人。山风携着江水声顺着山势蔓延,我站在广场俯瞰江水在山脚汹涌澎湃,浩浩荡荡奔向远方,水汽混合着阳光升成云雾,如轻纱薄缕,在山间缓缓流淌。两岸高山排闼而来,远处,山峦连绵起伏,玉带流淌;近处,芭蕉林、核桃林与深墨色的麦田交织在一起,冬樱花在山林中绽开点点粉红,盘山公路顺着山势蜿蜒连接这云层上端的村寨,三两只踱步的山羊顺着山坡下来伸着脖子去吃路边的树叶,牧羊人呢?找了半天也不见踪迹,或许在某个角落和人拉着家常,交谈的内容大抵也是村寨中的生活琐事。

站外的世界,和澜沧江畔的众多地方一样,村庄散布在山腰,田地顺着山势划分等高线,蜿蜒的公路和曲折的小径连接着村庄和田地。村庄距离车站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换乘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就打消了到附近的村寨看看的想法,把活动范围控制在车站附近。我顺着山坡向上走了一段路,找了一个视野极好的位置俯瞰车站,车站全貌着实壮观:整个车站一半嵌入山体,全长12公里多的新华隧道坚实且有力地托举着车站;另一半则宛似一条游龙,轻盈地凌于江面,日光倾洒,波光粼粼的江水与长天共色,桥身似银龙卧波,气贯长虹,直叫人对这个自然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建筑啧啧称奇。

除了景观,车站的使命同样叫人震撼!我去过全国各地大小几十座火车站,像小湾东站这样为乡村振兴专门建的车站还是独一个,也正是如此,小湾东站不可不来。路是澜沧江沿岸数千年来绕不开的话题,小湾东站也是如此,从人背马驮到汽车高铁的跨越,是村庄在大山里日日夜夜的一道凝视,迷人又让人深思。

小湾东站位于澜沧江与黑潓江岔江口,江湍谷深,南涧、凤庆、云县三县隔江相守,山村在江岸的崇山密林里星状分布。数千年的时间长河里,这里是路网的犄角旮旯,是交通的死角,隔江相望的村寨炊烟相守,吼一声就能有回应的地方却是望山跑死马,行路之艰难,只能长叹。若是想像高尔基沿着伏尔加河流浪,如沈从文一般乘一只乌篷船流向百里沅江,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家人每日糊口的吃食早把这些念想消磨,它们就像是从江底升起的水雾,在太阳将整个村寨点亮之后就悄然消散。山与水的分割,让一个人一生留在山里,守在村里,山外的江湖,江外世界,只能从那些胆大的马锅头口中探听出零星一角。

好在,火车的汽笛接替了马铃,一根根复制再粘贴的枕轨将时间和空间分割再重组,马蹄下未曾到达的角落,转身成了乡村振兴的前沿,粘贴在崖壁上的天桥与连廊,联结过去与现在、山里与山外。曾经的交通死角转身成了乡村振兴的前沿,外面的世界无需再从别人口中探听,一张车票,山外的世界近在眼前,农家散养的土鸡也能亲手卖到下关、昆明。山外,不再是一个只能在夜晚憧憬的名词,交通再不能止住去往远方的步伐。或许,下一趟列车进站,他们便能像高尔基和沈从文一样奔赴山外的世界。

一个小时的换乘转眼即到,对于这片土地,我不做道别,新的故事才刚刚开篇,下次再来,应该不会太久。

作者:字廷尧(作者系凤庆县文学创作者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